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谈“城市化”进程中家访策略的转变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ihu 感谢 xihu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必经阶段。此过程中,失地农民经受着生活转型、工作方式转型、产业转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样,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因为家长群体的特殊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家长家访策略的转变为切入点,针对失地农民家长的特殊性,提出“多维式家访”“积谷防饥式家访”“任务分解型家访”“花样式家访”等策略,以让我们的家访能更针对失地农民家长的所需所求,真正促进家园共育。 

  农村“城市化”这一术语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就已提出,但被我们熟知与亲历却是在东部新城城区的建设与规划之际。其具体内涵,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个内涵是人口的城市化,第二个内涵是非农产业的集中,第三个内涵是生活空间的转化,第四个内涵是观念意识的转化。前面三种是有形的城市化的过程或物质的城市化,第四种则是意识的、无形的城市化,也就是城市的思想、城市的观念、城市的意识、城市的生活方式扩散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为外显的变化尚且容易融入,而内在的观念、意识改变却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 
  作为东部新城的第一所教育局直属幼儿园,面对的全部是新农村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他们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教育观念、育儿理念等方面已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开展和实施。为此,我们通过社区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首先了解了现阶段我园家长在学历、从事的工作、家庭成员结构、教养方式等方面的情况。(具体见下图) 
  分析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其一,重知识,轻能力、兴趣。以往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不高,家长想让孩子学什么幼儿园就教什么,全然不顾教育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规律和发展特点,原有的教育模式导致家长对新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存在严重偏颇。 
  其二,重养轻教。农村中的年轻人一般都在城市打拼,孩子一般由祖辈在家乡抚养。隔代教育最直接的表现是过分关注孩子的生活。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则居于淡然状态,更谈不上支持与合作。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纠正偏颇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育儿理念。其中,家访是教师和家长交流教育思想、切磋教育技能、联络家园感情的重要途径。 
  根据“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民的现状和特点,我们改变了家访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由“单维式家访”转变为“多维式家访” 
  以往家访形式的策划、过程的记录、效果的分析等都由教师完成,与幼儿园其他人员无关。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发现,失地农民家长的观念意识转变并非单靠教师的单维交流所能完成,需要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入。 
  首先,家访的人员由单维转变为多维。我们建立了“幼儿园家访工作制度”,以园长为核心,教研组为智囊团,班级教师为实际操作者深入家访工作,幼儿园多方力量各司其职,为达成统一目标多方面共同努力。其次,家访计划实现由单维转向多维,从最前期的家长现状调研分析,至中期的分层学习、形成如何应对不同种类家长的策略,以及后期的制定详尽家访计划、精心设计家访方案,多维的考虑角度让家访计划愈显完整与成熟。再次,家访内容由单维转变为多维,家访的具体内容不单单集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更丰富的肯定发展、鼓动进步,更有共同关注问题、感兴趣问题的探讨。 

  二、由“亡羊补牢式家访”转变为“积谷防饥式家访” 
  幼儿园的家访普遍分为新生普访、老生随访两种,而针对老生的家访往往随意性大,通常是孩子出现问题后才去家访,这样的家访形式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师做的是亡羊补牢的工作,效果也差强人意。为此,我们提出将“亡羊补牢式家访”转变为“积谷防饥式家访”,重点关注亡羊前的羊圈修补,防患于未然。“积谷防饥式家访”的实现要强调以下两点: 
  其一,要强调针对性。“积谷防饥式家访”关注的是对孩子现状分析前提下的家访活动。如针对班中某位孩子的自律行为差这一现状,教师事前做好调查分析,再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商量应对策略,共同教育、督促。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教师在事前对孩子的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并依靠教研组集体智慧将家长想探讨的每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梳理,寻找到相应的教育策略后再去家访,从而使得与家长的交流更显流畅与深度,也才会让家长更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建议。 
  其二,要强调预见性。每一个事件的形成均会有前兆与诱因,孩子的表现亦然。“积谷防饥式家访”的优点在于及早预见,继而干预。 

  三、由“急功近利型家访”转变为“任务分解型家访” 
  在实际家访过程中,我们杜绝“急功近利式家访”,提倡“任务分解式家访”。对新生的普访,我们将家访任务分解为以下三方面:目标一——认识孩子家庭,包括认识孩子的家庭住址、认识家长和了解孩子生活环境;目标二——了解孩子的个性,包括喜好、习惯、特长等;目标三——了解家长的教育水平、教育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并非在一次家访中完全达成,应综合在上门家访、新生游戏观察、家长深度随访等一系列过程中完成。同样,对问题幼儿的家访应更有任务分解的意识,确立每次家访所要达成的目标有哪些。“任务分解式家访”的理念,一方面为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做好家访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四、由“传统式家访”转变为“花样式家访” 
  传统式家访为教师到孩子家里进行的家访。但这样的家访形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逐渐遭到家长们的冷遇。我们将家访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打破了时间、空间、形式上的局限,提出“花样式家访”,关注适用于不同家庭格局、不同家长群的不同家访方式。 
  其一,电话、短信家访。此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三代主干或三代联合的家庭模式。针对由祖辈担负接送孩子任务的家庭,我们较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父母进行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当家长在育儿问题上遇到困惑,需要与教师交流时,教师再约见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其二,聚会式家访。主要适用于两代核心型家庭。针对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的孩子采取。聚会式家访一般宜三四户家庭共同进行,聚会地点选在儿童公园或游乐场等轻松愉快的地点。教师与家长在孩子自然的游戏状态下结合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交流,肯定优点,探讨不足与对策。同时在游戏中鼓励孩子大胆与别的孩子交往,进行现场的教育干预,给家长提供教育上的借鉴与现实引领。 
  其三,深度预约式家访。主要适用于单亲家庭和存有问题行为的孩子家庭。针对孩子某一阶段的某一行为预约家长进行深度爱心访谈,主要交流和探讨该孩子此种行为产生的原因,达成纠正的共识。 
  其四,网络访问。此种形式也适用于三代联合和三代主干的家庭模式,主要是为了让工作繁忙的家长能在空闲之时通过网络参与育儿探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将有相同特点的孩子进行分组,与家长在论坛板块进行交流。这样既省时又便捷,同时可以让多位家长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相互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提出指导方法,既让那些有相同困扰的家长受到启发,又让那些想出好办法的爸爸妈妈们受到鼓舞。 
  通过家访工作的“四转变”,家长对幼儿园信任了、理解了;对教师的工作认可了、赞同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种细致、到位的家访过程中趋向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了,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努力做好家访工作“四转变”的落脚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陈超,黄玲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 
  [2]阮志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 
  [3]裴菊英,闫承生,张英奎,早教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社区服务模式[J],中国妇幼保健2005,(6) 
  [4]王艳玲,家长参与:推进新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6,(6) 
  [5]崔丽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 
  [6]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 
  [7]王岚,对幼儿园与家长互动策略的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8)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语言教案:故事-蜗牛的心情故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