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早教:婴儿的音乐世界
一般,亲子机构中,都会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在家庭中,很多年轻父母也喜欢为婴儿播放音乐。但是,婴儿懂音乐吗?婴儿是否具有理解音乐的能力?具有哪些音乐方面的能力?婴儿是生活在怎样的音乐世界中?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近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婴儿所具有的音乐能力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认识。
目前,婴儿音乐感知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婴儿出生时所具有的先天性音乐感知能力,是随后天经验增加所表现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音乐感知涵盖的内容很多。我们将从婴儿对音高、节奏、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以及文化对婴儿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等四个方面介绍有关研究的进展。
婴儿对音高的感知
音高是指乐音的高低程度。不同音高按照一定关系排列在一起,组成音程或调式来表达音乐意义。
婴儿对音高的辨别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已经展现出喜欢听乐音而非噪音的倾向,而且能够区分不同音高的差别。一项观察发现1—2个月的婴儿听小步舞曲时,对其中的和谐音程给予了更多注意;另一项实验则采用习惯化一去习惯化范式向两组2个月大的婴儿分别反复呈现和谐、不和谐音程的音高轮廓,待婴儿熟悉之后再分别呈现不和谐、和谐音程的音高轮廓,发现两组婴儿分别对后者产生了去习惯化,即注意时间增加了。此类研究表明,该年龄段的婴儿能够区分不同的音高,对音高刺激熟悉之后能够识别变化了的音高。
随着婴儿生活经验的增加,对音高的感知能力逐渐发展。一项研究根据十二平均律,以单音1为根音,向上分别构一个纯五度和减五度(5和b5分别为冠音,二者相差一个半音),结果婴儿能够感知到两个冠音间的微小差异。这说明5个月左右的婴儿在原型感知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已经具有知觉分类的能力,能够知觉到音程的较小变化。
以9~1 0个月婴儿为对象的一项研究,采用由6个音高构成的标准轮廓、异轮廓(改变第三个音的音高以及旋律走向,属于整体性变化)和同轮廓(改变第三个音的音高,但旋律走向不变,属于局部性变化)三种材料。研究人员呈现标准轮廓之后,再分别呈现两种变化轮廓,结果表明,1 0个月左右的婴儿不仅能够区分标准轮廓和异轮廓,也能够区分标准轮廓和同轮廓。这表明,婴儿开始关注音高之间的整体与和谐性结构。随着成熟和经验的增加,婴儿已经逐渐注意到内部信息特征的变化。到1 0个月左右,婴儿对音高的感知突破了只能按照整体轮廓和音高和谐性的限制,毹 够感知音高局部性变化的信息。
婴儿对节奏的感知
节奏是各音符按照彼此之间的时间关系形成的连续性整体,由强弱不同的节拍与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时伯构成,组成了音节结构框架。不同时值和节拍构成不同的节奏。
一项研究采用习惯化一去习惯彳七实验范式,让一组2个月婴儿首先适应一段四二拍的节奏刺激后,再呈玖四三拍节奏刺激,婴儿对后者表现&了更多的注意。研究人员认为,婴/J【在两个月之前就能感知音乐节奏及翼变化。这表明婴儿熟悉一段节奏刺测后分辨了新异节奏刺激,能在原型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表现出对节奏的知觉分类能力。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3~5个月婴儿的节奏认知能力,研究人员选择两段节奏材料,节拍均为三拍子,时值分别为600.200.400和200、600.400毫秒,婴儿表现出了能够辨别两种不同节奏刺激的行为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该年龄段的婴儿能够根据节拍和时值分辨不同节奏,但是该年龄段对音乐节奏的知觉反应主要是建立在模块匹配的基础上,根据节奏整体轮廓进行识别和判断变化,但是他们还没有对节奏的局部信息概念化。
进一步的研究考察了6~9个月婴儿的节奏识别能力。研究人员给婴儿依次呈现一小节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模式,然后分别对两种节奏中的某些拍子改为实拍和空拍,结果表明婴儿不但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节奏,而且还能感知节奏局部信息的变化。这说明该年龄段的婴儿对节奏的感知突破了节奏整体轮廓的限制,感知了节奏局部信息的变化,形成了节奏的整体和局部信息概念。
还有研究观察到,10~12个月的婴儿在同样的节奏中对具有重音节拍的节奏能够给予特别的注意。重音是音乐节奏运动的重要属性,这表明该年龄段的婴儿通过不同形态和类型的重音来确定节奏的运动方式并把握不同节奏的运动形态,认知了具有重音节拍的节奏刺激的不同分组和意义。因此,婴儿从1 0个月起,不但能分辨节奏整体轮廓,识别节奏意义,而且能够通过重音节来解释和组织输入的音乐信息,感知节奏律动加工并识别和分类不同节奏。
婴儿对音乐情绪的感知
音高和节奏组成音乐旋律,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用来表达情绪之艺术语言的主要手段,人们往往通过旋律来探讨音乐诱发情绪的心理表现。
一项研究比较了3~8个月婴儿的音乐情绪体验。研究人员在婴儿的左右两侧分别摆放毛绒动物玩具,一边为面部表情愉快的毛绒玩具,一边为面部表情不愉快的毛绒玩具。首先,通过强化训练,使婴儿在听到高兴、欢快的音乐时,将头转向面部表情愉快的玩具,在听到悲痛、忧伤的音乐时,将头转向面部表情不愉快的玩具。正式实验时,让婴儿听不同的欢快音乐或悲伤音乐,同时观察婴儿的转头情况。结果表明,5~8个月的婴儿表现出了明显的转头行为,且在听到欢快音乐时,转向面部表情愉快的玩具,听到悲伤音乐时,转向面部表情不愉快的玩具,但是,3~4个月的婴儿没有表现出这种准确的反应。研究人员认为,婴儿从5个月开始,逐渐学会了识别音乐的情绪意义。
有关婴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不能忽视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产生不同的音乐体系,并形成相应的音乐风格。研究发现,在欧洲文化中生活的6个月大小的婴儿感知本土的欧洲大小调式和非欧洲调式的旋律,其感知程度是相同的,但成人对本土的调式音阶则比其他民族的调式音阶更敏感和清晰。
另有一项相关研究,采用欧洲大小调式音乐材料对婴儿和成人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成人较易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察觉到偏离其调式的音,即使此种改变很微小;对该调式中和弦音级改变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然而,8个月左右的婴儿却没有表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感知。
这些结果表明,音乐的感知并不都是天赋的、成熟的,文化对个体音乐感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婴儿先天并没有感知本民族音乐调式和风格的能力,但随着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成长,将逐渐增强对其的敏感性。由此可见,音乐文化环境对于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塑造作用。
婴儿先天具有音乐的感知能力,随着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增加,婴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断发展。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般来说,5个月的婴儿,对音乐的感知已经逐步概念化,能够识别局部信息的意义;1 0个月以后,婴儿更能感知音乐的内在结构及语义信息。当然,婴儿的音乐世界离不开文化的塑造,文化的影响贯穿其音乐感知毕生发展的历程。
这些研究启发我们,支持婴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些。比如,母亲应对孩子轻柔地说话,语气富有节奏,适当给婴儿唱些轻柔的歌曲,让婴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亲子音乐游戏。这些支持都是适宜的。婴儿早期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因此,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华东师范大学 阮 婷 郭力平)
手工材料
关键词:音乐
- 音乐教研“学有所用” 2014/12/17
- 生活化、故事化、形象化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构建 2013/04/21
- 音乐舞蹈教育活动初探 2013/04/21
- 大班音乐活动:聪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2013/07/21
- 大班识字游戏:动物音乐会 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