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unzi 感谢 chunzi 上传 0人参与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采用课堂教学形式,以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为内容,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在传统意义上是上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年龄班通常每周安排1~2次,大多采用基本动作加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游戏法、比赛法等,也通常遵循经常化、适量负荷、多样化、全面发展、循序渐进等原则。它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在给儿童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儿童人格和个性,为儿童终身健康打下基础。 

   一、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的指导策略 
   要熟悉活动目标,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遵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活动前的场地,器材和玩具的置备与布置,熟悉活动计划及做好活动前幼儿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注重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既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又发展幼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建立活动常规,利用活动的有关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个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师幼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绪、语调和姿态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幼儿情绪兴趣的影响和感染,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去,并有执行活动计划的高度责任心和灵活性。教师在幼儿活动时,要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更要灵活自如地做好各种角色的转换,通过游戏的方式指导儿童在玩中学,提高学前儿童的活动兴趣。 
   组织形式多样,手段、方法合理有效。可以按照学前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活动区,活动前应提要求,区内材料要不断补充更新;讲解时要用精彩的放松吸引儿童注意,教学方式要形象且直观,课堂气氛要活跃;活动中应启发学前儿童多动手。 
   活动即面向全体,又应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指导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有不同要求,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做好个别教育。多让儿童发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儿童从操作中学习。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控制好活动的时间。一般小班为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30分钟左右。注意做好活动后的复习辅导和检查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指导能力和教育质量。 

   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建议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和知识、技能准备。活动前,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置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了解幼儿知识、技能的准备情况。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气球》,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气球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场地、器材的性能有充足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展活动前选择适合运动的服装,并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点,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状态出现在幼儿面前,用自己的活力带领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创设问题的情景和轻松、自由的氛围,引起幼儿参与锻炼的兴趣 
   体育活动教学很特殊,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无关刺激多的特点。因此,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的指导策略应着重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准备。教师首先要运用语言或环境的创设、角色的分配和选择等手段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如:“今天我们来做哪吒,练本领,去战胜敌人?”其次,带领幼儿运用律动、模仿操、小游戏等做热身运动,提高机体的活动状态,以便于尽快适应较大运动量额活动。在活动练习过程中同样要设置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来激发调动幼儿活动运动能力的兴趣,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善于组织,精心设计。 
   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幼儿的态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引起师生积极态度的重要方法。如,在“穿过小树林”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在操场放置障碍物,让幼儿练习曲线运动,模仿小白兔、蝴蝶、小鸟、蜻蜓的姿势,就能引起的兴趣。新鲜、活泼的情境,将会给体育教学带来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能力、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的难度,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在练习跨跳时,可以让幼儿自行设计不同的宽度和高度,使活动内容具有难度和负荷量得差异。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结束时要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动作, 轻松有趣的模仿动作、小运动量的游戏,或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使幼儿的身体和情绪逐渐恢复到状态。让幼儿在这样的融洽、安全的心理氛围中身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完成动作的学习 
   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新动作技能时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的模仿,而是要让幼儿在比较轻松自由的体育活动情景中,通过独立的观察、模仿、探究、发现、相互学习和相互纠正等方式去进行学习。以幼儿学习踢足球为例,一开始教师并不示范,而是启发幼儿动脑筋:“足球可以怎么玩?”由此引出幼儿多种创造性的玩球方法。然后进一步提出:“你会用脚玩球吗?” 带着问题,积极地尝试着学习踢、运、停球等,经过练习,观察,最终掌握了踢足球技能,获得成功。这样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又使其身体各部位得到了锻炼,动作水平得到了发展。又如我们在幼儿对某一活动建立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往往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给幼儿创造尝试的机会,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潜力和功能。以从高处往下跳为例,一开始,只是让幼儿自由选择高度较低的平台,然后请几位能力强的给大家示范,再由教师把要求示范给幼儿,诱导幼儿练习。随后,教师出示各种高度的平台,放在场地四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高度。这样,不管能力强弱,还是胆量大小,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感受。 

