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教论文:浅议小班散文教学模式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eng 感谢 feng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为此我园一直致力于幼儿文学活动的研究与探索,本学年更是深入探讨了散文的教学模式。
打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其对“散文”一词的解释是:“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能让人满意,因为它们都没有从质的规定上给予散文一个明确的界说。而让话都讲不清的小班孩子来欣赏散文,体验其中的美感,的确是很有难度的。到底该如何组织这个散文欣赏活动呢?这就需要一个适合的教学模式来作为支架。而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
     有句成语谓之“胸有成竹”,就是在画竹子之前脑海里就有了竹子清晰的影象,而我们的散文活动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散文之后,如若马上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整个活动的“骨架”,而不是毫无头绪的尝试与修改,我想那会更有助于幼儿园活动的开展。
那散文教学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在我就简单概括一下我们所研究的散文教学的模式:
一、根据选材,自然导入
     幼儿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而教学上的导入则是千姿百态,如情境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图式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等等,对待不同的选材,所运用的导入方法当然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是孤立单一的。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导入要自然,在创设的情境下,自然地带领孩子进入优美的散文世界,不知不觉中,孩子的思绪就被你引到了散文活动的大门口。
     如在散文活动《小水塘》中,我就是利用了散文中的主人公——小蚂蚁,就象为孩子们讲述故事一样,告诉孩子夜里下了一场小雨,一只小蚂蚁早起散步,遇到了一个小水塘,而围绕了这个小水塘发生了什么事?小水塘究竟是什么?孩子们一个个都进入了散文的情境里,非常感兴趣地要欣赏散文,于是我轻松自然的带领孩子们进入了这篇散文。
二、教师朗诵,完整欣赏
     欣赏散文,这里我们强调了教师朗诵,为什么呢?因为让孩子们的第一遍欣赏要纯粹清楚,这就谈到了首尾效应,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于第一遍和最后一遍听到的内容印象最深刻。因此在第一遍朗诵时为了避免幼儿一开始产生错误的印象,最好还是由教师朗诵,最好也不要配乐,就是纯粹地欣赏,而且教师朗诵时最好声情并茂,富有感情,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朗诵概念。
三、通过提问,初步了解
     这里的提问可以是以发散性问题为主,例如“你听到了什么?”“小蚂蚁早起散步时看见了什么,还遇到了谁?”“散文里都有谁?”等等,让幼儿对于散文做一个粗略的回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期间还可以出示你的教具,让幼儿在听觉体验上,再加入视觉体验,就象带领他们先在门口听见里面的声音,而后推开面前的那扇门,展现在他们眼前的豁然是散文里优美的风景。
四、配乐欣赏,体验美感
     在幼儿已经对散文有了正确清晰的内容感知后,第二次的欣赏就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背景。你可以选用已经事先配好音乐的朗诵磁带,也可以边放背景音乐老师边自己朗诵,让幼儿通过听觉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而如何选择适合适当的背景音乐,对于整个散文欣赏活动也至关重要。除了能让孩子通过音乐体验散文的优美,而且也能通过音乐了解散文的基调。
例如,散文《小水塘》是一篇趣味性比较强的散文,它最后揭示小水塘其实是小马踩下的小脚印,让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因此如果选择比较缓慢甚至抒情的背景音乐就很不搭调,于是我选择了比较轻快的配乐,使整个活动的基调一直象这篇散文一样充满了童趣。而散文《白云》虽然也富有趣味,可是白云的变化多端,散文里生动优美的比喻,让我选择了优美而抒情的配乐,孩子们一听就很快明白这是一篇基调缓慢的散文。
五、细致提问,深入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幼儿已经对于这篇散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更细致的提问就可以帮助幼儿深入的理解这篇散文,解决一些这篇散文的重点或难点,为你的教学目标服务,把你想要解决的东西渗透到这些问题中来。散文《小水塘》其中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幼儿愿意并且能学说小蚂蚁的话,而我在这个环节设计的问题的确让幼儿达到了这个目标。我提问:①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了?(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片)②小蚂蚁对它们说了一句什么话?③谁愿意来学学小蚂蚁说的话?通过问题幼儿对于小蚂蚁说过的话感知更深刻,非常愿意上来学说,并且还有幼儿能够加上自己所理解的语气和表情,情绪很投入。抓住这个契机还可以把这个环节进行升华,让幼儿个别或集体上来表演。
