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故事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教师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顺利完成故事教学目标。现就故事教学中,教师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存在问题
1.提问简单,缺乏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上不用幼儿思考,更不需要幼儿做出深入的思维活动,幼儿就能较快地做出正确回答。比如,在中班故事《虎牙河狸改行记》中教师问:“虎牙河狸有没有改行?”“虎牙河狸的牙齿厉害吗?”“河狸一开始的行为对不对?”……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活动氛围很浓,但幼儿只是热闹于这种不用动脑、简单的集体应答环境中,而无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2.提问单一,缺乏目的性。有的教师只是把提问当作故事教学的必备手段,目的单一,往往只是为了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内容。比如,讲完故事后教师问:“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教师虽然设计了诸多问题,但大多无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容易造成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往往会使活动枯燥、乏味,压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3.提问随意,缺乏层次性。教师事先没有精心设计与编排问题,在活动中随意提问,意思相同的问题往往会在不同的环节中出现。问题之间也缺乏层次感,条理混乱,因而会干扰幼儿的思维。比如,在中班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中,教师在不同环节中问:“竹篱笆现在怎么样了?”“帮助了牵牛花后竹篱笆心情好起来了吗?”“最后竹篱笆高兴了吗?”……问题个数虽然多,但由于教师缺乏对故事的系统梳理,致使所提问题缺乏层次性。
4.提问单向,缺乏互动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互动式的提问能为师幼的交流和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但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不打破自己已有的思路和活动进程,而敷衍或压制幼儿的提问和质疑。
二、应对之策
1. 深入故事情境,激励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引导幼儿多角度认识事物,并能引发幼儿作答的兴趣,做出多种回答。比如,在故事《我的幸运一天》教学中,教师可将“故事中都有谁?小猪经历了哪些事?最后小猪战胜狐狸了吗?”改为“小猪是怎样战胜狐狸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从而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推理,将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和生活中的自我经历联系起来。这样的提问不仅能使活动气氛活跃,而且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
2.激发创新思维,多元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能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活幼儿思维的火花,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分析、推理、判断、假设等的机会。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故事《春天的电话》教学中,教师可提问:“在春天的一个夜晚响起了雷声,动物们都听见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发现春天来到时有哪些变化呢?”“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伙伴吗?你怎样告诉他们呢?”……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要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作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积极主动追问,循序渐进式提问。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拓展,从启发、激励幼儿的思维出发,引导幼儿逐层深入分析,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把幼儿的思维逐步引向求知的新高度。比如,在故事《虎牙河狸改行记》教学中,教师可提问:“小河狸为什么要改行?”“我们怎样做才是爱护森林呢?”“爱护森林有哪些措施?小朋友应怎样爱护森林?”“要保护环境,还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这些问题层层递进,能使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和学会保护环境。
4.围绕故事内容,双向质疑式提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切进步都是由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在故事教学中质疑和设疑,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幼儿质疑,以引发幼儿思维的不断深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故事。比如,在故事《阳光》教学中,在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后,教师鼓励幼儿提出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小心翼翼’的呢?”“佳子把阳光包进了裙子里,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奶奶说,阳光都在佳子的眼睛里呢?”……这些问题能“以教促思”,让幼儿学会质疑。
手工材料
关键词:提问
- 如何正确回答幼儿的提问 2013/03/01
- 谈幼儿提问培养的教师策略 2013/02/05
- 提问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3/02/01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师互动提问形式如何开展 2013/02/01
- 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提问对策 2013/01/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