   (四)加强基本动作练习方法的指导 
   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使幼儿在练习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首先应注意指导幼儿学习分析动作。如新学动作与哪些已经掌握的动作有联系;完成该动作时身体哪些部位和器官参与,身体各部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第二,想与练结合,它是提高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很注重直观教学,采用动作示范、运用教学挂图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运动表象。教学中十分重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的结合。表象练习是在头脑中演练动作技术(主要指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路线、节奏、时空等多维因素在大脑中的再现),这有利于幼儿记住所学的动作,增加了幼儿思维形象的保存量。而大量的形象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相结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先进行动作练习,再进行表象练习;二是先进行表象练习,再进行动作练习。练与想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教一个动作,教师都有意识地采用讲解、提问、评价及语言强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记住所学动作的名称、要领、连接方法、动作节奏等。幼儿一旦将运动表象与一词语联系后,对运动表象的回忆、加工、理解、修正与重复处在语言指令的制约下,对运动表象的形成与要领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五)合理调控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 
   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与健康,影响到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如果活动量太大,超出了幼儿的生理负荷,会有损于幼儿的健康;如果活动量太小,对幼儿施加的刺激太小,就不能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只有在体育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宜的运动量,才能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所以,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和幼儿生理机能的特点——活动量上升快,最高阶段延续时间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差,必须合理调节控制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运动量的调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季节、器械、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做到高密度、低强度,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六)注意安全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勇敢地去参加各类活动,又要保证活动场地、器械的清洁、平整、稳固,同时对幼儿活动的方向、路线做以选择,教师还要对幼儿的着装、情绪、擦汗、喝水的适时适量进行指导和调控,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幼儿的体育活动能有序、安全地开展。 

   (七)组织形式多样,手段、方法合理有效 
   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都要集体进行,而要灵活加个人、小组等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在幼儿园里进行,可以在社区、公园、社会机构等等。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充分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多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活动内容与材料不一定统一,即使同一内容也可多种层次,以便幼儿选择。活动内容不一定全部指定,可让幼儿充分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实现因材施教最基本的方法。每一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形式、时间、空间等要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教育活动的弹性,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出的“计划外”问题以及出现的其他意外,就能够很好解决,同时要抓住一切有意义的可生成课程的契机,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注意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讲解和示范。由于学前儿童学动作、做游戏大多凭感觉学习,而不是先议论以后开始学习。如果看见同伴玩跳橡皮筋游戏,自己便也想玩。例如,在学习跳橡皮筋时,儿童不是先让教师或同伴介绍怎么玩,而是边看边学边跳。当跳得不顺利时,同伴不会去讲解,而是跳着说,“你看,就这样跳”,以此进行身教。这主要是因为儿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差,抽象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不能抽象地进行思考训练,必须用具体的行动、动作直接做示范才有效果。示范动作是最生动、最具体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儿童直接地感知动作的全貌,能够实现儿童模仿的愿望,容易被他们接受。例如:让学前儿童排队,虽然喊出“面对黑板站成一排”,儿童还是手忙脚乱打转转,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组织者面对黑板一站,并说“大家像我这样排好”儿童就会立即排成一行。总之,儿童与成人不同,对语言的指示不太理解,必须直接做给他们看,即先示范,后讲解。但是,示范动作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影响他们用脑思考的锻炼,限制他们的创造性。最好在有助于学前儿童理解的范围内进行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要适当地穿插上讲解,并进行适当的提问,以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同时又能检查他们理解的程度,便于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应力求简明扼要,口齿清楚,突出重点,生动形象,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专业名词术语。 

   (八)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回顾与反思 
   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回想整个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行为得失,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掌握自己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与优、劣势,从而能有针对性地改进缺点,有利于自己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同时,当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对自己的经验作系统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常的方法是勤思和多记。反思的方式:对照自己之前的活动设计,回顾活动的过程;抓住活动中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为提高反思的有效,教师要多与人交流;多看他人的教学活动;多看书学习;自己多思考。对于幼儿的评价,要看幼儿的参与情况,获得的锻炼和发展情况,及时肯定和鼓励。培养兴趣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必须注意为幼儿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张健忠 谢佩娜)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小故事:紫蝶公主(文本)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