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美伴随孩子成长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eng 感谢 feng 上传 0人参与

     传统的美术教育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走的是专业化教育之路。但从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来看,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素质的提高,应该走通才之路。通才教育就是要改变过去重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发展,而且还要在文化修养、评论、创作上得到提高。儿童美术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有些艺术大师称儿童为天生的艺术家,但并不是每个儿童成长后都能成为艺术家。因此美术教育最终意义不在于能培养出多少职业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并能以训练有素的审美眼光检查自身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那么在美术教育中,特别在欣赏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
(一)  加强艺术形式与法则的学习,逐步建造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艺术形式与法则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感知、想象、理解和创造美,才能谈得上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找来了许多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的名画让幼儿欣赏从线条、色彩、质感、机理等方面让幼儿接触美术作品的审美形式,逐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例如,让幼儿了解以线条为审美形式的线画时,就收集古今中外绘画大师们的名画让幼儿欣赏,使幼儿真正感受到线条那丰富的表现力:庄严而挺拔的直线,平和而安定的横线和具有变化运动的斜线,规则的弧线使人感到整齐、圆滑有序,而自由的曲线则显的活泼、生动、柔和。在欣赏名画中,世界著名现代画家保罗.克利所画的自画像,有一条长长的线,沿着轮廓的起伏圈来圈去,他那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线条使孩子们看到了一份轻松,也感到儿童所特有的稚趣,知道了线可以表现心情和情绪的波动;凡高的《海洋》看似简单,但那痉挛有力、纵横交错的线条具有动人心弦的震撼力,表现了作者火一般的热烈情感;我国唐代的《仕女图》具有装饰风格,线条具有韵律美感,刚劲有力,优美流畅。
     通过欣赏,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到了线条的魅力,并一起挖掘了作品的内涵。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大师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线条丰富的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潜在素养。他们从中也了解到线条的各种特征,即运用方向,使用材料的不同,排列方法,描绘的速度及用力轻重不同会使线产生许多变化,也了解了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风格、爱好,采用不同的线去表现的特点,并学着评价大师们的作品,使幼儿的美术基本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选择《奔马图》、《清明上河图》等进行欣赏,让幼儿对这些作品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构图形式,不同的形象塑造展开热烈的讨论。使他们逐步了解艺术形式与法则在审美中的重要性,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审美教育往往老师讲的多,知识技能的灌输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使幼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就要求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如在欣赏蓝印花布、中国风筝和中国结时,改变老师讲解的方法,而通过收集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对作品进一步的感受与理解。孩子们带着问题上网查、进新华书店找,有的带来了实物,有的借来了有关的音像资料,孩子们自发的围坐在一起讨论自己对蓝印花布、中国风筝和中国结的了解和认识,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各抒己见,讲的有根有据,更贴近他们的实际。他们对作品的想象力、评价力也比老师想象的好。所以,欣赏课中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欣赏非洲民俗民间图案(木雕、图腾柱、面具、康茄图案),让幼儿一边欣赏一边聆听非洲土著音乐,在乐曲起伏的鼓点声中,为幼儿提供了交织绘画、舞蹈与文化的艺术更为广阔、更富想象空间。那急促的鼓点声,仿佛把大家带到了遥远神秘的非洲丛林,逐步对非洲民俗民间图案的那种神秘、粗矿、深沉的狞历之美有所领悟。采用这种多元文化进行审美教育,能使幼儿的感官直觉发展更为敏锐,以后他们一听到音乐,就会感觉到某种色彩、线条、形象等,大脑中就会出现色彩斑斓的画面,这对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  培养审美创造力,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最重要的目标。
     在审美教育中是否需要创造力的培养,王朝闻先生早就指出“接受中在创造,在评论”的美术欣赏原则。我们可以确信,培养审美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也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我们在欣赏课中让幼儿进行创造,好象超出了美术欣赏的范围,但它却是对已学过的欣赏知识的应用和操作,反过来它对美术欣赏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在《陶罐人》的活动前,带幼儿欣赏了大批的实物陶罐,欣赏课中他们逐步掌握了陶罐形态、色彩、图案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陶罐人的设计制作。大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形象各异的陶罐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创作画,老师为幼儿这种大胆的创造力所叹服。最后把他们的作品集中起来展示,请幼儿从审美的角度评价这些作品,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再进行修改加工,完成作品。通过“欣赏---创造---评论---再创造”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即培养了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又较好的处理了审美教育与创造的关系,深化了欣赏教学,幼儿审美文化不断提高。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还需要处理好与技能技巧的关系,欣赏与实际操作的问题,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愿和大家一起,为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做出我们大胆的尝试,不断让美伴随着孩子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自制体育器械在幼儿晨间活动中的应用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