     同时教师要非常注重提问方面的技巧。我们讲究散文的整体美,并不是一定要完整欣赏后再提问。有的散文是几段体,有的散文有回环反复,还有的散文有悬念,这就比较适合教师边讲边听,幼儿边听边答。例如散文《花篱笆》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散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欣赏了两遍是远远不够理解的,于是就可以采用边讲边听,边听边答的形式来组织。
另外,小班幼儿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有部分幼儿不能专注地倾听他人讲述。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做法就是提一个问题,听多个回答。一般简单的问题,我会请2~3名幼儿,即使重复了也是一次语言训练,信心的锻炼;稍有复杂的问题,我会多请几人,3~4名幼儿,听听他们相同或不同的回答,倾听他们对散文的感受和想法;举手的幼儿我会请,不举手的幼儿我也会请;能力强的幼儿,我挑些有难度的问题,能力弱的幼儿,我选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促进了幼儿认真倾听,大胆举手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树立起信心,也让我得到更有价值的反馈。
六、分段欣赏,加深理解
     这里的分段欣赏则视情况而定,短小简单的散文可不用分段欣赏,而是多几遍的完整欣赏。但是如果你认为散文里有一个地方的确很难让幼儿理解,你也可以进行分段理解。如散文《小水塘》其实很短小简单,可是最后有一个“小脚印变成小水塘”自然现象需要幼儿理解,于是我采用了分段理解。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的确要好。而象散文《花篱笆》《画房子》等篇幅较长的散文就一定需要分段理解了,散文《花篱笆》从竹篱笆到绿篱笆,从绿篱笆到花篱笆;从篱笆里的小芽芽变成大西瓜;从篱笆门不能打开到老爷爷开门请大家吃西瓜……其中蕴涵了很多需要理解的内容。
七、再次欣赏,完整体验
     我们知道散文的意境是非常优美的,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意不散”,在初步感受,理解,表演过后,再次完整的欣赏,那种感觉和初次欣赏截然不同。它不仅能够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投入的欣赏;还能让幼儿更深刻的感受到散文的完整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这时的欣赏完全就只是欣赏,不带任何问题,没有任何疑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围坐一起,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孩子们欣赏有关散文的图书,边看图书,边听老师的配乐朗诵,感觉恬静、怡人,富有美感,远远看去就象一幅美丽的画。
八、留下余韵,自然结束
    结尾与导入同样要求自然,一个好的开始和结尾,能让人感受到你的课和散文一样自然流畅,意境优美。但是也切忌流于形式,要知道课后的延伸活动同样很重要,有些老师在活动结尾往往会为延伸活动作一个简单的提示和准备,如回教室朗诵给其他小朋友听,或是老师准备了一些关于散文的小图书放在区域活动中让你们边看边朗诵等等。这些“余韵”千万不可只是说说,让它流于课堂的装饰,既然是活动的一部分,就要带领孩子们去完成它,这才是才是真正的结尾活动啊。
总之,散文欣赏能给小班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发小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特别给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提高语言发展的条件,也充实他们语言完善的基础。对能力一般的孩子,看似他们并不是积极的参与,但是他们的欣赏中也能感受到散文中完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变化有趣的情节,在倾听同伴的回答中他们也能更好的理解散文,也会帮助他们学习怎样理解散文。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散文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散文的内涵,初步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
     散文教学模式只是老师上课的一个参考,模式是死的,可我们老师和孩子却是活生生的,不同的散文题材,不同的散文形式,只要能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纲要》,都可以做出不同且相应的改动。
幼儿文学作品的欣赏,最主要是让孩子们从优美的书面表达向口语表达进行迁移与转化,如何让孩子们在欣赏散文之后,把散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迁移、转化为口头表达、日常用语中,我想这个还是需要我们老师继续努力的方向。希望这个“文学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用管子拼长方形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