音乐游戏——滋润小班幼儿的心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是融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结合小班幼儿爱说、好动的特点,及此阶段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如何让幼儿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感,让幼儿能跟着音乐快快乐乐地做游戏及体验参与游戏活动的快乐。本学期我对此方面做了一下探索。
一、从游戏选材入手,让幼儿爱上音乐游戏
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不稳定,对于同伴也不怎么熟悉,也不怎么善于表达交流,为此我们在选材时力求生动形象,充满情趣,使幼儿能在音乐中交流表达,缓解情绪,了解同伴。如我们安排了《碰一碰》、《找朋友》、《拉个圆圈走走》、《幼儿园里真快乐》。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我首先进行了示范表演,有意邀请了一些能力较强、较善于交往的幼儿,并请他们也学我一起去找好朋友,慢慢地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幼儿都融入到了音乐游戏中。幼儿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先走步拍手去找好朋友拉手转圆圈游戏,再过渡到跑步拍手找好朋友并用亲热动作来完成游戏。
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知识面越来越广了,表演欲望越来越强了,也更善于去模仿了。为此我们安排了形象生动、情节有趣的音乐游戏《网小鱼》、《小猫敲门》、《大树妈妈》、《袋鼠》、《爷爷亲、奶奶亲》等,孩子们带上生动形象的头饰,在动听的音乐伴奏下,栩栩如生地表演着,他们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了音乐游戏中,也完完全全地爱上了音乐游戏。
二、从游戏设计入手,让幼儿有自主创新的机会
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教师不能再以技能作为目的,以“象不象、好不好”作为评判标准,而是要打破传统的模式,寻求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肯定幼儿的与众不同,注重幼儿在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并保护每一个幼儿的创造欲望。
1、营造创造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材料与活动,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的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就会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如音乐游戏《爷爷亲、奶奶亲》中,通过音乐情绪及环境的渲染,幼儿纷纷扮演起爷爷、奶奶和宝宝,在音乐的伴奏下,“宝宝们”乐得张着小嘴帮着“爷爷”、“奶奶”敲腿、捶背,忙前忙后,“爷爷、奶奶们”也乐呵呵地象模象样地与“宝宝们”做着亲热的动作。虽然游戏前我没做一点示范动作,可孩子们却都能自由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创作,在宽松愉悦地情境中得到了锻炼。
2、提供创造的空间
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作为教师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如在《大象与小鸟》这一音乐游戏前,我发现幼儿对重重的声音表现大动物,轻轻的声音表现小动物十分感兴趣,为此我将两段音乐融入在一起,设计了ABA段体的音乐,并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群大象,他们在一起快乐地玩耍、游戏,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小鸟们见大象睡着了,都快乐地飞出来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结果把大象吵醒了。小鸟们赶紧躲到了树上,大象找了好久没找到也只好回家了。清晰的节奏,有趣的情节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故事情景中。通过观察大象的图片,孩子们对大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的将手做大象的大耳朵,一扇一扇像把扇子;有的将手握住了,伸长手臂做大象的长鼻子,一甩一甩的;有的用手做大象的尾巴,弓着背,一步一步慢吞吞的地走着。大象睡觉了,孩子们有的抬头仰睡,竖着长鼻子;有的甜甜的侧睡着,长长的“鼻子”垂到地上;有的耷拉着“耳朵”睡着……真是形态各异,生动有趣,无不让你由心而笑。小鸟们也乐开了,他们在大象丛中翩翩起舞,还不时的偷偷低下头,看看大象是否睡着了。
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表演能力,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合理引导,给予孩子们更多地展示机会。
三、从游戏规则入手,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游戏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必须严格遵守。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开展游戏,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在游戏中,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游戏的秩序中,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感觉,才能有心灵的“震颤”。从而来实现游戏的审美追求,创造游戏自身的美,展示游戏自身的魅力。
游戏的规则制定不能由成人来包办,而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充分被尊重的感觉,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超越,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在音乐游戏《小猫敲门》中,由于在活动前,我将故事情节告诉了幼儿,当我刚一敲门,“家”中的“小老鼠们”就“叽叽叽”地乱窜起来,于是我便忙换上老鼠的头饰叫道:“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呀,快开门呀!”“小老鼠们”开了门,我便问道,“你们刚才为什么那么吵呀?”“如果有人来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孩子们一番讨论,得出了游戏规则:当有人来敲门时,我们应该侧耳仔细听,还要问一下是谁,这样就知道是谁了。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小老鼠们”再也没有乱窜的了。
又如在音乐游戏《网小鱼》中,“小鱼们”由于怕被“鱼网”捕到,在游戏时,总是盯着“鱼网”,“鱼网”刚拉好手准备去捕“鱼”,“小鱼们”就已经逃回了“家”,结果鱼网一条鱼也没捕到。这时,严晨阳大叫起来:“老师,音乐没到他们就跑了。”张文睿也叫道:“他们都是胆小鬼。”被他们这一说,“鱼儿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便鼓励到:“才不呢,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勇敢的小鱼,不是胆小鬼,你们说对不对。”“对”“鱼儿们”响亮地答道。于是我们又重新开始了游戏,再也没有胆小鬼了。
四、从游戏评价入手,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习
高质量的游戏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过程,而游戏评价这一环节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幼儿很好地去观察,才能使其得以提高。
如在音乐游戏《小猫敲门》中,当“猫司令”冲进屋子,“小老鼠们”躲到了“老鼠洞”里还在唧唧喳喳,兴奋极了。我发现赵紫妍没发出声音,而且还不时地看看吵闹的同伴。于是我便请她来说一说“今天,你觉得谁表演的不好,为什么?” 赵紫妍马上一板一眼地说道:“我发现有很多‘小老鼠’躲到了‘洞’里还在吵。”“那小朋友你们想一下,躲到洞里还能吵吗?”这时,小朋友的手一下子都举了起来。“不能了,因为如果吵了就会被猫司令吃掉了”,“猫司令会躲在洞口等小老鼠出来,然后吃掉它。”……“那你们觉得吵闹的小老鼠好不好呀?”“不好。”孩子们一口同声地答道。当再次游戏的时候,再也没有吵闹的“小老鼠”了。个个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猫司令”。
经过一学期音乐游戏的尝试与探索,我班幼儿与其他班的幼儿相比,较活泼开朗了许多,对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一听到音乐就不自觉地与同伴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了玩一样的感觉,自愿自主地、快乐地投入到了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等活动中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表演欲望,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总之,幼儿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游戏,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善于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手工材料
关键词:音乐
- 音乐教研“学有所用” 2014/12/17
- 生活化、故事化、形象化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构建 2013/04/21
- 音乐舞蹈教育活动初探 2013/04/21
- 大班音乐活动:聪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2013/07/21
- 大班识字游戏:动物音乐会 2013/03/03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