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幼儿创造力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的条件。”为科学活动准备足够的材料,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因此,在日常的活动中,我投放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在操作活动中感悟科学。例如在进行“称重量”活动中,孩子们用玩具、泡沫、铁块、木珠、棉花、书等进行称称比比谁重谁轻,孩子们和好朋友边称边记录,他们探索出增减物体,可以使两边一样重。当他们称到一样重的物体时,便会开心的叫着,跳着,体验着成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又推动了幼儿主动操作其他的探究活动。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观察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它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多种想法,萌发创造意识。而大自然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理想之地。当自然界处于变化时期,可以把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去,生命的觉醒与复苏,生物的生长与成熟等。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可以引起幼儿充满好奇的目光,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这对培养幼儿观察力是十分有利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是利用自然来培养儿童观察力的。在深冬一个寒冷晴朗的日子,他带着孩子们来到还有积雪的果园里,他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都会看出两三种标志。谁会欣赏自然的音乐,谁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听吧,看吧,想吧。”然后他观察了孩子们的情况,他们仔细地看雪层覆盖的树枝、树的外皮、倾听各种声音,每一个人都想找到某些新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利用了幼儿好奇心,再小施语言上的引导,幼儿很容易学会怎样观察,最重要的是幼儿永远对此抱有积极参与的态度。
科学观察活动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幼儿园,可以利用野外踏青、亲子活动等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增长经验,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培养其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里或实现上的技艺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幼儿爱提问是其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例如:有一次在涂色时,我没了绿色和紫色油画棒,但我却涂出了这两种颜色。有孩子问我:“老师,你的绿色是怎么变出来的?”“蓝色和什么颜色在一起能变出紫色?”,于是我通过“会变的颜色”活动,让幼儿通过多次操作尝试后知道,柠檬黄加蓝成绿色,蓝加红成紫色,其中的颜色渐变过程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教师不是答案的直接提供者,而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探索的过程是由幼儿来完成的。
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用心地解释或者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将禁锢幼儿的思想,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热情减退甚至消失;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新的好奇,促其进行新的思考;最后,教师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创新探索的能力。
四、探索交流,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在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会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欲望,他们急于想把新发现向老师或同伴讲述,想把自己的疑惑向别人说说。在表达与交流、听取同伴意见的过程中,他们积累了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从同伴的讲述中得到灵感,激发创造的火花。在交流中,我们要关注全体幼儿,给每一个孩子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萌发创造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从中足见创造无处不在,无人不备,创造力人皆有之。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百倍的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创造的火花,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创造潜能。(汤乐梅)
手工材料
关键词:创造力
- 幼儿创造力在韵律活动中的体现 2013/02/02
- 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013/01/27
- 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2013/01/26
- 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013/01/25
-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 2013/01/1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