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美术活动操作和评价环节的有效组织——以美术活动“我家的房间”为例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npo 感谢 danpo 上传 0人参与

  最近,我园对美术活动“我家的房间”进行了研讨。对比我园青年教师与卢湾区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林建华老师分别组织的教学活动,我们发现,教案、教具完全一样,但效果却相差很大,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经过反复研讨。我们认识到较大区别在于操作和评价这两个环节的组织上。以下是我们对该活动的两个片段的记录和分析。 

  片段一:操作环节 
  青年教师A在幼儿开始作画后,就完全放权给了幼儿。她从头到尾一直在幼儿身边游走,但一语不发,充当的是一个旁观者。给人的感觉是,活动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教师的任务完成了。 
  青年教师B与A完全相反。从幼儿开始动笔到结束,一直在幼儿身边来回走动,并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你画的是什么?”(其实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幼儿没有片刻安静作画的时间。 
  青年教师C与前两位教师都不同,她只要看到幼儿画出了图就会马上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画得太好了!” 
  林建华老师组织幼儿操作这一环节时,既没有像青年教师A那样“闲”着,也没有像B、C那样“忙”着,她是这么做的:当看到幼儿在独立思考时,她便在一旁仔细观察,默不作声。当判断出幼儿作画遇到困难时,她会立刻给以启发。如:“你画的这个长方形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呢?”幼儿想了很久不知道说什么。她就接着说:“这么大的长方形真像家里的大床呀!你们家有大床吗?”不一会儿,幼儿就在她的引导下在长方形上画了两个人。并说是爸爸妈妈躺在床上看电视。当发现有幼儿乱涂乱画时,她会暂时拿走幼儿的画纸并跟他说:“你的画有点脏,画上的客人都不愿到你家做客了。他们都逃走了。”等到该幼儿答应不再乱画时,她就会马上把画纸还给他并对他说:“客人们喜欢干净的房间,快把他们请到你们家玩吧!”当看到有幼儿的画面内容不够丰富时。她便伸出手挡住空白的地方问:“打开窗户看看,这扇窗户里有东西吗?会有什么呢?” 
  分析: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作画的时间通常会占很大的比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干什么呢?许多教师也许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并预备相应的对策,他们可能会觉得,只要把前面的激发兴趣和讨论环节组织好了,整个活动就算完成了。其实,教师在前面的环节做的只是整体推动工作,后面对幼儿操作环节的指导才是关键,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有针对每个个体进行适时的指导,才能真正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就像林老师那样,看到有些幼儿很会画,便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不作干涉;碰到幼儿反复说“我不会画”,或完全模仿教师的范画,或不断重复以前画过的画面等情况,便作一些适时适宜的引导。那么教师如何在幼儿操作环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给予幼儿以有效的指导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围绕目标观察。教师心中要有目标,明确幼儿操作环节的指导要点。美术活动“我家的房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尝试运用图形对观察对象的基本部分进行归纳,大胆创作图像”。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目标观察幼儿能否将观察对象的基本部分(比如冰箱、马桶、煤气灶等)运用图形进行归纳?用到了哪些图形?幼儿是否大胆创作出了图像?前面讨论环节的内容、方法有否在作画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第二,有序提供材料。中班幼儿的自主能力还较弱,如果一开始就呈现所有的作画材料,幼儿可能会分不清该先用什么材料,常常会拿起什么就先用什么,作画时缺乏计划性。案例中的林老师先提供给幼儿的是记号笔,在引导幼儿将画面内容画得比较丰富后,再提供另一种材料——蜡笔,以引导幼儿涂色。这样既有利于幼儿有序思考,又让幼儿有充分的作画时间。 
  第三,注重能力提升。在整个指导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林老师对于不同的幼儿作出了不同的回应,但都重在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创作出自己的图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及绘画技巧。 

  片段二:评价环节 
  青年教师A在组织评价环节活动时,先把幼儿的画作全部贴到了活动室前面的展板上,然后让幼儿按顺序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由于画面上内容较丰富,幼儿介绍花费的时间较长,他们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比较专注,但在听别人介绍时大多没什么兴趣,大部分幼儿低着头。 
  青年教师B、C在组织评价环节活动时。也是先把所有幼儿的画作贴到展板上,然后请举手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整个活动环节只有少数幼儿在参与。其他没举手的幼儿根本没有机会参与。 
  林建华老师在组织这一环节的活动时,先是将幼儿的画作按不同的房间分类摆放,即分为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几个类别。然后请一位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当孩子说到自己画的是客厅,客厅里有沙发时,林老师马上问大家:“谁家的客厅里也有沙发?”其他幼儿立马去寻找了。同样画客厅、沙发的幼儿则会很主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特点。而当几位幼儿都介绍到相同的画作内容时,林老师又引导幼儿观察:“除了大家说到的内容外,谁还画了不一样的东西吗?” 
  在评价过程中,林老师非常注重幼儿的用语,她要求每个幼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前说一句“欢迎大家到我家来玩”,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分析: 
  评价环节是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较容易忽视的环节,很多青年教师可能会像片断中的青年教师那样随意组织评价活动。其实,评价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组织得当,不但可以引导幼儿充分交流分享,丰富知识,提升经验,还可以引导幼儿针对自己的不足展开思考,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打好基础,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组织评价环节的活动呢? 
  第一,画作可以分类布置。无论是什么美术活动,幼儿创作的作品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即便画的是同一物体,幼儿的表现方法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内容类同的画作放在一起展示以便于幼儿观察,并利于幼儿发现作品间的异同。 
  第二,交流内容有指向性。中班幼儿有意注意能力还比较弱,如果像教师A那样让幼儿从头到尾介绍整张画,幼儿往往会不知从何说起,可能一会儿说东,一会儿道西,这会影响其他幼儿倾听。其实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幼儿介绍画面的什么内容,以利于幼儿思维清晰、条理清楚地介绍。就像林老师那样,当幼儿说完“欢迎大家到我家来玩”时,教师的手就直接指向了画面上的一个具体物体。这样幼儿交流的目的性很明确,既节省了时间,又使交流的问题比较聚焦。 
  第三,给予更多幼儿机会。评价环节应面向全体,不应变成个别幼儿的舞台。教师B、C在这个环节忽略了大多数幼儿。面对胆小不敢表现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幼儿,教师应注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面对滔滔不绝的幼儿,教师则要巧妙地加以引导,如“你讲得很好。现在请让其他小朋友也介绍介绍好吗?”既要保护他的积极性,又要引导他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别人的介绍。 
  第四,有选择性地分享。林老师在请幼儿交流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画作。如有人介绍到沙发,她就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找找“谁家的客厅也有沙发”“除了大家说的内容外,谁还画了不一样的东西”,从而促使幼儿产生思维的碰撞,获得新的经验。(胡彩萍)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保育员工作计划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