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区域活动之我见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的探索性学习是指幼儿从自己的周围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地观察和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获得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区域活动中宽松的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一、创设相宜的区域和情境
幼儿探索性学习是自主和持续性的活动,必须有满足幼儿自由探索的区域和激发幼儿探索的情境来支持。因此,应创设适宜幼儿探索性学习的区域和情境。
1、小问号区。我们把幼儿每天关注的问题、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分类投放到这个区,引发幼儿关注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开拓幼儿思维的不同通道,使幼儿尝试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解决问题,还能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如:在探索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中,我们在小问号区摆放了三杯水,以及糖、沙子和面粉,引发幼儿探索三种不同的物质在水里产生的不同变化。
在主题探索活动中,小问号区还可以展示幼儿在主题探索中产生的疑问、困难或愿望,并以绘画或粘贴等形式将之记录下来,引起同伴和家长的关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如:在开展《好吃的东西》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如:小动物爱吃什么?为什么糖吃多了不好?等问题记录下来,粘贴在墙面上,让幼儿带家长观看,共同寻找答案,最后再组织幼儿将答案用绘画或图片粘贴的方法展示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
2、自助探索区(或一物多玩区)。自助探索区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材料来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来收集探索的材料。由于材料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而来的,十分的丰富,如:泡沫、瓶子、小球、纽扣、海绵、吸管等,就使幼儿在活动中拥有更大的选择性,从而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在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材料,自由组合、自由探索,每天都有新的玩法,新的发现。
同样,区域的场地也应根据幼儿探索的需要灵活地扩展到活动室内外,使区域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呈现各自的特色与风格,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如:在进行《会飞的小伞》的活动时,我们就带幼儿到活动室外的场地上开展,让幼儿有充足的探索空间。
3、展示交流区。在展示交流区我们设置了“小小新闻台”和“作品展示台”,发布幼儿每天探索到的信息、新发现;摆放幼儿设计和制作的作品,为幼儿的成果展示和个性表现提供了自由的舞台。让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分享中体验成功,提升兴趣,相互启发,也使幼儿的探索向更深、更广的方面推进。如:在开展《大马路》的活动中,幼儿在参观大马路后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于是我们就在建构区设置了“十字路口”,让幼儿自己动手,用拼插、排列等方式布置马路上的各种设施、物品,同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感受,使幼儿的探索愿望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是直观、具体的,“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索性学习的成效。因此,提供丰富、合适的学习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地探索、大胆地尝试。
1、材料多样性。多样性的材料能使幼儿通过活动,让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全面的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引发幼儿广泛的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摆弄、操作中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互动获取经验。而单一的材料,幼儿在操作后,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缺乏探索的欲望。因此,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充足、形式上要多样。如:在玩水的探索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让幼儿通过充分的观察、操作、对比,初步感知不同的纸吸水的不同现象。
2、材料层次性。每位幼儿都不是在同一条线上的,每位幼儿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材料的难易程度要有层次性,让各种能力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如:在《风车快快转》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做好的风车、半成品风车、彩色纸条等材料,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的需要,让每位幼儿都有操作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同时,在不同的探索阶段投放的材料也要呈现层次性。在幼儿探索的初始,可以提供简单的幼儿容易操作成功的材料,等幼儿有了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提高操作的难度。如:在美工区,幼儿刚开始接触水粉时,我们先提供水粉颜料供幼儿印章画时使用,等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组织幼儿进行指点画,最后才提供毛笔供幼儿绘画水粉画,使幼儿的探索学习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3、材料简约性。投放的材料精致、美观,固然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但是如果材料有过多的修饰,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探索。因此,提供的材料要简单、便利、安全。同时,投放的材料还应便于操作,幼儿不需要特殊的使用技能,就可以自由地进行。这样,能避免幼儿由于较难的技能要求,使幼儿失去探索的兴趣。
4、材料多功能性。材料要尽量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如:我们在数学区投放的“彩色串珠”,既能让幼儿根据彩珠的不同进行初步的颜色、形状分类,同时也让幼儿通过动手串珠得到小肌肉的发展;而自理区的“糖果加工”既能让幼儿练习捞、夹的动作,同时还能让幼儿数数、比比,谁做的糖果最多……这种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隐藏着多种玩法,使幼儿能有机会,更好地进行探索活动。
三、采取开放的指导方式
在区域活动中,除了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外,还要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探索学习。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应采用较开放的指导方式。
1、图示学习。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因此,有些活动如果幼儿有独立操作、完成的能力,教师应减少显性的指导,以提供范例、图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如:开展美工区的折纸活动时,我们将某个作品的折纸步骤用图示和范例的方法展示,让幼儿尝试按步骤探索学习折纸的方法。如果在折纸的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将范例打开,使幼儿能一步一步地探索学习,这样经过幼儿自己探索完成的作品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
2、同伴学习。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频繁的,尤其在区域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互动就更多了,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因此,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当幼儿出现困难、请求帮助的时候,同伴的帮助比教师的指导更易让幼儿接受。如:在数学区的规律排序活动中,有的幼儿对排序的正确方法不是十分明确,一开始只是随意地摆弄材料。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同伴的操作后,便逐渐从单纯的模仿中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活动后,我们也及时地让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再说说“是怎么做的”,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领略别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探索学习的能力。在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发生的,这就成为了幼儿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
3、巧妙点拨。新《纲要》要求: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巧妙的点拨,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探索情况等,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如:在科学区的探索活动中,当幼儿经过多次尝试,仍无法如愿地获得成功而渐渐失去信心时,我们就应及时地为他提供帮助,使他能将探索活动继续下去,从而沿既定方向继续探索前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小猴的出租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