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理智对待幼儿的偷窃行为

来源: 06abc.com 作者: hiby 感谢 hiby 上传 0人参与

      顺手牵羊的丹丹 
  丹丹今年3岁了,经常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每当看到别人漂亮的玩具时,总忍不住要占为己有,想方设法偷回家。妈妈意识到丹丹有这个“坏习惯”,三番四次进行教育却收效甚微。今天,妈妈又发现家里多了一只小熊玩具一定又是丹丹顺手牵羊拿回来的,于是脑子里轰地一响: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小小年纪养成这等恶习,长大了可怎么得了!于是,怒气冲冲的妈妈决定严厉惩罚她,抓住丹丹便是一阵狠打。 
  像丹丹妈一样,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所谓“偷窃”行为都非常敏感,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曾经有过拿别人东西的经历,问题是当你发现孩子“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如何处理?让我们先来了解幼儿“偷窃”的性质—— 
  物权观不成熟 
  年幼的孩子暂时还弄不清楚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在他的观念里,“只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因为早在他还没具备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时,就已经习惯了以这种方式占有物品:手一指,妈妈就把小球拿来;眼一扫,爸爸就把饭碗端来……目之所及的所有物品都能够供他所取。 
  放纵孩子,予取予求 
  很多的家长把孩子的要求视若圣旨,不论孩子要什么都予以满足,导致他心中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就会毫无顾忌地拿。这类家长往往会默许孩子把公共财物拿回家,比如幼儿园的玩具、公园的花花草草等等,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有出息”的表现,也有的家长认为这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但长此以往却会养成孩子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渐渐发展成有意识的偷窃行为。 
  缺乏关注,哗众取宠 
  还有的孩子私拿东西并不是因为自己真正需要或喜欢,而是想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这类孩子在父母无暇顾及其生活和情感需要的家庭较常见,孩子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认为父母不注意、不关心自己,于是就通过故意拿小伙伴的东西,引起父母的关注。 
  专家支招 
  重视并纠正孩子的偷窃行为,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物权观念 
  为孩子准备他专属的日常用品,如碗筷、护肤品、拖鞋等,不要和其他人混用,帮助他从小建立“我的”的观念。如果可能的话,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把他的衣物、玩具和用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让他自己收纳,帮助其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不可以随意乱拿乱翻。 
  ●信任孩子 
  孩子在刚开始偷拿别人东西时,心里不一定有“偷”的概念,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应巧妙地让孩子讲清来龙去脉,如 “我喜欢”、“家里没有”、“他欺负我了我要报复”……父母应相信他不是有意的“偷”,耐心恳切地给孩子讲道理,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鼓励孩子把东西送还给别人。只要孩子鼓起勇气送还物品,就应该表扬他,这样他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信任,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分辨是非 
  正面教育幼儿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孩子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更需要成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方法进行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体验小主人公丢失东西后着急的心情,感受不经同意随便偷拿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和痛苦,以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行为。 
  ●榜样作用 
  幼儿模仿能力强,而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所以父母要严于律已,不贪占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当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及时带着孩子将东西送还主人,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数学活动设计:小水滴找邻居(5以内的相邻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