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加强对幼儿涂鸦期的引导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inyu 感谢 xinyu 上传 0人参与

  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研究分析,也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结论。无论是从中国美术教育家还是从外国美术教育家的分析研究结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大致相同的特点,“涂鸦期”被划分为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之一,而且大部分研究者都把他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这完全可以说明,“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孩子进行画画行为的起点,也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 

  一、什么是涂鸦与涂鸦期 
  “涂鸦”一词出自唐朝诗人卢仝《玉川子集·.云添丁》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此诗句是形容他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行为。而国外对涂鸦也有着各种解释,但总的来说是用来形容乱涂乱画的行为。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带有时代色彩的艺术形式,并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其形式丰富多彩,介质也从墙发展到了动态的汽车、火车等。此文中所说的涂鸦是孩子无意识的、自由的、随性的、不被任何人左右的涂抹写画行为。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的递增慢慢地转向有思维、有想法、具象性的创作或写生性绘画。 
  “涂鸦期”作为儿童美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具有年龄的限定,而在这个限定的年龄段中,不同年龄儿童的涂鸦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随着孩子的成长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完善,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个时期孩子的绘画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是以一种玩耍的心态,画面不受或少受任何视觉影响,随意地进行画线活动。在这个时期他们能够自主地拿起铅笔、钢笔、筷子等工具在纸、书本、桌子等平面材料上涂抹,留下他们满意的痕迹。画面抽象、杂乱、毫无规律可言,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却感到非常满足。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玩,又非常新鲜的游戏,既简单又可以满足自己内心情绪的发泄。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早教越来越重视,幼儿美术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传统的“灌输式”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了质疑。正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幼儿美术教育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尴尬局面。 
  一是技艺式的教育。教师把幼儿美术作为一种技艺式的教育,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幅美丽的画,完成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所谓的幼儿美术教育。他们总是把技能的训练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强调对画面的模仿或物体的再现,给孩子灌输一种画得“像什么”或画的“是什么”为判断标准的荒谬方法,导致幼儿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这种技艺式的教育忽视了幼儿情感、智力和审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二是放任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第一种教育方式则截然相反,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不敢教孩子一些常规的、基本的美术技能,只怕被扣上技艺式教育的帽子。结果他们总是打着不扼杀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幌子,放任孩子自由发挥。上课时给孩子们随便想个题目,就让孩子们自由地去想象、创造。而结果却导致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更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纸上,笔捏在手里却不知道该怎么画,只好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师说:“老师,应该怎么画啊?我不会!”这种放任式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对儿童极不负责任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将抹杀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使他们对美术失去信心,总觉得自己做不到、画不出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画画彻底失去兴趣。 

  三、涂鸦期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绘画是一种形式多样,色彩丰富、题材各异的表现形式,孩子可以通过绘画行为,促进大脑的发育成长,使智力、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大胆而毫无拘束地发挥想象力,让潜在的能力不断的得到激发,最终使孩子的人格越来越完善。所以,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涂鸦期是幼儿进行绘画行为的萌芽期,是幼儿绘画的起点,是幼儿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虽然不充分,大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调节能力还较差,但孩子对内心情绪的表现欲望极强,而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来说,对情绪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涂鸦。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通过涂鸦方式表达情绪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态度非常认真、专注,但是最终的画面却杂乱、抽象、不受任何世俗物体的影响。幼儿在这个时期涂抹画写的活动,是其最初的绘画方式,它不仅对孩子的审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幼儿智力、想象力、创作力的开发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幼儿涂鸦期的引导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重视对幼儿涂鸦期引导的设想 
  儿童的涂鸦是一种游戏,涂鸦活动为儿童提供了造型和色彩的刺激,促进孩子视觉的成长。涂鸦反映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我能力肯定的表现形式,所以成人对孩子以画得“像什么”或画的“是什么”的方法来诱导涂鸦期儿童,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成人对儿童涂鸦活动的态度将会影响幼儿后期人格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涂鸦行为,并对之进行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幼儿最初的涂鸦是没有什么意图的,只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涂鸦期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对手的动作的控制程度提高,涂鸦慢慢的有了变化。涂鸦的过程从混乱到有所控制再到灵活而有控制最后到给画命名。作为幼儿美术教育者,应抓住儿童涂鸦期发展的规律,对其涂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孩子的发展顺序去科学地启发、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和对音乐、影视的欣赏,来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从而激发其感知事物的兴趣,并通过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涂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乱画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鼓励孩子想到什么就用手中的工具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没有太多的局限,没有要达到某个程度的目标,只是在视觉上能得到冲击与满足。在纸上各式各样的颜色,长长短短的线条,大大小小的形状,组成了孩子们对周围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与表现,有时候大人根本看不出画面里有什么东西,但是孩子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却感觉非常愉悦和满足。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试验性课堂上,让孩子不断地涂鸦,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例如,在课堂前十分钟,给孩子们听一段节奏较强的音乐,然后让他们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在纸上找到节奏的感觉,他们会绘出许许多多属于他们自己个性的图案,然后慢慢的给孩子启发,引导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对孩子提出疑问,比如,“小朋友们,在你们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与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画面不太相同,然后再一起和孩子们在画面中找到他们所形容的物体。这样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物体的形状,从而实现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培养。 
  引导和开启孩子的想象力,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能,是幼儿美术教师的职责。我们对孩子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杰出的画家,而只是企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都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并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益智区游戏活动:排棋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