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06abc.com 作者: coco50 感谢 coco50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论述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奥尔夫教学法的原理。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学前音乐教育 应用 
  幼儿时期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音乐学习对幼儿听觉、视觉、触觉、运动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在深受达尔克罗兹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创造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全新的教育体系,其教学方法致力于启发、发掘学生(特别是儿童)生而具有的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本文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学前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以及开展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音乐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前音乐教育就是一种适合幼儿心理特征,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对促进幼儿心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教育。 
  (二)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众所周知,孩子一生下来就显得脑袋比躯体大,这是因为人脑的发育在生命开始的初期发展特别迅速,第一年内脑重就达到成人的50%,6~7岁时接近成人,这也就是早期教育为什么重要的生理学依据。婴幼儿神经生理的发育状况及其派生出来的心理特点(注意、记忆、思维),就是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学基础。但由于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分化还不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不稳固、全面,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情绪容易激动,也易疲劳,注意力不能持久。这一切都表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也表明早期教育既要促使婴幼儿发展,又不能违背他们神经系统的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这决定了幼儿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的练习,也不能进行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训练。因此,学前音乐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应采用科学适当的音乐活动。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由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构成,并且某一智能的发展可以带动与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加德纳指出:“事实上,从幼儿早期开始,各种智能就不会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多种智能一起包含在各种符号和记号系统里,如在语言、图画、地图、数学、音乐符号和记号系统里。或者在知识的领域,如在新闻、机械等专业知识领域中。”可见,音乐智能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如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 
  音乐教学中倾听、身体动作与戏剧性表演相结合的特点将极大地促进和协调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优美的旋律利于发展幼儿的听觉;音乐表演可以发展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戏剧表演则可以培养幼儿相互间的配合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身体运动的平衡能力;而乐器的学习,则因乐器本身极强的操作性,可综合发展幼儿的听觉、触觉、视觉、运动觉等。由此可见,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奥尔夫产生了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想法。他倡导:“音乐本身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它只是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音乐、舞蹈和语言三位一体”;“舞蹈本身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他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把握奥尔夫教学发还须了解它的三项教学基本原则:第一,一切从儿童出发;第二,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第三,培养学习的创造力。 
  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这个体系的突出特点。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而且它对任何民族、任何风格的音乐都有可以适应,因为它是一种思想和原则。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下需要这种思想和原则,让儿童自然而然的接受音乐,喜欢音乐。 
  奥尔地教育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浓度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理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与其他科目一样,有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能力。各个科目只有在充分发挥其科目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各有所长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任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是手段,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才。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也是如此,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发、发掘学生(特别是儿童)生而具有的这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其主要的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诸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具体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以下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
教育观出发,“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可以教儿童演奏乐器。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可以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这些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密切结合,在学前音乐教学中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从原始性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他说:“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奥尔夫的这种乐器不是高度精确性或高度科技化的乐器(如钢琴、电子合成器等),而是人的肌体(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等)和奥尔夫自己设计发明的“奥尔夫乐器”(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由此,在教儿童音乐欣赏时,我们不是让儿童被动的听,而是可借助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 
  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只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并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儿童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习,儿童可被要求即兴编创歌词或吟诵韵文;儿童可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的可行性,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极具包容性、开放性的教学方法,除了其原本的教学内容,每个教师都可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符合每个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也符合每个地方的地域特点。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对创新幼儿园管理方法的几点思考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