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npo 感谢 danpo 上传 0人参与

   大班幼儿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近几年“幼小衔接”话题已成为大班幼儿、家长以及教师的热门话题。我园是一所“亲子教育”特色园,以往大班的亲子活动均围绕班级的主题活动和园所特色活动开展,家长们积淀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和活动经验。于是我们初步尝试,利用家长长期参与亲子活动的经验,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亲子活动,探索“幼小衔接”专题亲子活动的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等,增强家长参与幼小衔接工作的意识,提升家长参与幼小衔接工作的能力,最终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小学适应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明确亲子活动的目的,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 
   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活动,狭义的说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或看护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我园的亲子活动通常与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相结合,选取主题中贴近幼儿生活的,家长和幼儿都比较感兴趣的,促进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内容,组织幼儿和家长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心理、生理各方面均需要一个连贯的、完整的、全面的适应过程,因此我们在大班阶段初步尝试通过亲子活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在对60名大班家长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虽然已经从各种渠道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较多的家长还不能高度的重视幼小衔接的过程,意识上总认为幼小衔接是在幼儿园进行的,是教师和幼儿园的工作。孩子放在幼儿园让老师教育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在探索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工作中,首先应明确亲子活动的目的,明确教师与家长都是儿童教育的主体,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听见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小衔接工作时,经常对教师说:“老师,你说了算。”、“老师,你看可以就行吧”等等,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家长应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因此我园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定期组织、邀请大班家长来到幼儿园、小学或科技馆等社区场所,与幼儿一起参观、游玩、学习,让忙碌的家长通过亲身体验,建立主人翁意识,与教师共同担当教育孩子的责任。 

   二、 丰富亲子活动的内容,拓宽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停留在知识方面,她们常关注的是“孩子学了多少汉语拼音?”“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了?”“孩子算数题答对几道?”等等,关注的都是幼儿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幼儿“为什么不喜欢认字?”“数学题为什么答错?”等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问题。可见,家长往往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往往过于单一,侧重于知识,而忽略幼儿在获得这些知识时所萌发的情感、积累的经验、产生的态度等等。因此大班在组织亲子活动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这个问题将内容进行拓展,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拓宽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大班上学期,我们开展了亲子读书节,在这个快乐的节日中,我们邀请了全班家长积极参与。读书节启动后我们邀请了语言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了有关早期阅读的讲座,接着大班教师便利用双休邀请幼儿及其父母开展了“趣味读书”亲子活动,教师们利用绘本展示了幼儿园教育是如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示范了没有文字幼儿也能阅读的过程,体现了幼儿在阅读图书时语言、想象等无限的潜能。例如,大班的教师以《鼠小弟的红背心》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亲子活动,老师首先展示了第一页,只有一只小老鼠的画面引起了家长的质疑:“这么简单的书让我家孩子看,能学到东西吗?”当老师翻到鼠小弟把背心借给鸭子穿的那一面时提问:“你们觉得鼠小弟会借吗?他会说什么?鸭子会说什么?”家长的质疑更多了:“这书上一个字都没有,叫孩子怎么说?”“我家孩子都能认识很多字了,为什么还要看这样的书呢?”教师不急不慢地抛出后面的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全场孩子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想要讲述自己的想法,丁丁:“瞧小老鼠的嘴巴撅得高高的,我猜他有点舍不得借。”文文说:“我猜小鸭子很爱美,她一定会求小老鼠一定要把红背心借给他。”阿秋说:“我猜小老鼠一开始不借,后来小鸭子苦苦哀求他,他就借了,因为我看见小鸭子最后笑了,肯定借着了。”就这样,简单画面,无字的图书引发了孩子们积极讲述的愿望,家长们也被孩子们细致的观察、精彩的讲述吸引,在后面的画面讲述中也纷纷举手,和孩子们一起发言,一起徜徉在图书的海洋之中。 
   结束了绘本的阅读,教师对家长对阅读前后较大的反差进行了点评,强调了图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读字,其中阅读的兴趣、观察的能力、讲述的习惯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家长最后纷纷表示对于教育的宽度认识的还不够,需要继续关注,以便促进孩子快乐的学习。于是这次活动的结束成为了各家亲子阅读的开始,家长们更新了对早期阅读的认识,我们接着又开展了《我的小书》《故事大王》等系列亲子活动。 

   三、 变换亲子活动的形式,激发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兴趣 
   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因此,我们在幼小衔接亲子活动的设计、组织中形式是灵活、多变的,既要保留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形式,满足学龄前幼儿的需要又要与小学相互衔接。 
   大班下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参观小学的亲子活动,我们打破以往老师带、孩子跟的形式,邀请家长一起走进小学,漫步在小学的操场,聆听着小学里朗朗的读书声,一起体验小学课堂。对于这样的组织,一方面对于孩子保证了一对一的交流,更能及时地捕捉孩子入学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在观摩小学课堂时,我们请孩子坐在前,家长坐在教室后排,便于家长观测自己孩子入学后课堂的反应与表现,更有利于确定今后的教育方向,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对于该活动很受益,觉得能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理解幼小衔接,也大大激发了家长对参与幼小衔接亲子活动的兴趣。 

   四、 规范亲子活动的组织,优化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成效 
   开展亲子活动满足了幼儿依恋父母的情感需要和家长希望了解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一些情况的愿望,同时是进一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实行家园同步教育的好形式。因此,我们精心设计、组织每一次的幼小衔接亲子活动,通过规范的组织,不断的优化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成效。 
   我们在设计、组织亲子活动时,不单单是组织一次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更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层次的环节,提供多维度的互动,优化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成效。例如:我们发现幼小衔接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确定了一次内容为《我是健康的小学生》亲子活动,活动前我们发动家长挖掘各种资源,收集与“安全教育”相关的资料,家长们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大大丰富了亲子活动的内容,有的医生家长提供了专业的健康医学指导,有的教师家长从自己积累的经验中小结了上小学必备的健康常识,有的警察家长提供了一些学校周边常见的必须掌握的交通安全标记等,一些做文职工作的家长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文章、图片和视频。教师们根据这些资料精心设计了《我是健康的小学生》亲子活动,活动开始教师通过录像、图片对幼儿以及家长进行了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接着借助班级的家长资源,将家长与幼儿分成了若干小组,分别由个别指定家长组织,对“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卫生习惯”等中心话题进行讨论,再由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分享,这样的环节让幼儿、家长充分参与了讨论,大家不仅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更加对活动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最后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家庭互动环节,据我们了解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很好的培养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常去学习、吸取好的教育知识和育儿经验,都成了半个育儿专家,因此家庭间的互动能促进她们共同探讨、分享“育儿经”,也是家长很喜欢、参与度很高的一个环节。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的特色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我们正在尝试有关幼小衔接的亲子活动,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也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等内容的衔接。通过精心的选择、有效的组织,促进家长、幼儿、教师、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成长,也促使我们的亲子活动更具特色。 (吉志远)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成语故事mp3在线听:居安思危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