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问题与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risy 感谢 chrisy 上传 0人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儿童和他们父母或看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教师与家长两方面教育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教师用其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家长也以所获得的有针对性的育儿经验影响教师,双方积极互动、合作,最大限度地达成一致,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更主动、可持续的发展。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家教指导形式、收效已被广大教育者和家长认可,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也积极开展亲子活动的实践探讨,但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活动的主体不明确、单向互动、互动频率低、教育价值的片面性等问题。于是,2006年10月,我园向福建省直幼教研究会申报了《亲子活动现状、问题与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经评审2006年12月被批准为福建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委员会“十一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是2006004。我们试图通过调查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幼儿园的纽带桥梁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寻找适宜途径,选取合适内容,选择有效方法,提高幼儿园、家庭亲子活动质量、推动家园沟通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时间:2006年12月——2010年4月
(二)研究对象:省直广厦幼儿园全体幼儿及家长(父母)
(三)研究目标:
1、了解本园幼儿家庭亲子间开展亲子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针对本园特点,充分挖掘社区、家长资源,探索适合我园幼儿家庭亲子活动的内容;
3、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识,并将“亲子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开展,让家长进一步获得科学育儿的方法,更好地提高亲子质量,培养良好亲情,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四)研究内容:
1、幼儿家庭亲子间开展亲子活动的现状调查。
2、了解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存在问题。
3、探索行之有效的亲子活动指导策略。
(五)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原有经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分析调整,不断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原计划从2006年12月——2009年6月,研究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形成课题研究组织管理网络,明确分工;对参加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确定子课题名称及负责人。
2、调查研究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通过收集有关情报资料、教师和家长讨论,听取领导和专家意见,提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含义、具体表现及存在问题,拟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现状及本园幼儿家庭亲子间开展亲子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本园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找适合我园开展的亲子活动的突破口。
3、行动研究阶段(2007年8月——2009年1月):这一阶段是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实践研讨阶段,我们针对研究内容,围绕“如何提高亲子活动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做好各种记录、分析与评价,撰写活动反思、研究随笔、研究经验总结等,进行交流探讨,不断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
4、总结整理阶段(2009 年2月——2009年6月):这一阶段,我们整理全部研究资料,在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待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后因结题工作推后我们在2009年7月—2010年4月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讨、总结。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
我们采用书面问卷及访谈等方法,从办园性质、园所规模等因素考虑,选择了本园、红博幼儿园、老干局幼儿园、温泉幼儿园四所幼儿园作为调查、访谈对象,以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园2.5—6岁的幼儿家长进行了“亲子活动基本情况、家长观念认识与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04份,获得有效问卷304份。并将获得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进而分析了解幼儿父母对亲子活动的认识和行为等现状,从中我们发现:
1、有99.9%家长认为“父母与孩子间多进行交流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有100%的家长认为“父母常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给孩子心理和感情上的抚慰”。
2、在“您每天利用什么时间与孩子开展亲子活动?”这个调查问题中,“每天接送路上”占24%,“每日晚餐前后”占44%,睡觉之前占58%。
3、在“您经常与孩子开展哪些亲子活动?”这一调查问题中,“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运动”占71%,“与孩子聊天”占53%,“郊游”占30%;对于““您经常与孩子玩些什么亲子游戏?”,“阅读等语言游戏”占59%,“棋类、拼图等益智游戏”占53%,“户外体育游戏”占37%,“角色、建构等创造性游戏”占20%。
4、对幼儿的“任务意识”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两项社会性行为培养的家长的教育行为统计中,“每天都有”的分别占13% 和22% ,“经常但不是每天”的分别占43%和50%。
5、在“您认为通过哪些活动可以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这个调查问题中,认为“带孩子外出郊游”占53%,认为“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占50%,认为“邻里或亲戚之间的串门”占47%。
6、在“谁最经常陪孩子?”这项调查问题中,母亲占51%,父亲占11%。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1、家长们对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基本上表示赞同,对亲子沟通的意义大多表示认可,大部分持同意观点,并会懂得并做到尽量抽出时间,哪怕是晚餐前后和睡觉前的时间来陪孩子,说明家长的观念在更新、在转变。
