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引领,开拓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新思路
【摘要】“园本教研”指的是以本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本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研究活动的总称。它扎根于本园的实践,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园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园本教研” 新思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得到了推进,教学与教研活动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农村幼儿园大多数园舍简陋,师资薄弱,信息闭塞,受条件限制,开展“园本教研”困难重重,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课改工作势必要走许多弯路。本人多次参加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经过梳理,大致有以下几点:1.课前备教材有余,但备孩子不足;2.教学具美观、时尚,但缺乏本土气息;3.活动内容变化纷呈,但重难点把握不准;4.集体反思气氛热烈,但抓不住问题症结。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尝试新型教研指导方式,开拓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新思路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课题作粗浅的探究。
一、组建乡镇片区教研群,构建“园本教研”共同体
针对乡镇幼儿园(班)规模小、生员少、师资力量单薄,教研活动难以开展等现状,通常各区县教研员会组织成立幼教教研中心组,由各公办、民办幼儿园业务副园长与乡镇幼教辅导员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期初教研工作计划会与期末总结汇报会。其间,各中心组成员以及各园骨干教师会受邀轮流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尽管如此,农村教师参加观摩的机会仍然不多,经常是关起门来各干各的。为了加大教研力度,扩大教研面,增加教师参与教研频率,教研员可将各乡镇划分成若干片,每片以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园为首,园长担任片长,组建教研群,各片区教研活动同时开花,打破片区内各幼儿园之间的壁垒,构建教研共同体,自行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得农村教师人人都有多次机会参加活动。同时教研员融入到各片区幼儿园的教研群体中,成为交流者、合作者,自然地演绎为一名“平等中的首席”,来带动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
1.鼓动教研热情,制造研讨氛围。乡镇幼儿园间各方面条件不相上下,因而大家聚在一起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容易找到知音,不怕“献丑”,情感交流十分融洽;活动后的集体反思,也不会因为顾忌说出“没水平的话”被人耻笑,而变得畏畏缩缩。因此,片长在收集教研中的困惑问题时,可乘势鼓动教研热情,针对教学小现象与现实真问题,拟定园本教研方案,引起群体共鸣,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奠好基石。
2.常来常往,互听互评。片区教研群的建立,农村各园(班)教师之间的往来将会十分频繁,片区内各乡镇是邻居,交通也便利,你来我往串门听课会成为家常便饭,许多一日活动中的细枝末节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组内成员的回应、帮助。长此以往,教师们便会有了自己的智囊团,教学中那种无力、无助的神情将一去不复返。
3.教师换岗,取长补短。农村大部分幼儿园规模都比较小,通常没有平行班,开放活动的试教或为了多次研讨一个教学问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们采取换岗执教的方法,到邻近幼儿园(班)做教学试验,也可将自己的先进做法以带教的形式直接传送到其他幼儿园,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变换指导形式,提高“园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次活动,教师们都会有所收获,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困惑。因此,教研员应针对不同现状,采取相应的帮扶、指导形式,因地制宜,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园本教研实效性。
1.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研。教研例会时,教研员可为老师们准备不同的案例,有录象的、期刊的、网上下载的、省市级活动观摩的、常规听课的等,与教师们共同观看、阅读这些课例,分析每一环节的成败,解析执教教师的指导过程,重难点的把握情况等。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教研教师如何看课、听课、评课,长此以往,细水长流,日积月累,每次活动,教师们都能得到一点新信息,学会一点教学方法,获取一点教研经验。
2.以现场教学为平台的评点。每学期,各片区幼儿园都有组织公开教学活动。课后,教研员可及时组织参加观摩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引导教师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如“本次活动,教师的有效与无效指导策略有哪些?”“师幼互动体现在哪里?”“环境创设或投放的材料对幼儿的活动有何帮助?”等。如:一位教师组织了一节散文诗欣赏——树真好。教师在教学中重难点定位偏移,将欣赏变成了学习、掌握诗歌内容。由于诗歌较长,内容较为复杂,教师反复教念、带读,显得精疲力尽。幼儿不仅没能学会这首诗歌,而且对诗句的理解也吃不透,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时,教研员在组织评点活动时,可引导教师们针对诗歌学习与诗歌欣赏两种类型进行比较,分别制定出同一内容不同类型诗歌活动的目标要求,再作比较。以现场教学为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诗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教师们讨论的主题十分明确,在思考、发言过程中能抓住重点,学会寻找、发现问题症结,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
3.以身示教为范例的指导。教研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即“揪错”是为了“纠错”。因此,解决问题尤为重要。虽然教师们在教学中学会了寻找、发现问题,但从“揪错”到“纠错”,跨越相当大。对现场教学的评点,教师们能各抒己见,踊跃献策,尽管不乏一些好的点子,但毕竟是口头说说而已,有些幼儿园同一年段因为没有平行班,对策无法在实际教学中看到、听到、做到,“纠错”仍然显得十分困难。因此,有时教研员对一节课或某一活动环节的以身示教,比起绘声绘色地评点更有说服力、更具魅力。一来,用自身的教学实力征服参研教师;二来,可避免评点时教师们因对教研员语言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观点。如:中班学习儿歌——老鼠娶亲。儿歌内容幽默、诙谐、琅琅上口,但由于执教教师的教态较为呆板,不吸引幼儿,幼儿学习时积极性不高,掌握较慢。虽然课后评点时,许多老师都意识到这一点,但如何改进,各说纷纭,无法达成共识。此时,就儿歌内容,教研员可在班级进行现场表演,教参研教师在示范朗诵时,配上快板,掌握好诗句的韵律节奏,声情并茂,以形象、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幼儿肢体语言的作用,勿需太多的说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研员以身示教更直白,可模仿性更强。
三、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凸显乡土教研特色
本土教育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本人所在县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虽然在同一个县城,但由于各乡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决定了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物产资源。有的乡镇有丰富的海产品,海带、紫菜、贝壳随处可见;有的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开采石板材;有的乡镇食用菌销往全国各地。教研员可引导各乡镇幼儿园根据自身所处位置,挖掘当地土特产作为教育资源,开展富有乡土特色的教研活动,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1.本土教育资源的取舍。不同地域都有各自丰富的本土资源,但不是每一种资源都适用于幼儿教育。通常,本土教育资源的选取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其次,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再次,是为了提升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事物。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从幼儿实际出发,在众多的本土资源中进行取舍,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2.本土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本土资源是当地幼儿司
空见惯的、垂手可得的东西,如果只满足于幼儿对本土资源的认识、加工、制作等,将无法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本土材料的利用是为了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发展幼儿的心智。因此,教师要注重本土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方能凸显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如:有的乡镇漫山遍野是竹林,幼儿在一年四季可看到、尝到品种不同的竹笋。教师们可利用这一资源,教幼儿将各种竹笋按不同特征分类与统计,开展实地种植、挖笋、烹调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成果,而不是停留在对竹笋、竹子看看、摸摸、闻闻等活动层面上。
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任重而道远,教研人员的正确引领,可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提升开辟捷径。
手工材料
关键词:园本教研
- 反思·自评·改进——记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2013/02/04
- 浅谈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认识 2013/07/16
- 幼儿园实现园本教研的方式与途径 2013/01/16
- 幼儿园园本教研之管理者与教师关系构建新探 2013/01/03
- 园本教研下幼儿园教师工作状态的改进 2012/12/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