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行知思想,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ary 感谢 cary 上传 0人参与

     从《陶行知论著百篇》里,我几乎找不出那种旁征博引、注文繁密、格式谨严的纯粹的学术论文,而只是看到这样的篇什:长短不一,或泼墨如雨有万言之多,或惜墨若金有百字之少;它们简直就是笔记本上的发言提纲、挂在墙上的教育计划、置于案头的工作总结等等。然而,惟其如此,陶行知先生的“东西”才显示出真正的价值。拜读他的教育著作,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感受。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我发现了很多的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言行和做法,觉得深受感悟,通过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充分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我所从事的是幼儿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是为孩子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孩子的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孩子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幼儿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孩子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师幼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在幼儿园里,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再可气的孩子都会在你的眼里变得可爱起来!我班有一名幼儿,入园时,什么坏习惯都有:打人、骂人、抢玩具、上课随便走动、午睡时吃东西....经了解,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爸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孩子,使孩子有了严重的攻击性行为,不懂得怎样去爱同伴,爱老师、爱家人、爱周围的人。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没有放弃,给了他更多的爱,平时在一日活动中关注他,进行指导帮助,发现他的不良表现和习惯用耐心引导,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发现他有了一点进步,就会表扬,给他自信,我的关爱给了他一屡阳光,慢慢地,他终于能控制自己了,能基本遵守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各种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虽然有时要犯错误,但毕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克服。真诚的爱心,使孩子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提高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我还积极培养孩子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孩子塑造人格。如结合“三。八”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好事”“我是好宝宝” 等家园活动,使孩子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开展 “爱绿”、“敬老院之行——看望爷爷奶奶”、“学雷锋,做好事”“爱心募捐”等活动,使孩子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孩子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孩子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实施的就是“开放、互动、整合”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通过自我互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的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生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在实践中我创建“抛锚式”的教学情景,即创设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真实问题情景并抛锚给幼儿,在帮小泥鳅找朋友的时候,幼儿提出给它找小虾、小鸭、鲨鱼、海狮、小猫、小鸡等河里的、海里的和陆地上的朋友,这时我向幼儿抛出问题“它们住在一起吗?”、“它们能见到小泥鳅吗?”“能做小泥鳅的朋友吗?”幼儿接了我的“球”后产生了争议:有的说大鲨鱼很凶要吃掉小泥鳅的,有的说我在电视里看到海狮是海里的,不能和小泥鳅做朋友,有的说小鸡不能到水里去 ,会淹死的。我赞赏地倾听着孩子们童真的话语,没有急于替孩子出注意、想办法,而是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耐心等待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问“那么这些动物朋友怎样才能见到小泥鳅,做它的朋友呢?”来激活幼儿的思维,幼儿们带着老师抛给他们的问题,去想、去寻找答案,有的说:“用魔法树呼的一下,把海洋里的海狮、海豹变到小泥鳅的身边。”有的说:“给不会游泳的小动物套个救生圈。”等,当有的幼儿说小鸡可以骑在小鸭的背上游过去时,有的幼儿马上提出异义,认为小鸭太小,小鸡会跌下水的,要骑在大白鹅、大乌龟身上,因为它们身体大。孩子们在以交流、分享为主的情景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又促使幼儿解释、反省、调整、重构自己的概念,同时在民主、平等交流沟通的氛围中,学会考虑、接纳他人的主张和想法,即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爱。 
     在探讨帮小泥鳅找朋友的时候,我创设开放、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交流。有的幼儿提出给它找小虾、小鸭、小金鱼等,而有的幼儿则提出给它找鲨鱼、海狮、企鹅、小猫、小狗、小鸡做朋友,由此我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寻找河里的朋友”、“寻找海里的朋友”和“寻找陆地上的朋友”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体验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快乐。我又在活动室里增设了“小泥鳅找朋友”专栏,幼儿看到专栏里孤独的小泥鳅,就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起笔,涂画出各种动物围在小泥鳅周围。翻阅画报、图书,剪下动物图象。让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动物资料,到动物园、海洋馆等地拍下动物照片贴入专栏里,还积极主动地收集了彩纸、碎布、旧挂历纸、绒线、各种瓶盖子等材料,和我一起撕贴、涂画、拼搭成各种动物形象,送到小泥鳅的身边。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至始至终全身心地投入到有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学习之中,情感和认知需求得到了满足。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农村资源,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关注社会生活:观察警察叔叔如何指挥交通,使街道秩序井然,车辆畅通无阻;观察气象站的叔叔如何观测气象变化;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捡落叶、采标本,认识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中增长才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当季节变化时,大自然以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在每一个季节都向孩子们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雪、雾、风、雨……孩子们用它们做游戏——打雪仗、捉迷藏、放风筝、玩泥巴;带领幼儿参观田野、农舍养殖场、奶牛场;参观污水处理厂、新街居民区、培养环保意识;进行混龄野餐、放风筝活动,体验交往与合作的快乐;组织孩子进行文明环保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 通过观察、感受、锻炼、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引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会不怕失败,以他们的热情、诚恳与天真不断地探索着。这些教育实践,为孩子的思想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实施“六大解放”,焕发孩子活力,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必须的操作要求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所以他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认为首先应当注意发现儿童,了解儿童,相信儿童,认识到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否则,即使有创造力,也会枯萎而得不到发展。因此,他晚年提出“六大解放” (解放脑、手、嘴、眼、时间、空间) 可以说是他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幼儿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让幼儿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利用集体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较多得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1、重视活动与实践的结合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如:上“蚕”的科学活动时,我先带幼儿养蚕,让幼儿采集桑叶,亲自喂养观察蚕头眠、二眠、三眠、四眠,最后“上山”结茧、成蛾、出茧、交配、产子的全过程。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清洁桑叶,剪桑叶,换桑叶等劳动,不仅系统地观察了蚕的生长过程,而且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有了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时,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活动时不少幼儿能叙述蚕的生长过程,对老师讲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丝绸是我国的特产,丝绸的色彩光亮、轻软,穿在身上舒适、流滑等知识也容易理解。
2、重视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我会根据幼儿的认识规律,教给幼儿观察一件物品、一张图片和一种动植物的方法,并通过阶段性的培养和较多时间的训练,让幼儿逐步掌握。如: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探索,幼儿感受到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土质、阳光和温度条件,不同的水分情况……我便引导幼儿观察、探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也可以引导幼儿自己种植和护理自然角、种植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和他们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 
     再如: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幼儿通过与小动物的实际接触,通过对他们的观察、饲养和照料,以及进行成长记录和与成人交流,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获得许多的相关经验和信息。他们会惊喜的发现动物有感觉,象人一样有自己的孩子,这些小家伙很像它们的爸爸妈妈。小动物需要喂养,能逐渐长大。不同的小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们行走和防御敌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和人一样需要一个祥和美好的环境。
3、重视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好奇好想好问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会产生很多疑问,提出很多问题,尤其是3岁左右的幼儿,会抓住成人问个没完没了。只要留心,我们还会发现,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与环境有关。“小草为什么是绿的?”“蜗牛的嘴到底在哪儿?”“天为什么是蓝的?”……幼儿急切的想知道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些现象。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幼儿学习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作为教师,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重视、由衷的赞赏和鼓励。当儿童提出一个问题时,无论你是不是知道答案,都不要斥责或回避岔开。几次得到消极的反馈后,幼儿会感受到老师不喜欢他提问,他问的问题很傻,幼儿的问题会逐渐减少,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也会减少。“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当老师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出了轻松地说“我也不知道”外,还应该加上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不吃菜的孩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