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教师的语言机智与幼儿心理回应的有效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与孩子运用语言互动的形式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互动中,教师的语言机智引导与幼儿之间的积极回应,有时是整节活动的成败关键,在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发现,优秀教师在积极地语言机智的运用中,游刃有余,这是基于她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所以我们摘要几段教师的灵活回应,来分析教师熟练运用幼儿心理特点的技巧。
一、简析教师的语言机智与幼儿心理回应的建立
(一)创设精致性复述语境,促进幼儿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许多记忆内容需要幼儿记忆,一般情况下,幼儿收到的大都是以声音代码为主的信息,这些以声音代码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记忆是短时记忆,而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存储机制,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复述。复述有两种,一种是保持性复述,另外一种是精致性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重复识记材料的过程,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比较困难。而对于孩子较为适应的是后一种,那就是精致性复述,精致性复述是指将识记材料与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运用记忆策略的过程,比如;教师在互动中教授幼儿一单词:“鲜美”。教师如果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记忆的话,孩子不感兴趣,而且不容易记住,因为这是保持性复述的方法。然而有经验的教师,会在识记材料时与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建立联系,如:教师在帮助幼儿进行识记时,会问幼儿,在菜里加入醋时,菜会变得怎样?刚才我刚教了你们一个新词,看谁还记得吗?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把识记材料(鲜美)与记忆中存储的信息(醋放入菜中的变化)建立了联系,形成了精致性复述,孩子对(鲜美)这个词建立了长时记忆的机制,鲜美这个词会随着菜会深深印入孩子丰富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
(二) 建立“顿悟”性语境环境,促进幼儿多维的思维方式
幼儿在遭遇困难和需要解决问题时,幼儿的思维过程要遵循指向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幼儿将对所要达到的目的的觉知,幼儿要选择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幼儿要采用实施的手段,这个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包含了 “顿悟”的过程,比如;教师在让孩子猜测一瓶绿色液体是什么的时候,先闻味,然后教师设置“顿悟”的语境,“这是香香的——夏天洗澡时要放一点的——蚊子叮咬时可以擦一下的,”孩子在一步一步的语境启发下,几个孩子突然跳将起来,大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花露水!”这就是孩子的一种顿悟。“顿悟”学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提出的,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是一种顿悟过程,需要有理解、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并且它是一种突现、速变、飞跃的过程。由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由顿悟而掌握的学习原则有利于适应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的运用语言机智创设顿悟语境,促进幼儿在习得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营造情景性语境,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
语言是显示教学情景最普通、最重要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把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具有情趣化、诱导化的解说和描绘相结合,能创设出具有特定情境的教学气氛,把孩子引入情景,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小猴摘桃”的情景,幼儿来扮演小青蛙,利用垫子当“荷叶”,老师通过生动语言、富有诗意的讲解使孩子在充满情趣的情景中,得到求知的满足。“看,那边有一片桃树林,小猴得跳过小猴,才能摘到桃子……”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情景式的、游戏化的、趣味性的、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清净环境,,实现了教和学的有机统一。让原本单调、枯糙教学内容变得充满趣味与生机。教师的教,能被孩子所接受。使孩子的求知需求寓趣味活动之中得以满足,在情景中孩子既是情景的参与者,又是被教育者,有时甚至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者。
例如,教师在讲述一个自己经历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那天,老走路匆匆忙忙,一不小心,“嘭”的一声。老师的鼻子重重的撞在了柱子上,血就流了下来。这时在孩子的脑海印象中,就是老师的痛苦“惨状”,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同情心,“老师,你要当心点,”“老师,你要记住,走路可要慢点,”“老师,你是不是在右侧走”“老师,你走路可要看清楚,不能莽莽撞撞”的,孩子们以其真切的情感,在教育着老师,其实这些恰恰是老师想提醒幼儿的话,然而这样的一次情景性语境的创设,让教育的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能充分激发小朋友参与的兴趣,从内心体验到活动带给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教育内涵。
二. 教师语言机智运用和技巧
教学语言机智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强。即教师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生活经验和接受心理水平等因素,否则,非但达不到其运用目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2)灵活性强,虽然语言机智的运用要受到时间(一堂教学活只有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的严格限制,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哪一时间段运用,却并不受任何限制,教师的语言机智的运用更不受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
(3)趣味性强,教学语言机智的运用为了在短时间内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幼儿的思维以求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超常效果。这一目的性使得趣味成为教学语言机智的内在要求。
三. 教师语言机智运实例
根据教学语言机智的上述特点,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各种时机大胆灵活地对它加以运用,并在运用过程中密切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下面将以实例加以论述。
(一) 简捷的肯定回应
当孩子的一个回答出来的时候,教师要简单、迅速的对孩子的答案进行判断和回应,如果老师与孩子们正在研究和探索一个话题时,教师对孩子的回应一定要简单扼要,可以用“唔”“是”“好的”,等简单的词汇加以肯定和答复,因为这样能让幼儿研讨的过程不断裂,不打断,孩子在连续的研讨过程中,他们的智慧如同脑神经的突起四射开去,他们的思维会得到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同时,孩子们在老师的简短的判断式的答复中,清晰感知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正确与否,并及时矫正自己的思索过程。反之教师唠叨式的重复,让孩子的思路成为断裂的乐章,难以成谱,而且教师的这种反复重复,会造成孩子不良的倾听习惯,喜欢重复,上课思想不集中,同时唠叨还造成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厌烦,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
(二) 断然的否定回应
教师与孩子的积极讨论中,难免有些幼儿会答非所问,老师如果一概摸棱两可的话,孩子会处在一个云里雾里的感觉,甚至会误导其他孩子的思考路径。因此,教师这时候就要当机立断,否定孩子的答案,但在答复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婉转回答幼儿,如:“不对,你再想想”,“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是错的。”等等明确但又否定的词语加以确定。教师的这一处理方法,给了孩子更多的正确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但这里也应该提醒的是,教师一定要适时,有分寸的否定孩子,不能一错就否定,教师的语言和语气一定要掌握好,否则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我们还是需要教师的正面的循循善导。
(三)机智地捕捉灵感
很多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讨论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纠缠”的过程,孩子无法沿袭正确的思考路径进行,问题处于一个“柳暗花明疑无路”的处境,其实此时孩子的灵感是一瞬间的,稍纵即失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孩子此时是非常不自信的,他们害怕讲错,他们害怕失败,对答案的正确率把握不大,这种忐忑的心理促使他们犹豫,徘徊,焦急,但是灵感却在急促,跳跃式的迅速的在孩子的脑海中盘旋,因此,此时的教师一定要紧紧捕捉孩子的智慧灵感,用眼神,用语言大加褒奖:如:你好棒,我跟你想得一样的;或者,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等等,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增强了孩子热情参与讨论的信心。
孩子们喜欢语言机智幽默的老师,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理思维视角,多感受他们的心里世界,多体会他们的聪明调皮,那样,我们更多的会感觉孩子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欣赏的。同样,我们更要练习内功,提高自身的语言功底,用自己的机智语言,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孩子的思维。
手工材料
关键词:互动
- 互动产生效益 2013/02/21
- 互动教学——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2013/01/30
- 数学活动区教师—儿童互动分析 2013/01/22
- 浅谈情感交流与师幼互动 2013/01/03
- 幼儿园的班级家园互动栏 2013/01/0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