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中的教学教育实践之我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带给我快乐,伴我成长。结合我在《提高新市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课题研究中的教学教育实践谈以下三点: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记得课题开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儿歌教学的探索。当时班里大多数幼儿都来自外地,许多幼儿吐字、发音不准确,为了让小朋友能口齿清晰地朗诵儿歌,我总是大动干戈地用上一节课,把纠正发音单一地落实于教学活动,将纠正发音变成了单纯的、枯燥的知识传授。后来经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和研讨,使我对语言教学有了一个系统的全新认识。我深切地体会到:提高新市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把听、说、读、写视为幼儿生活中的一个统一、整体的经验,可以让孩子用自然的方法来学习,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自然地习得知识。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幼儿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技能的日渐丰富、娴熟,我又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站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基点上,围绕着教育的“全体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思考如何优化教育过程,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从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把提高新市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落实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使每一个活动环节顺利过渡,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幼儿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扮演了的是演员的角色,这导致的结果是,幼儿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循着老师铺设的轨道运行,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潜能得不到开发。如今,我和幼儿在教学中是互动的。教师和儿童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教师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大胆表达。由以往老师说了算的“一言堂”,变成了以幼儿为主的民主“多言堂”。教师不再急于给予孩子、代替孩子,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活动过程的需要。通过对幼儿活动中的环境、材料及精心组织设计的提问等途径给予幼儿隐性指导。从而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学习,大胆、大声地表达。
二、注重实践,落实行动
我班有几个孤僻、,脾气倔强,不爱说话的孩子。一开始,我就被这个难题困扰:“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活泼开朗起来?”。翻阅了多本幼教杂志后,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和这些孩子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于是我就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孩子交流时,我总是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果然他们就会向我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我。在幼儿游戏时,我会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就会拥着我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我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我就像自己的妈妈,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激发,智慧也得到了提升。
三、注重反思总结,提高自身价值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当教师的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她的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幼儿教师向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每次开展了课题活动后,我都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幼儿的能力发展作认真反思与总结,并文字进行记载。我撰写的《以儿歌教学研究为载体,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江苏省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让幼儿与环境互动——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获“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还幼儿多篇文章在常州幼儿教育网上发表。
总之,课题研究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老师和孩子是共同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学会了理解孩子,学会了欣赏孩子,学会了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学会了支持孩子的行为,学会了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创造!
手工材料
关键词:课题
- 去伪存真,追求“原生态”的幼儿园课题研究 2012/12/03
- 课题研究和幼儿园持续发展“双向”行进的探索 2012/11/25
- 课题合作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2/10/27
- 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师大班语言教学行为的研究 2012/06/21
- 课题研究:多途径开展棋类特色教育活动的研究 2012/06/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