2、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共同开展的亲子活动、亲子游戏的形式还是比较多样的。能与孩子聊天、一起玩耍、游戏、运动、郊游、教孩子学习等,和孩子开展棋类、拼图等益智游戏、阅读等语言游戏、户外体育游戏等占了比较高的比例。
3、大多数家长会科学地有选择性地通过某项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社交,对幼儿园组织的提高社交能力的亲子活动认可度占到50%,在待选的几个选项中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以上都是我们在调查中看到的可喜的地方,说明被调查的家长中,大多数对亲子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都是比较认可的。但在实际的开展亲子活动的情况上看,却是不太乐观,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问题
1、 缺乏对教育价值的足够认识
从调查中看出,虽然家长对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比较认可,但大部分家长还是“有空才参加”,甚至直接是“没时间参加”, 普遍存在着认识与行动不统一现象。很多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都以工作忙没空参加为由而缺席,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替代,这就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初衷,自然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家长的工作忙是有一定影响因素,也反映出家长对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2、父亲的参与率低
在调查中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高于母亲,但在众多家庭中,承担家庭教养的责任、具有的教育威信等方面却不如母亲。亲子活动中大多是母亲参加,而很少看到父亲的影子。我们通过与部分父亲的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
(1)社会竞争的激烈,特别是越来越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而父亲大部分又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他们大多忙于工作,根本无暇考虑和孩子一起游戏和谈话。
(2)受中国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 的影响,很多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母亲成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加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专职母亲越来越多,使得父亲们更有理由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推给母亲。
(3)更重要的也反映出,大部分父亲对亲子活动的意义、价值还认识不到位,对于和孩子一同游戏、开展活动等,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育技能缺乏
亲子活动的主体应是双主体的,即家长和幼儿共同有效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在与家长的访谈和亲子活动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亲子活动主体缺失现象,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家长教育技能的缺乏,使得家长对亲子活动的互动意义变成了单纯的亲子互动及亲子间家长对子女的单向互动,如亲子制作活动中家长的包办代替;亲子郊游中选择的内容不适宜孩子;亲子游戏无法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等。由于家长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等因素,亲子活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难于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加强对亲子互动的观察,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互动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从而提高亲子互动的有效性。
(三)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指导策略
围绕我们调查、访谈和分析的结果,我们认真分解课题,找准研究方向,本着充分借鉴亲子教育指导研究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我园实际和家长需求、坚持实践性与可行性相结合,阶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深化和拓展亲子活动指导策略。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
家长观念的转变、更新是先决条件,只有让他们对“亲子活动”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才愿意多花时间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才能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因此,我们通过学习资料的发放、家园小报、家园联系栏的宣传、网站的互动、开展免费咨询活动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最新的有关亲子活动的信息,向他们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让家长们在自学、辨析、撰写心得体会中,明确亲子活动的意义、价值,提升对亲子活动的认识,从而愿意“走近”亲子活动。 2、  建立合理制度,保障家长参与的有效性
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使权利和义务得到统一,使家长的参与逐步由自愿型走向制度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以确保家长对亲子活动的参与。因此,本园针对家长先后制定了《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规定》、《家长必做的十件事》等相关制度,制度中针对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做了特别的规定。我们还创建了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在内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形成强大精神动力,充分调动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加强对“优秀家长学校成员”、“热心家长”、“文明家长”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同时,对获得表彰的家长给予利益激励,如可以获得幼儿园赠送的相关的育儿手册,可以作为“热心家长”定期来园观看孩子活动,应邀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大型活动等。同时,针对教师在家长工作中的管理也出台了《家长工作制度》等相应制度,并将其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中。
3、发挥父亲作用,均衡家庭各成员的教育角色
