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要有“备”而访
家访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但有利于协调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而做好成功的家访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有“备”而访。
1 “备”目的:教师的每次家访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家访的目的有三个:A 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近段时间在园的表现:B 了解幼儿家庭情况、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家中的表现:C 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每次家访目的应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应不同。
2 “备”家长:每个家长学历不同、个性脾气不同、职业不同、学识阅历不同、育儿观念不同,对教师的家访也会存在不同的态度。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不能不看对象信口开河。所以家访前应对家长的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尽量做到信息全面。才能掌握家访的主动权。
3 “备”孩子:家访前,必须对孩子的在园表现、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同伴交往、个性、优缺点等全面掌握。以便家访时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性。
4 “备”时间:家访时间的选择和控制,关系到家访的质量和有效性。在时间的选择上,切不可盲目家访,做“不速之客”,要尽可能考虑家长的职业、家庭情况,提前预约时间。家访的时间宜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以不妨碍家长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前预约是家访前不容忽视的环节,除了约定时间之外,教师还可以就此次家访的重点内容与家长简单说及,让家长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时间,以待家访时再深入探讨。
5 “备”谈话内容:
(1)家访的内容应多样:教师在学期中需要时都可以安排家访。比如需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了、孩子取得进步了、发现孩子有问题了、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了、孩子在园发生安全事故了、孩子有家庭困难了,等等。如果孩子有需要也可以适时地去家访。
(2)谈话的内容有中心:家访谈话不是随意交谈,不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说啥就说啥,否则就起不到家访的真正目的了。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谈话内容,务必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掌握好先说什么,再谈什么,不随意更改话题内容。
(3)把握好谈话的主动权:从家访的主动性来看,教师是家访的发起者,又是预先准备的一方,在家访的谈话中,教师自然占了主动地位。在谈话中,家长往往只是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承诺配合教师协同教育孩子,在家访中处于被动地位。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家访中,尽可能巧妙地控制整个谈话内容和现场的谈话气氛,要表现出对家长的尊重,要和家长交流话题。谈双方关注感兴趣的一些教育话题,万一离题,得想办法拉回话题。在整个谈话中,要把握好整体谈话思路,使用好谈话的主动权。
(4)注意谈话的鼓励性、互动性和真实性:家访时,教师要注意,家访不是“告状”,“告状”式家访不但不能建立合作关系,反而容易对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产生破坏性后果。在家访时以鼓励、表扬为主,宜多发现孩子的长处、闪光点,多鼓励,少埋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同时注意谈话内容的互动性,教师不可“一言堂”,“一言堂”式的家访只能让家长被动地接受和参与,使谈话内容消极地互动,收不到理想的家访效果。同时谈话内容不能夸大其词,华而不实,要言之有物,朴实真切。
6 “备”家访计划:
教师事先准备好家访计划,主动家访,能使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由被动要求家访改为主动家访:每个学期前后,幼儿园要求各位教师对幼儿有计划地进行家访(普访一次),往往出现家访时段过于集中,教师任务繁重,而家访质量却显然达不到预想的满意程度。为了追求数量,有时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安排七八个家访,计划性和目的性欠缺,随意性加大。为了追求家访的质量,我们不如延长家访的时间跨度,在一个学期内有计划地安排家访,根据教师的准备、家长需求和孩子的问题来调整家访的时间,由教师自己主动安排家访更合适、更合理、更有效。
(2)根据需要主动家访:家访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家园共同努力。家访的时机非常重要。“有需要”的时候出现,那是最渴望、最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时候。当孩子出现问题了就需要教师主动出击,和家长共同研讨,解决教育问题;当新生插班时,就需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亲友情况,主动家访,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有的放矢;当激化的矛盾无法平息时,教师就要主动上门,做些解释、赔礼、致歉工作。根据需要学会主动家访,防患未然,把家长工作做实、做细、做稳、做踏实。(潘小芬)
手工材料
关键词:家访
- 如何做好幼儿园家访工作 2013/01/13
- 家访笔记一则 2012/12/16
- 谈“城市化”进程中家访策略的转变 2012/07/18
- 让幼儿园家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12/05/0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