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青年企业家和优秀管理人员,但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大加快,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急需各个领域专业的精尖人才。有观点认为,孩子在幼年时所表现的能力,比智商或学习成绩更能预测他们的未来。而能力是培养的,对幼儿而言,应着中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甚至3―4岁的幼儿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发和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任务尤为艰巨。如果能够及时、科学的进行开发、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理想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鼓励孩子发散思维。
教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小熊要去小河对岸看望姥姥,走到河边,他发现小木桥断了,小熊怎样才能过河呢?让孩子想办法,想得越多越好。又比如,把一块小积木放进一个手伸不进去的瓶子里。要求孩子在不翻到瓶子的条件下,想办法把积木从瓶中取出来。孩子想的办法越多,越合理越好。这样即使孩子解决问题,又使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根据故事开头编结尾。例如,给孩子讲故事《救小黑兔》:一天,两只小兔(小白兔和小灰兔)正高高兴兴的在草地上玩,忽然,从不远处的井里传来“救命呀”的呼叫声,小白兔和小灰兔急忙跑到井边,只见小黑兔在井底下吓的直哭。小白兔着急的对小灰兔说:“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小黑兔就出来。”他们会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黑兔呢?
动手改变事物的形状等。“创造就是把自己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东西。”改变事物原来的形状、颜色、气味、形式、运动方式、因果关系等,也可以产生创造。例如,孩子用水粉画画时,可以让他试试把不同颜色的水粉进行搭配创造出颜色;给他一个圆形物体,要求他在圆形物体上加上其他物体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物体等等。又如,可以带孩子去商店,让他仔细观察各种造型别致、形状不同、花纹漂亮的花瓶,然后,家长在孩子面前像变魔术似的用一张张彩纸剪出一个个奇特的花瓶,以激发孩子剪花瓶的愿望,然后给孩子一些彩色纸,让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剪出的花瓶比妈妈剪的更漂亮,通过他一次次对图案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的技法的掌握,激发他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打开他的创造思路。
决策能力
对未来的行为且定目标,并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这种决策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培养孩子决策能力的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因此,家长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权利。如果家长管束过紧、干涉过多,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就会阻碍它的个性发展,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发挥,最终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缺乏独立自主性的人。所以,家长要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导和最低限度的帮助,促进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例如,搬了新家,家长打算给孩子换一张彩色的儿童床,科室孩子并不喜欢彩色床,他希望家长给买木制儿童床。而木制儿童床又有多种款式,有普通的单层床、有分上下铺的双层床、有分上下铺并带有滑梯的床。这些款式中买哪种更理想呢?这时如果家长给孩子机会,让他在众多的款式中学会自己选择,对于他决策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益处的。具体做法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对每款床的功能、价格、安全性、占用空间、是否方便活动、是否便于整理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最终选出一个满意款式的床。
组织能力
一群孩子分成两组,他们准备用积木进行搭塔比赛。谁把塔搭的又高、又稳、又快、又漂亮,谁就获胜。活动开始后,一组孩子急于搭塔,他们取来大小不同的积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上加,眼看就要搭到塔尖上了,突然,大大小小的积木散落在地上。而另一组孩子活动开始后没有急于搭塔,他们围成一圈商量,决定用大积木搭塔底,中等积木搭塔身,小积木搭塔尖。有人负责运积木,有人负责搭塔,有人负责给搭塔的伙伴递积木,有人负责保护塔,塔很快就搭成了。这个例子说明,掌握组织能力不仅有利于孩子顺利进行游戏活动,与伙伴友好相处,而且有利于他将来在组织中有效的实施领导能力。
让孩子操办活动是培养她组织能力方式。优优过几天就满六岁了,她准备举办一个生日晚会,但她又不知道怎样组织,为此她向妈妈请教。妈妈首先帮她列了一张邀请参加生日晚会的小伙伴的名单,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节目内容。优优算了算一共有五个小伙伴,佳佳朗读不错,就让他当主持人并朗读《静夜思》;童童跳舞好,让她来一个“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冉冉会唱歌,就由她领唱《生日歌》作为压轴节目;牛牛电子琴弹得不错,就由他当音乐伴奏。优优自己会讲故事,还可以为小伙伴服务,给他们倒水、切生日蛋糕。就这样,在优优的策划和组织下;生日晚会进行的井然有序,优优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通过实践活动,孩子可以认识到每个人才能各异、秉性不同。担任每个职位的人,不一定都要选择同样精明能干的人。要想有效的实现目标,就必须懂得对人才的合理调配和组合。因此。家长久应多给孩子提供给会,孩子正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锻炼了组织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应从小通过社会性发展培养,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件玩具正玩得起劲,另一个孩子不由分说,上来就抢他的玩具,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看到。
这种现象反映了幼儿的“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性”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这是由于孩子心理发展的局限,使他们在认识和适应外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从自身考虑问题。这种现象使他们不懂得体贴他人,不能善解人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且它还会使孩子很难适应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更不会合作或分享。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让孩子学会从他人,走向社会。
家长可以通过移情(移情,即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指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训练,培养孩子善解人意。例如,孩子们玩追逐游戏,跑得正起劲,突然,丁丁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没有孩子主动前去安慰丁丁。如果家长在场。可以问孩子:“你摔跤时,感到疼不疼?心里难过吗?”“丁丁摔了跤,你应该怎么做呢?”当孩子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滑板车让给小刚玩时,可以问:“上次你想玩小刚的小汽车,小岗是怎么做的?如果小刚也不让你玩,你的心里会怎样?”通过移情,孩子得以学会理解、体谅和关心他人,即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或立场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成为受欢迎的人。
为孩子与同伴交往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交往能力是在不断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家长应多为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创设条件、提供机会,然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认识到:随心所欲、人性,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与其他孩子结为伙伴的。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规则。孩子加入其中就会明白,必须遵守这种规则,甚至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不受欢迎。比如,当和同伴发生冲突时,要会使用一些较合理、较成功的方式,首先承认对方的权利,以商量的方式向对方请求,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如想玩对方的小汽车时,应该用这样的语气商量:“这个小汽车是你的吗?给我玩玩可以吗?”而当对方迫切的想玩自己的玩具时,自己能做到想让。即使是想独自玩的玩具,如果大家不论着玩,结果自己也玩不成。所以有学者说“分享、轮流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通过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反复实践的经验,才会懂得他人有他人的权利,集体成员各有其义务与责任,才会逐渐的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爱女的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孩子应熟练的掌握建立和保持友谊的社会技能,包括顺利地加入某个群体活动、对同伴表示赞扬和支持、恰当的解决冲突等等,那么孩子就会在社会性方面获得较大发展。
孩子在于同伴的交往中,难免发生冲突。这时,家长要考虑怎样进行引导,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孩子在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对方的观点。当他学会了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时,他就掌握了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他学会了判断,能够创造性的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他还懂得了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面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手工材料
关键词:能力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012/12/16
- 浅谈游戏与各种能力的培养 2012/03/08
- 浅谈建构游戏对幼儿能力的培养 2011/05/08
- 触动孩子能力的爆发 2010/08/2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