在与母亲的交往中,婴幼儿得到的最多的是抚育、照料和言语教导、行为示范、鼓励等。但实际上,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父亲和父爱的缺失会给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父亲绝对不是母亲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的一种补充,父亲的作用和角色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敢、坚强等积极的个性特征,通过与孩子的游戏、交流和教导等对孩子的积极个性品质发展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孩子从父亲那里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发现;父亲较多地参与育儿活动,能提高孩子的认识技能、成就动机和对自己能力、操作的自信心。因此,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父亲就有必要扮演好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参与到孩子的童年中,和孩子一起游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为了激发男性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热情,我们通过各种宣传手段逐步让父亲改变态度,认识到养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事业,父母双方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工、有协作,都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认真考虑家长的需求,设计适合父亲参与的活动内容,让父亲从“走近”亲子活动到“走进”亲子活动。
    (1)组织节日活动
我们以“三八节”为契机,精心组织了“为妈妈制作礼物”的亲子活动,爸爸们也获益匪浅。首先我们向家长发出了 “父子DIY——献给妈妈的节日礼物”亲子活动倡议,让父亲了通过亲子共同制作,不仅能够增强父子间的情感交流,表达孩子对妈妈的爱,而且还能提高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活动目的。其次,我们给每位爸爸发出了参与活动的邀请函,号召每一位爸爸都参与这项活动。3月8日那天,爸爸们都来了,他们的热情参与让我们喜出望外,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更是令人称赞。他们选择了丰富的制作材料,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体现了爸爸们构思巧妙、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极大地诱发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在和爸爸一起制作的过程中情绪高涨,更是给了孩子们一次全新的体验。
父亲节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利用这一节日开展了“我的爸爸”系列教育活动,比如访问活动“能干的爸爸”,让孩子了解爸爸的工作与特长,树立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形象,拉近了孩子与父亲间的距离;比如以绘画活动“好大的爸爸”,让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描述心目中爸爸的高大形象,并把绘画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爸爸,说一句对爸爸最想说的话,从而激发了孩子以爸爸为荣、爱爸爸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们和孩子们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爸爸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更高大了,孩子们对爸爸的爱也强烈地呈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在自然的活动进程中,父亲们参与了幼儿园的教育,孩子们也通过亲子间的互动,体味到了来自父亲宽厚的爱。
(2)发挥父亲特长
父亲的兴趣爱好,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如我们的“亲子对弈”——父子(女)围棋活动,“下棋”是很多男性的兴趣,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棋,有利于爸爸们能更多地与孩子们进行亲子互动,同时也是爸爸们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可谓亲子对弈,棋乐融融;在“亲子劳动”中,我们也从父亲的特长、孩子的需求出发,引导父亲和孩子开展“亲子植树”的活动。这些活动中,让父亲们的兴趣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活动中拥有了成就感,使得他们愿意走进“亲子活动”中来。
   (3)把握父亲的特点组织体能游戏
父亲象征着力量,当父亲陪孩子一起玩耍时,特别是进行大动作的游戏时,孩子都表现得很兴奋。于是,我们发挥父亲这一优势,开展了许多具有父亲特色的户外亲子活动。比如亲子游“五溪峡谷”,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体验。在爸爸的带领下,孩子们尝试了各种惊险、刺激的游戏,爸爸们的勇敢形象无形中感染着孩子们,爸爸成了他们的骄傲,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
亲子活动给父亲创造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家长们在个性中寻找孩子们的共性,相互借鉴育儿之道,也给父亲和孩子之间创造了一个特殊的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爸爸,学习怎样和自己的爸爸去交流,建立起一种亲密的父子关系,同时也让爸爸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更多地去了解,关心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搭建了“父子桥”。“是孩子让我们变得丰富,也是孩子让我们变得更有责任”——这是一位父亲在参与活动后的感受。
4、调整幼儿园亲子活动时间
    家长无法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都是上班族,无法经常请假参加活动,在问卷调查中也普遍反映,希望幼儿园在双休日开展亲子活动。因此,将一些亲子活动的时间做了调整,调整至双休日、节庆日和一些开放日,如周末和节庆日的亲子郊游、结合开放日家长来园的时机开展亲子活动,从一定程度提高了父亲来园参加活动的参与率。
5、科学引导,提高家长亲子活动的教育技能
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亲子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也充分明确了亲子活动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技巧,往往效果是适得其反的,而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初衷,自然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教师用其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影响和引导家长,从而提高家长对开展亲子活动的教育技能。教师对亲子教育活动的指导是立体的,指导包括理论的、形式的、活动过程的具体的指导。
(1)观摩学习式
