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入学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奖幼儿教育教学论文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lio 感谢 pilio 上传 0人参与

作者:江北甬港幼儿园  童燕斌  钱麟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探讨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现在的幼儿园中开展的幼小衔接工作,在开展的也不乏其例。一种是偏于知识学习,开展各学科知识早教,虽然知识的积累对幼儿入学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其对适应能力的提高却影响甚微。另一种偏于能力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意识和兴趣,这对幼儿入学后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也能使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入学前一些基础能力和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得探究意识强、学习能力高的孩子在入学后仍免不了“无法适应”。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幼儿入学的适应能力培养,利用大班这一年学习期间,着重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入手,让孩子们建立一定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社会意识、时间观念,为入学作好准备,使孩子们在入学后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活动,使孩子身心的快速发展得到有效持续。

一、体验“快乐课间十分钟”,加强幼儿时间意识
入学准备是幼儿园大班必须开展的活动。其内容有参观小学,与小学生座谈,参加升旗活动和听一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所做的事情,学做小学生等,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活动使幼儿对那个既向往又陌生的环境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上小学是幼儿独立学习生活的开始,光有心理准备是不够的,还要从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时间安排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幼儿迈好独立学习生活的第一步。
在作息制度上,幼儿园和小学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小学的每节课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让孩子们休息,准备学习用品;而幼儿园的休息放松时间非常的随意,往往需要借助老师的提醒、帮助,幼儿才能完成。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头等大事是玩,休息的时间也同样是玩的时间,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幼儿一旦养成这种无规律的玩耍式的作息时间习惯,就很难去适应小学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入学后会产生不适应感,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参照小学的作息制度,制订出符合幼儿学习生活的时间,把小学里的一部分作息时间制度迁移到幼儿园中,特别是课间十分钟,一定要让幼儿体验和经历。我们要让课间十分钟变成幼儿的快乐十分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让幼儿明白:每个教学活动之间都有间隔,它的时间是10分钟,在10分钟里要做很多事:解小便、喝水、休息、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玩耍……幼儿的时间概念不强,我们就用钟表和音乐铃声,来告诉幼儿时间的开始和结束。刚开始幼儿对这种作息制度表现出不适应性,也没有什么概念。音乐铃声响起后,幼儿又不知道干什么。结果很多应该在快乐10分钟里应该完成的事情,幼儿又把它搬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来,于是我们通过让幼儿参观小学生的10分钟活动、教师10分钟活动的榜样作用及评比时间小主人活动来让幼儿体验“快乐课间十分钟”,加强他们的时间意识。
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作息表
原大班作息模式调整后的大班作息模式备注
时 间活动内容时 间活动内容
7:40—8:30  生活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7:40—8:30生活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要求幼儿8点前入园
8:30—8:45   早操8:30—8:45   早操
8:45—9:00   喝豆浆、生活活动8:45—9:00   喝豆浆、生活活动
9:00—9:10记录气象记录
9:00—9:30   教学活动(一)9:10—9:40上课(一)
9:30—9:40   生活活动、吃水果9:40—9:50下课
9:40—10:10  教学活动(二)9:50—10:20上课(二)
10:20—10:30下课
10:10—10:50户外活动10:30—10:55户外活动
10:50—11:00  餐前活动10:55—11:00餐前准备
11:00—11:30  进餐11:00—11:20  进餐
11:15—12:00  餐后活动11:20—12:00观察记录自然角、午睡准备
12:00—14:15  午睡12:00—14:15  午睡
14:15—15:00 苏醒操、生活活动14:15—15:00 苏醒操、生活活动
15:00—15:35  游戏活动、生活活动15:00—15:35  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15:35—16:30户外、公共区域、
生活活动15:35—16:30户外、公共区域、
生活活动
16:30—17:00  离园前活动、离园16:30—17:00  离园前活动、离园

作息时间虽调整的不多,但却明确的指出了上课和下课的时间。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一张单子》,我们把时间较固定的环节,让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配以简单的文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张贴在教室里,让每位孩子都能看懂自己设计的作息时间表。这种形象生动的课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课表的用途,更是学会按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为入学后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参观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模仿。
大班幼儿习惯了幼儿园中固定的活动模式,因此,对于课间10分钟到底该干些什么非常迷惘。于是,我们带领孩子参观了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活动,使幼儿能够模仿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活动。
“35  53 ︱56  5  ︱……”美妙的音乐响起来了,小学生们一下子从教室里冒了出来。
“老师,还没下课,小学生们怎么都出来了?”
“现在小学里上下课时都不用铃声了,而用好听的饿音乐来告诉小学生们该上课了,该下课了。”
“老师,小学生们下课后会干什么呢?”
“你先想想他们会做什么,然后再看看,他们在课间10分钟里做了些什么事情,和你想的会不会一样?”
孩子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在江北实验小学的教室外,仔细地看着小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胆大的孩子还主动与小学生聊了几句。
“13  53 ︱5  5 ︱……”好听的音乐又响起来了,小学生们陆续走回了教室开始上课了。
“孩子们,你们刚才看见小学生们在下课10分钟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小学生们下课后先去小便。”
“我看见他们一起在玩。”
“他们还在一起聊天。”
“我发现有个女小学生上完厕所后回到教室在整理书包,好像在拿书。”
……        ……
“小学生们在课间10分钟和上课前是这样做的,我们也要成为小学生了,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们带着问题结束了参观活动。

在参观活动中,孩子带着问题参观,带着问题结束。参观活动后,很多孩子在幼儿园中模仿起了小学生的活动,如拿着书读书、做组长分本子等。特别是课间的10分钟时间,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活动渐渐有目的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自己准备学习用品、玩、上厕所、喝水的基础上,还会主动的提醒其他孩子。大一班的佳佳就经常会询问她的同伴:“你解小便了吗?”问题虽然简单,却可以看出孩子对10分钟活动的明确,和在增强时间意识上对他人的帮助。

