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区域教育论文:从科学组织区域活动起步 促个性和谐发展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lio 感谢 pilio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在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凸现其优势智能。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合理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理想载体,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区域材料,区域指导  
一、     合理设置区域  
从为了给每个不同个性的幼儿提供活动机会的角度出发,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设一个区,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而我们在具体规划,合理布置区域时,应注重区域活动的界限性,相容性和转化性。  

1,              区域活动的界限性  
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设置了角色区,数学区,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等多个区域。各个区域之间,不仅要从不同的美观上来布置,更要从教育的价值上来体现每个区域的特点。例如,在娃娃家中,我们用温暖的粉红色做墙面;在创编区“流行美”里,我们都用五彩的皱纹纸;在积木区的地面上,都铺上了海绵的地毯。这样让孩子看了一目了然,很快就会记住了不同的区域。划分立体界限。我们还运用架子、柜子或其他物体隔离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形成封闭或开放的空间。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以示区别。可以用写有相关活动区的文字、图片或装饰物帮助幼儿认识区别各个区域。  

2,              区域活动的相容性  
本着动静分开,减少干扰的原则,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把以安静的阅读活动为主的图书区和以动脑为主的数学区放在一起,把操作活动为主的积木区和娃娃家放在一起等。同时还要考虑:需要用水的活动区应当靠近盥洗间或取水处;自然区和图书区等需要明亮光线的区域应靠近窗户等。 
 
3,              区域活动的转化性  
不同的区域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应该是具有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的特点的。我们在生成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应该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例如在“找春天”这一主题中,我们就利用多个区域,如在展示区,我们与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了有关春来了的信息。在美工区,则有孩子们画的绿悠悠的柳条,有的是棉签画,有的是粘贴画。在仿编区,则有孩子们仿编的春姑娘的辫子,是利用五彩的皱纹纸编成的。孩子们按照各自的意愿选择活动,以便他们主动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同时增强自信心,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二、有效投放材料  
区域材料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域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  
1,              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们为各个区域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不但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区域材料,而且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通过一物多用,变废为宝,以物代物的方法,如在“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废旧的光碟,有废旧的瓶瓶罐罐,毛线,卡纸等,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喜爱的动物,有的小朋友利用光碟做了一只美丽的七星瓢虫,有的小朋友利用药罐做了一只美丽的金鱼。这些区域材料,展现了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层次性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学习需要,投放的材料必须坚持层次性。材料的种类应当适合不同孩子的能力和经验。使幼儿在其中快乐地操作、探索和扮演。如在益智区中提供的拼图玩具,其难度和复杂度应该有区别,在操作区中提供大小不等的串珠活动等,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其能力和经验的材料。材料既可以是成形的,也可以是未成形的,以激发幼儿创造力。材料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既提供幼儿单独玩的游戏材料,如拼图,也提供合作的游戏材料,如玩水、玩沙等,满足幼儿独自探索和与人交往的不同要求。 
 
3,              不断变换和调整材料  
任何材料若投放后长期不变,就会使幼儿的兴趣慢慢消退。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变换和调整材料。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创造新的活动,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在投放材料时,我们要考虑季节的变换,尤其在美工区,科学区,展示区等,我们要合理科学地更换其中的材料,给幼儿提供流畅的探究空间。  

一、         区域指导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并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与能力,选择适当的区域指导策略,给与孩子适宜的指导,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1,              标记法  
标记法是指将区域内容与规则隐含于标记之中,用标记来指导区域活动。我们每个区域都设计了有代表性标记的告示栏,告示栏上表明有多少孩子可以同时在这个区域活动,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等。同时,我们还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小卡片,卡片上贴着孩子的照片或由孩子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再由教师帮助写下孩子的名字。这样,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张代表自己的“身份证”。孩子在进入区域之前,必须先看一下告示栏,在明确这一区域规则的同时检查这一区域是否有空额,自己可否进去玩。标记的运用使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自律,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游戏规则得到了强化和巩固,促使其亲社会行为得到发展。  
2,              记录法  
记录法是指鼓励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图片黏贴和实物呈现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可以使孩子多样化的想法与体验形象化,帮助孩子逐渐把零碎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如何保管孩子的建构作品原本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借助“记录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常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建构作品记录下来。为了方便孩子记录,我们在建构区的一角设置了专门的记录区,贴上放有各种记录纸的作业袋,供孩子自由取放、记录和更换。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在他们制作的记录纸上及时地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注明孩子的姓名、作品的名称、建构的时间以及作品的创意等。记录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探索与思考,使其认识更全面和深入。因此,记录不仅是孩子学习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面对孩子们记录下的“一百种语言”,教师可以真实地感受孩子的生活、思想和发展,领略孩子的灵性、智慧和创造,从而竭力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尽力创造最好的条件。  
总之,区域活动是孩子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区域活动的价值本就在于能够满足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它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探索和发现。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你的宝宝爱画画吗?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