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是师幼双方共同构建的一种活动,把师幼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呼应与协调。而区域活动则是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但在活动中,也不能放任自流,应帮助幼儿实现自已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有效的师幼互动,能让区域活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更有效的师幼互动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就是要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而不仅仅是单向灌输,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要为幼儿创设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在与情景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也不再仅仅追求外在目标,而是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育要因势利导,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发起互动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的介入,协助幼儿发现问题,帮助幼儿提出问题。正如马拉古奇所说的:“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假如你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应有参与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因为幼儿的学习是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它往往为教师补充教育资源、提供多元的选择及做出建设性的想法提供支持与来源。
     3、对于幼儿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幼儿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已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幼儿具有巨大的潜能,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具有可塑性,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的。幼儿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力的个体。他们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同时,幼儿是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和互相帮助。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和幼儿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同等地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当中。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知觉与记忆,而且包括对它的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个过程,不仅直接表达了教师的态度,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幼儿,理解他们的活动方式
     4、环境是互动的重要因素。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教师要认识到环境的创设在与幼儿发起互动中的重要作用,环境作为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对幼儿的学习起着促进、激发作用。区域环境应独特而富有情趣性。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次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信息。如,中班幼儿的劳动热情很高,很喜欢模仿成人的各种劳动,但由于他们年纪小、体力弱,知识经验少,不可能真的像成人那样地劳动,所以,我们就为幼儿设立了 “小小种植园”、“生活自理角”等,让他们在这新奇的环境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特定的情景去实践或再现。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信息,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认识师幼互动的重要性。
     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强调构建幼儿与教师一起游戏、工作、思考、发明的课程模式。同时也创造一种文化,为幼儿提供自主、自由的时空环境,使幼儿在相互合作和社会化的气氛中运用多种语言进行认知、表达和沟通,不断获得主客观经验。更多立足于幼儿的需要和个性发展,同时有机的融入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对新人的要求,确立了一种儿童本位的观点。
     1、区域活动是师幼共同建构的过程。区域活动不再是作为传递固定知识的载体,教师不求传递确定的知识,避免简单快速的告诉孩子所谓科学上的正确答案,而是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幼儿的想法,积极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认识事物和揭示知识异同的求知情境。由此,区域活动变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师幼不断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和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再是既定活动计划的实施者,而是活动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他们可以发展出自己的活动内容,使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启发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师幼共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幼儿发展是师幼相互合作的结果。区域活动具有弹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虽然预先制定总的教育目标,但并不为每一项活动事先制定具体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幼儿的了解以及先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形成灵活的,适宜幼儿兴趣需要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创设活动材料,在互动中共同发现具有“教育价值”的新事物,新情况。区域活动又具有生成性,它强调能超越事先的计划性,诞生于即时的情境、突发的事件中,也可以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适时向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向延展。这种随机产生的活动和良好发展既不是由教师也不是由幼儿来控制的,而是师幼互动合作的结果。通过自由的发表想法、建议、提出问题、互相启发,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生成新的教育契机。
     三、扮演正确的角色。
        区域活动,从某中意义上说,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幼儿的兴趣点与需要起很大的作用。教师通过权衡各方面的情况后做决定,起向导作用,平衡课程作用。教师在活动中更多的是以参与者——伙伴的身份出现,与幼儿一起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或扮演某个角色,或设置某个情景,给予幼儿直接与间接、显形与隐性的指导,以维持幼儿高度的探索动机,与幼儿一起建构知识。
     1、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教师要在互动中帮助幼儿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教师支持幼儿的学习并不简单的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帮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前者重要的多。而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向自己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在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先不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法,而是帮助幼儿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并形成假设。有时,教师的帮助甚至不是为了使活动变得顺利或容易,而是使问题复杂化,以引发、促进更有价值的活动。
       2、教师是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活动的鼓励者。教师应重视为幼儿同伴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探索中自由充分的表达,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在开展积极的师幼互动的同时,让幼儿之间的互动也生动起来。在幼儿出现认知冲突或不一致意见时,教师不要去压制、协调或统一,而是设法展开它,引发幼儿的讨论,或者把它变成一些可以被检验的假设、可实际进行的比较,让孩子通过讨论、检验、比较来发现“真理”,共同建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孩子的问题或观察引发其他孩子去思考并探索自己从未想过的、接触过、甚至从未怀疑过的领域,这也是幼儿之间的一种真正的合作活动。此外,遇到困难时为幼儿提供跨越障碍的策略,鼓励他们坚持做事,要求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都是教师支持幼儿活动的表现。
     3、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记录的影响力。对于幼儿来讲,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由于幼儿的记忆不会持续太长,所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他们在活动中的认识记录下来,把他们的记忆保持住。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照片、文字、图像、幻灯等手段来记录幼儿的探索过程。一方面,帮助幼儿进行回忆、解说,帮助教师与幼儿讨论活动过程中所做的一切,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研究幼儿。通过记录,教师再一次倾听、观察、思考幼儿。重新检视或与其他教师一起省思自己的思路、想法、刺激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重新检视自己的理论构架。另一方面,把这种过程作为与幼儿对话,发展新的互动的基础,促使教师进一步成长。记录本身是一种支持教育过程的程序,是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师透过对幼儿活动记录的点点滴滴,在分享幼儿活动经验、活动方式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阐释某些理论,不断修正某些假设。记录也促使教师与幼儿产生适时与明显的交互作用,从而提升教师与幼儿沟通、交流的品质,所以记录能保持教师不断的分析,不断的向幼儿学习,在与幼儿 一同学习中获得教学相长的经验。
     4、教师是实践的反思者。教师必须参与到反思的实践当中去,每个教师都在建构他自己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把他与幼儿互动的信息作为建构的基础。在实践中,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及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理解孩子,这种理解不仅是要观察幼儿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幼儿某一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更由于慑于教师的权威,孩子很少能够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表述给教师,这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尽可能弄明白孩子的意义与理由。另外,教师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如果教师只单纯着眼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将与幼儿进行互动的具体过程作为自己思考的内容,从互动过程带给孩子的影响去推断自己的行为的适应性与合理性,那么教师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总结,也不可能给师幼互动的状态带来明显的改观。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反思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举一动,留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影响的话,那么,教师便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的行为,从而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的角色就是要参与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与肯定,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及时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理智而充分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在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自身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这也正是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设计:一幅特别的画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