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做最好的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自身人格的核心。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3~6岁的幼儿是其人格发展的敏感期。如果能充分利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这一敏感期的良好时机,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培养,协助幼儿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积极关注与无条件接纳:认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积极关注,继而需要自己的积极关注,他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儿童用以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是与亲近的人对儿童抱以的积极评价投射到儿童的自我结构中产生的。换言之,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他们与幼儿的交往态度、对幼儿的评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因此,帮助教师和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研究中,采用了学习、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们不断转变、更新观念。通过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即“要想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支持的、共情的、平等的、受尊重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氛围。”教师每天都要面临和处理许多带有情绪色彩的事,如幼儿的吵闹、求助、任性、捣乱等等,这些都难免会引起教师的心理紧张和烦躁不安,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尽量地控制自己,应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看一看,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体谅、满足和接受他们的需要和合理的要求。另外,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自我意识的状况,掌握好给予表扬和奖励的度,使其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如对于自我评价过高的幼儿,教师应降低对他表扬和奖励的频率,以防他自我感觉过好;对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幼儿,教师则应寻找机会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多作纵向比较,多挖掘他的优点,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彩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加登纳等人所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向我们阐明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复杂多样的生存环境需要多种智能的组合,我们不能持一个标准去关注不同的孩子。如何让幼儿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发展那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从而以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和发展呢?在我们的研究中就是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在一次大班的综合活动“圆”这一集体教学中,教师先让幼儿来说一说圆,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圆,然后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可以画圆、用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建构圆形的东西、可以剪贴圆形的图案,还可以穿上漂亮的大摆裙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感受那裙摆形成的动感的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智能强项,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地创造条件让其得以发挥。如创设“七色花”评价栏、“小荷才露尖尖角”表演区、“奇思妙想区”等一些多元的环境。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还应根据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操作用具和活动形式,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活动的理解,让每个孩子都从中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三、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我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对幼儿而言,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帮助他们真实和相对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及时调整行为,减少失误,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很喜欢画画,我觉得我的画画得很好。”,“我会折纸飞机,有一次我教我阿姨家的小妹妹折了一架纸飞机飞得好高啊。”、“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边唱边跳的倩倩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这么热闹的场面会让你想到什么?竞赛?展示会?其实这是我们开展的一个大班“夸夸我自己”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大家看,有的说、有的做,气氛非常的热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象这类活动我们设计实施一个系列,从夸夸我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点)——丢掉我的小缺点(说说自己的缺点)——说说我的好朋友(评价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我喜欢我自己(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缺点和长处,学习改正不足)——我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等等,通过专门的组织,系统地实施,引导幼儿进一步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积极地自我肯定和反思。
四、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幼儿实现自我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何让更多的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呢?小组合作活动作为一种小团体的分组活动,它能使幼儿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提供更广阔地平台。
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采用按兴趣、能力以及混龄分组的方法,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来组织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班额过多照顾不周又可以让幼儿有充分实现自我的机会。如:在计算、操作活动中我们把不同能力的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每组幼儿的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操作用具和学习内容,对于能力较低的幼儿我们提供相对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就提供一些较难的内容和用具,让每个幼儿都能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体验,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更好地发展。这种分组学习的方法它不仅能改变以往能力弱的幼儿经常处于“从属”地位和获得失败体验的状况,而且能让更多的幼儿有机会体验到成功;又如,在手工制作、体育技能练习、表演类的活动中我们则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把能力不等的幼儿分在同一小组,让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和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间合作互助的精神又能很好地解决一部分需要帮助幼儿的学习问题。总之,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选择不同的分组方法,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是与个体早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人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将起着对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协调作用。是否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培养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拥有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无条件接纳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师要利用可行的条件引导幼儿充分的表现自我,引导幼儿适宜的自我评价,最终让幼儿成为最好的自己。
手工材料
关键词:自我意识
- 帮助3---4岁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2011/05/07
- 促进小班幼儿萌发自我意识的系列活动 2009/05/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