邀请家长参加现场观摩亲子活动,让家长直观地学习与孩子互动、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活动的有效性。如在亲子区域活动《美丽的挂饰》中,教师指导运用废旧的CD光盘、废旧彩色纸袋、挂历、纸盘、细绳等材料制作“祝福花”。活动前教师向来观摩的家长发放观察记录反馈表,问题有:“此次活动内容孩子感兴趣吗?是否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是如何分工的?”“孩子做的事适合他(她)的年龄特点吗?”“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是如何处理的?”……通过问题的提示,引导家长对于亲子互动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记录。活动后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家长了解选择的活动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中应体现孩子的主体性,避免了包办代替。好多家长在观摩活动后感概:“以前在和孩子活动中,为了追求效果,经常就包办了,我发现天天的妈妈很放手,虽然孩子花瓣剪得不怎么流畅,花芯的装饰不是很有艺术,但是却散发出无限的童真和童趣……真的太棒了,妈妈都没想到孩子能用这样巧妙的方法来制作!看来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多给孩子机会!”……家长们亲眼目睹了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感知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通过亲身的尝试与讨论,明白孩子是在自己的不断探索中结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从而逐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2)随机点拨式
亲子活动中,在父母指导孩子活动有了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加强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帮助父母提供解决的方法,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家长在以后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如在亲子走大鞋的活动中,乐乐和妈妈老是走不快,妈妈很着急开始责怪乐乐,而乐乐明显失去了信心,这时老师及时介入,“乐乐,想想看为什么走不好?”“纸箱太大了,不合我的脚!”“那有什么办法呢?”“我想用报纸把前面多余的部分塞起来!”“那你和妈妈去试试看吧!”乐乐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他忙着改造自己的鞋子去了。进而教师对乐乐妈妈说:“你瞧,孩子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的,我们家长应把问题提出来,调动孩子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孩子做游戏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在于过程中孩子的习得。”
(3)以点带面式
合理地挖掘家长们的资源,对于教育效能的发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作好“桥梁”的角色,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以点带面,带动家长积极参与,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
①家庭互助小组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不仅能有效协助教师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家园的全面互动,同时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家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在有园家委会的基础上,各班还成立班级家委会,鼓励其他家长主动与他们结对子,形成家庭互助小组,通过电话联系、串门或结伴外出郊游等形式增进联系、加强沟通。家长之间成为好朋友,孩子之间也成为好朋友,就在这种“好朋友”的氛围中顺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到小朋友家去做客”家庭聚餐、“动物园”亲子郊游、“自来水厂”亲子参观学习活动、“将军山”亲子登山活动、亲子野外生存训练……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提供了家长间交流沟通、借鉴经验的好机会,促进了家庭之间的融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亲子活动的质量。
②家长助教
充分发挥家长自身的特长,邀请他们来园当助教。当交警的爸爸,为小朋友做了“交通安全,从小做起”的安全知识讲座;当牙医的爸爸为孩子做口腔保健知识传授;从事园艺工作的家长,来给孩子介绍各种观赏性植物的特点,教孩子学插花;会书法的家长,给孩子上书法课……当然,在他们来园为幼儿授课前,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请他们来园观摩教师的活动组织,指导执教家长写好活动方案,并预教;和家长交流组织幼儿活动的教育策略。家长助教活动,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扩充了各行业领域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助教家长们从中体会到老师辛苦的同时,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为我们课程增添了活力。他们将感受到、学到的经验迁移到家庭中的亲子活动中,提高了亲子互动的技能技巧。
(4)分享交流式
活动后的交流反馈是亲子活动的源泉,家长在交流反馈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①尊求家长的意见反馈。当亲子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尊求家长的意见反馈,总结活动中的成与败,然后张贴在家园联系栏,让家长感受到他们也是参与活动的主人,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参与亲子活动的意义。同时还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父母指导孩子的一些好的案例介绍给大家,分析其中一些科学的观念及方法,以此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②注重家长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有的家长具有较强的教育意识,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有的家长心灵手巧,善于引导孩子制作精巧的手工作品。有的家长富于耐心,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经验交流会”,有头脑风暴型、情感交流型、亲身体验型、分享经验型、集体反思型等,给家长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的共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
5、探讨多种亲子活动类型,推进亲子互动
家长亲子互动的教育技能技巧的不断提升,必须通过多种的亲子活动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于是,我们围绕幼儿园日常工作,结合节庆日、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园内外各种资源,开展了亲子郊游、亲子制作、展览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劳动、亲子阅读、亲子晨间区域活动、亲子游戏、亲子义卖和募捐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了家长选择亲子活动内容的思路,增进亲子间互为平等、融洽的亲情关系的建立,有效推进了亲子间的互动。
(1)亲子制作
我们围绕“废旧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开展亲子制作活动。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了分类,开发了瓶子系列、纸盒系列、瓶盖系列、宣传册系列、包装袋、报纸等系列,采用亲子区域活动、亲子互动课、家教沙龙等方式的指导,让家长发现废旧材料的教育价值,学习利用废旧物制作幼儿喜欢的教玩具的方法,掌握亲子活动中与孩子互动的技巧。