2、观看教师的课间10分钟活动,启发幼儿体验快乐10分钟。
其实,小学生课间10分钟是自由、快乐的,也是需要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的。孩子们在参观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活动后,更多的认识是进行准备活动,怎样让孩子体验到10分钟的快乐呢?我们采用了教师的介入辅助法。
教师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榜样作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10分钟,体验到10分钟的快乐。实验开始时,课题组要求教师在幼儿下课的10分钟时间里,主动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上厕所,一起喝水,一起准备学习用品……在行动教育中加入言语的指导,比如:现在下课了,我们一起玩吧!下节要上美术课,我们要准备什么?等。经过一段时间和教师的相处,部分幼儿在教师不参与课间活动的情况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组织同伴进行游戏,还有的幼儿会一起去走廊呼吸新鲜空气,观察天上云彩的变化。在教师参与到教师退出课间10分钟这段时间里,幼儿体验了课间10分钟是自由、快乐的。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和朋友一起聊聊天,可以自由地看主题墙,在健康区抛接皮球、玩纸棒等,也可以为下面的活动做做老师的小帮手。课间10分钟虽然有限,有任务需要完成,但精神是很愉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的组织、活动能力增强,多数幼儿建立起了支配时间的能力,不需要每次下课时教师的重复提醒,会主动考虑课间时间够不够用。进而安排好10分钟的活动,增强了时间意识,体验了“快乐的10分钟”。

二、设计多彩小任务,培养幼儿学习持续力
幼儿园的学习往往是一个片段,一个问题,持续性不强,小学的学习体现了持续性,课堂内的知识需要延续到课外,老师批改作业后学生需要查看、订正。为使幼儿的学习保持持续性,我们有意识的设计各种需要持续学习关注、体验的小任务,这种任务大多以轻松、活泼的活动形式出现。学习的难度不大,但需要幼儿长时期的关注和坚持,才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小小气象员、动植物观察记录员、小小航海家(折纸)。
1.任务之一:小小气象员
从学期开始,我们就让幼儿每天回家后,通过各种方法查询第二天的气象情况,并于次日做下记录。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要么忘记查气象情况,要么嫌查询气象太麻烦,好多幼儿都不想记。在作周小结的时候,孩子们几乎无从下手,对统计的方法掌握的特别薄弱。为此,我们改变策略,每天轮流着让一名幼儿做班级的小小气象员,向全班幼儿汇报气象情况。同时,还组织幼儿设立气象小组,由强扶弱,共同完成记录的任务。经过四个星期的互帮互助,孩子们的记录情况有了明显地改善,大多数幼儿能独立完成记录,作好周小结统计任务。孩子们开始对查询气象的情况渐渐感兴趣,甚至还争着要做班级小小气象员。孩子的记录的主动性体现了学习持续性的明显提高。
这是某一幼儿的气象记录表,从最初的记不清楚、忘记记周小结到现在的整洁、清楚、正确,孩子的学习持续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 任务之二:小小观察员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我们班在植物角开设了一个绿豆成长屋,并组织幼儿利用课余十分钟时间自主观察、自主记录。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本绿豆观察记录本子,并挂在幼儿随手可拿取的地方。在第一周,孩子们对记录非常感兴趣,看着绿豆一天天地长高长大很是新奇,都能自觉在课间作好记录。但是当绿豆长到一定程度,它的变化不是很明显的时候,部分孩子开始出现厌烦观察记录了。为了让幼儿顺利完成记录的全过程,我们鼓励幼儿“绿豆多么喜欢你每天给它去拍一张照片,没有相机可以画下来它也很开心的”,听到老师的话后孩子们又开始自觉作记录。孩子们的学习持续性,就在我们的一次次鼓励下不断获得提高和改善。
3、 任务之三:小小造船师
为了让幼儿养成学习持续性的良好习惯,我们还组织幼儿做小小造船师,每天回家折叠一只小船,并用一条绳串起来变成一个船队。这个任务提出以后,获得的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并表示会每天提醒、督促幼儿认真完成。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折叠自觉性较高,很快就有幼儿将折叠好的小船队拿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为了更好地激励幼儿提高学习持续性坚持每天折叠,我们开展了船队赛,由幼儿的船队和家长对幼儿折叠情况的评价作成绩,进行打分。这个活动对提高幼儿的学习持续性有较好的成效。 

三、开展心育活动课,促进幼儿入学心理的形成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气”,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上学,留恋幼儿园。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教育引起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让他们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生活特点及“小朋友”与“小学生”差异所在。讲解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其次是进行纪律意识的强化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加强幼儿意志品质的锻炼,让幼儿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适应。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增强心育活动课,如《小兔上学记》,通过故事中小动物们上小学出现的情况,得到借鉴:我上小学的时候可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心理上做好上小学的准备。我们依照实验目标的要求,设计了“我同时间赛跑”“一张单子”,等系列活动,通过内容丰富、生动的故事,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活动“一张单子”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设计一天的活动,幼儿尝试自己自由支配、合理安排时间。

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收获颇丰:幼儿的生活自控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入学前的心理也得到了充分准备。看来,幼小衔接必须以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色为前提。因为,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又是连续性的,只有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色和规律,幼小衔接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在研究中,我们同时也发现,幼小衔接的单向性问题仍不容忽视。幼儿园将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主动地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但小学则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尤其是低段老师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交流是很少的。研究与衔接需要双边的互动,双方双向的交流与对话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