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做区域活动的主人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般充当着游戏材料的制作者,玩法和规则的制定者的角色,然而对幼儿的游戏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心发展的需要则关注的少之又少。下面的多个案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才能摆脱教师“牧羊人”、“指挥员”、“消防员”的角色,使区域活动成为“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
一、区域活动的价值
区域活动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是幼儿与同伴、材料和教师间经验表达与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活动,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和社会交往的过程;是经验系统整合的活动,帮助幼儿梳理、重组和提升经验的过程;是寓教于乐的活动,促成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有机融合的过程。它的价值是否能够得以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区域活动的理念及指导幼儿游戏两方面因素。
二、区域活动的创设
区域活动要符合幼儿成长的需求,能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互动、交流的环境,并找到适合幼儿个性发展需要的游戏内容,幼儿充分地与材料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游戏经验。
(一)创设区域活动的依据
区域活动的创设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从幼儿的行为可以观察、判断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创设出孩子们喜欢的区域活动。大班幼儿喜欢球类,遵循“从儿童中来,回到儿童中去”的原则,我们就开辟一个玩球区,让幼儿尽情玩球,幼儿玩球的方式可谓是花样百出,玩出了创造、玩出了乐趣。四个小朋友围坐在地上玩滚球游戏,因为用力过猛或是没有瞄准等原因,球总是从四人围坐的空隙里滚到外面去,没接到球的幼儿不得不总要站起来跑去捡球,很耽误游戏时间。爱动脑筋的乐乐尝试着由跪姿改为了坐姿,两条腿分开变成了围栏,向他的方向滚来的球基本能被有效地拦截。看到他不用再起身捡球了,其他三个孩子也纷纷效仿,大家脚心对脚心,形成像花瓣似的封闭围栏,球在“围栏”里滚来滚去,再也不会滚到外面去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游戏时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幼儿因喜爱球类游戏,与球的不断互动中,调动了已有的玩球经验,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尝试借助其它材料创造性地玩球。技能和方法得以自然掌握,幼儿间互相借鉴和学习,有效拓展了游戏思路,提高了整体游戏水平,可见有针对的创设区域活动的意义。
(二)制定符合幼儿的行为特点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游戏的核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游戏持久的保证。当出现幼儿不爱玩或无法继续游戏时,教师就要及时反思游戏规则的合理性。随着游戏的逐渐深入,游戏规则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1.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把幼儿喜爱的各式各样的玩具小汽车收集起来,创设“汽车区”。在游戏初期,幼儿对开“汽车”的动作感兴趣,而对于在怎样的场地上行驶并不在意,即使是一片空地,他们也能根据自己内心虚拟出的游戏情境和自我设定的游戏规则玩得不亦乐乎。由于没有游戏规则,“蹭车”、“撞车”、甚至“飞车”的现象频频发生,指责、抱怨声不绝于耳,游戏难以持续……画上汽车跑道、设置交通标志后,幼儿游戏进行有序,避免了矛盾,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制定游戏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2.游戏规则的合理性。
游戏中“售货员”的职责是“坚守岗位”,但事实上“售货员”很难做到,“脱岗”现象频频发生。针对“在没顾客的情况下售货员能否游戏?”“怎样让售货员和顾客都满意?”两个问题展开调查。大家提出多种建议:买东西再回来;自己放钱拿东西;不能离开岗位……最后大多数幼儿认同“买东西再找售货员”的办法合理,还建议给“售货员”戴上一顶小红帽便于寻找。
当幼儿游戏行为与游戏规则发生冲突时,要鼓励幼儿学会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解决游戏中的困难,满足每一位幼儿参与游戏的内心需要,避免游戏的形式化。
(三)游戏过程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
游戏满足了幼儿的身心需要,孩子才能快乐,游戏才有价值。在汽车区,提供了交通图地垫供幼儿游戏,但活动范围的局限性,使幼儿玩时放不开手脚,影响了兴致。老师引导孩子试着把零散的地垫拼接出很多形状,有长条状,大的方块,不规则的形状等……组成一幅壮观的“城市版图”。孩子们自由组合,讨论着不同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在这个自己拼成的大场地上开着小汽车,不受阻碍地穿插、行驶、会车,满足了孩子们“开车”的欲望。
游戏中教师除了要对幼儿游戏水平有深入地了解以外,还要洞悉幼儿“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才能使活动真正满足幼儿发展和心理需要。在这个片断中展示的正是由于先前对幼儿空间心理和环境需求的了解不足导致了游戏中出现的障碍,教师又通过及时调整游戏环境,顺应了幼儿空间心理的需要,游戏才得以有序、快乐进行。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
教师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客观、深入地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保证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真正做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隐性、个性化的指导。
(一)以点带面式指导
针对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的发展水平,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和自由,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满足其内心需要,提供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凯凯平时爱动脑,他让红红、平平站在自己身后,三人两腿分开一字排开,凯凯用纸棍把球从两腿之间击出,球又从红红、平平的两腿之间的“洞”里滚出来。玩了一会凯凯发现了靠在墙边的一张琴凳,利用琴凳四条腿之间的“洞”,带他们又玩起了新的滚球游戏。凯凯拿了许多泡沫积木在空地上搭起了“高楼”,在距离“高楼”不远处的方形积木上放上球。他瞄准“高楼”顶部的小三角形积木,将球击打出去,“高楼”被击中就塌了,引来孩子们一阵阵欢呼。大家都想来效仿,但命中率都不高,凯凯估摸半天也没结果,孩子们很失落……老师走过去,引导凯凯发现纸球与“高楼”间的关系,尝试和调整纸球与“楼”的距离,找到击球的最佳角度和位置。凯凯不厌其烦地尝试着,命中率大大提高。他又以自己的方式教其他的孩子……
孩子游戏时要相信能力强的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的空间越大,发挥的余地也越大。发现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他们为轴心,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幼儿在玩中乐于动手、动脑。
(二)指导幼儿学会思考
鼓励幼儿学会提出和思考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修订游戏规则和游戏形式,推动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次游戏之后,孩子们提出了困惑:买的玩具不想玩了放回货架上,正好给没买到或没钱币买的人,这样可以吗?不玩放在旁边是浪费,想玩的人又没购买到,两者的矛盾是问题所在。师生决定建立一个“玩具休息站”,幼儿可以把不想玩的玩具放在里面,等他想再玩的时候可以去拿,没买到的小朋友也可以从里面借着玩。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遵守了规则。
区域活动的教师,是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并能根据幼儿情况作出应变;是幼儿活动中的引导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帮他梳理思路,学会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为幼儿提供递进的开放的外部环境,帮助幼儿重组和提升方法和经验;是幼儿活动中合作者,通过了解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不断改进教育规划,提供不同层次的“有准备的环境”,能在幼儿“最近发展区”成功给予协助和引导,让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进度和需要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手工材料
关键词:区域
- 区域活动——开动脑筋 2014/10/21
-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合理设置 2013/05/11
- 谈谈区域游戏的开展 2013/03/03
-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大家的力量 2013/03/02
-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好玩的易拉罐 2013/02/1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