如,在中秋节开展“共享绿色中秋”月饼盒变废为宝亲子制作活动。家长和孩子们把许多精美、实用的月饼盒做成的教玩具,共同度过了难忘而有意义的节日,体验了分享、合作、团结祥和的欢乐团圆节。我们引导家长和孩子利用矿泉水瓶和卫生纸芯,做成了“摇摇乐”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等数学操作玩具;利用宣传册,做成了一本本精美的图书;利用瓶盖的大小、颜色、高矮、图案、打开方式……等和孩子一起玩瓶盖“分类、数数、排序”……家长感受到:平时唾手可得的废旧物品,竟蕴含着如此多的教育价值;原来开展亲子活动并不难,只要有心,身边的所有东西,都是可利用的资源。
又如,我们开展的“亲子制作图书”活动中,通过绘制亲子活动海报,幼儿和家长选定主题、制作材料、商量图书的文字表述、画面绘制、页码安排,乃至封面、封底的设计等,明确活动意义、目标、内容及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需要配合和注意的事项等。在活动中,引导家长遵循“以孩子发展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多项有效的互动合作,这不仅体现着亲子智慧的结晶,还流淌着交融的亲情,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幼儿潜能,培养个性,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2)亲子阅读
怎样让孩子轻松愉快的接受阅读,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开展了“亲子阅读”的系列活动。通过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家长孩子共同阅读一个好的故事、进行生动的表演、开办亲子剧场等一系列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像力、表演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大大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同时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的美好时刻,将给孩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忆,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3)亲子郊游
让家长们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和家人、朋友或约上几个家庭,一同到大自然去郊游,“让生活走向自然,让教育走进生活”,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增进情感、促进沟通。这一活动形式大多通过家长自发组织的方式来开展,通过发挥班级家委会的作用,带动家长参加,而教师则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对于家委会组织开展亲子郊游的提议,教师首先提供精神支持,以自己高涨的热情支持家委会的提议,表示愿意参与和被邀请,这样能充分鼓励和保护家长的积极性,同时对活动进程给予必要的关注。对于郊游的具体活动内容,家委会或家长们可能会提出很多建议,此时教师就要适时介入,指导家委会从众多的方案中筛选出适宜的亲子郊游活动,教师运用幼教专业优势,指导家委会根据阶段教学需要或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从中选择当前阶段最适宜的亲子活动内容。内容确定后,教师指导家委会成员制定详尽具体的活动方案,除了常规的活动时间、地点、过程、收费等基本情况,还要特别提醒做好包括活动的倡议书书、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中家长对幼儿的指导要点及人员分工等。方案每位家长人手一份,以保证家长对活动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家长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使活动开展的更有成效。在这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家委会制定幼儿行为观察表,指导家长如何利用亲子郊游的契机观察幼儿,这样,家长们不但会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还会观察其他孩子,并理性的与自己的孩子比较,观察其他家长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法,通过思考分析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方法,这种方式对于家长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大有促进作用。
几年来,在我们的倡议、指导下,各班家委会和热心家长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郊游活动,有锻炼体能的野外生存训练、“五溪峡谷”亲子游,有结合课程的动物园郊游、森林公园之旅——寻找秋天,有结合节日的亲子郊游——植树、端午节长乐游,有社会实践活动的“麦当劳亲子社会实践”、鼓山亲子游——环保小卫士……这些亲子郊游活动从老师的介入指导到家长自发、自主地组织,从原来的无目的、无序的组织,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们感受到了这些活动与以往单纯外出活动的不同之处,体会到对孩子的教育既不是高深莫测的也不是呆板生硬的说教,它就存在于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一次的郊游活动不仅让亲子关系、师幼关系更加密切和谐,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也使家园沟通更加顺畅,深受家长们欢迎。现在,亲子郊游这一形式已成为我们很多班级的传统,是家长和孩子们周末和节假日中最期待的事情。
(4)亲子献爱心
每年的5月是我园的爱心月,我们结合节庆日及社会重大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献爱心活动。如2009年,我们引导幼儿关注汶川的灾后建设,“六一”前,通过我省教育电视台与四川省彭州市机关幼儿园开展了手拉手 “爱心义卖,助力重建”亲子活动。活动前,我们向家长和幼儿发出倡议:“你的家里有多余的玩具吗?您愿意通过义卖为灾区的孩子筹措爱心款吗?……”在传统募捐的基础上,增加了义卖的环节,拿来卖的物品是孩子们自己的玩具、物品,而且买卖双方都由亲子共同参与的,是让幼儿进行真正市场交易的体验,“义卖”活动蕴含了对幼儿爱心、同情心、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金钱概念的形成等方面的教育。这一形式上的创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让家长看到了活动的价值,大大激发了家长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活动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家长和幼儿的积极响应,家长与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收集整理家中物品、制定价格、布置摊位等。活动当天,我们随处可见“爱心天使”的行动,“买一件商品,献一份爱心”、“爱心不打折”……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加义卖和捐款活动中,两次爱心义卖和捐款所得款项近三万多元分别捐给了汶川受灾群众和彭州机关幼儿园。在这过程中家长还培养了幼儿从小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及物品再利用的意识。
(5)亲子劳动
倡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亲子劳动中,如我们的亲子值日、亲子种植等活动,家长和孩子在其乐融融的劳动气氛中,孩子们学习了简单、基本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体验着劳动的乐趣,从而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也转变了家长溺爱、包办代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技能。
(6)亲子游戏
活泼有趣的亲子游戏,使家长能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与同伴、家长与家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使幼儿和家长感受游戏的愉悦,体验亲子情感,促进亲子沟通。如“两人三足”“齐抬花轿”““罐中装豆”等亲子游戏,多年来成为幼儿园大型家园活动的保留内容。
四、研究的成效
(一)丰富了亲子活动的资源库
我们通过活动逐步建立“亲子活动资源库”, 充分体现幼儿园亲子活动指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为保教人员如何有效地开展亲子活动提供有利保证。资源库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有如何开展亲子游戏方面的理论书籍、有优秀活动案例,如何通过亲子活动指导幼儿与家长参与健康、科学、艺术、社会、语言、游戏等领域活动;如何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发展等方面的资料,不断丰富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内容。
(二)提高了教师对亲子活动的指导水平
课题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在课题的过程研究中,教师们查阅学习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获得了大量的有关亲子活动组织的最新信息,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亲子活动、亲子郊游、亲子制作、亲子社会性活动等一系列亲子活动指导的新方法,提高了教师亲子活动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总结的能力。教师撰写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亲子活动方案和论文,有《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在亲子制作活动中推进家园互动》、《家园协作有效推进亲子阅读》等9篇论文和经验总结在CN刊物上发表和在各级各类研讨会上获奖,为进一步开展亲子活动的研究和向更大范围的辐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三)提升了家长对亲子活动的教育技能
家长和孩子是“亲子活动”的主体,家长的重视、坚持及良好的“亲子活动”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家长从中感悟到很多亲子教育的真谛,从而转变了家长的育儿观。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能耳闻目睹孩子生活、游戏和学习等真实表现的机会,家长通过获得孩子成长的感性知识经验,加深了对孩子能力发展的认识,改善了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养方式,从而更有地效采用相应的教育措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家长通过观察老师的指导获取教育的经验、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领悟教育的方法。家长间的相互交流,使持不同教养态度的家长通过交流借鉴,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养素质。
(四)有效带动家庭亲子活动的开展
亲子活动带来的是多方的互动和受益,教师对亲子教育的指导为家庭的亲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教师也从家长那里学习到了许多教育经验,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家长在集体的亲子活动中得到了有益的经验,有效地带动家庭亲子活动的开展,使家庭中的亲子活动丰富地开展起来,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同时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也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促进了幼儿健康发展
快乐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快乐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亲子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分享与父母一起玩耍的乐趣,幼儿和父母在快乐的亲子活动中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父母和孩子融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活动中,幼儿充分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努力来发现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以更为生动、活泼、主动的精神状态去获取各种知识和经验。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事物和接触事物,他们的方式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且,孩子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幼儿的情感、认知、语言、运动、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六)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的亲子活动、家长育儿指导等内容,多次受到《福建幼儿教育》、《海峡儿童》、《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福建新闻频道”、“福建综合频道”、“中新社福建分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扩大了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当然,幼儿园亲子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让我们获得了许多新认识和新收获,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研究。如怎样针对不同的家庭差异,不断探索、优化亲子活动指导策略;如何加大引领力度,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何有效提升不同能力水平教师研究水平和能力;如何引导家长将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中获得的有益经验进行迁移;针对不同园所的性质、家长特点,如何选择适宜各园的亲子活动组织方式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园还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引领家长更好地走近亲子教育,倡导亲子互动,增强家园合力,共促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鹤琴. 家庭教育[m].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2、李兰生.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郑福明.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4、王艳云. 亲子沟通从零岁开始[J],《幼儿教育导语》2006
课题负责人:林民芳  成员:郑艳、陈秀兰、卢术夷、张岚、史蔚青、黄碧华、叶火英、连静、雷青、方云芝、王巧霞、石雯敏。  执笔:林民芳   卢术夷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音乐mp3:你家怎么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