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探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ubo 感谢 hubo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自己的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但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仍有许多盲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过于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让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的老师为了让孩子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而采用简单化的(甚至小学化)的方法,向幼儿灌输知识,试图让孩子记住一些甚至超越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 
  本文以幼儿园几例科学活动为例,通过活动中的孩子学与教者教的几种现象,探寻几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从低效向有效进行转化的策略。

  策略之一:巧妙牵引——凸现科学教育有效教学的兴趣点
  在中班《水的游戏》活动中,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盆水)?幼:水。师:对,水是什么颜色?幼:没有颜色。师: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这时,孩子们有的走神,有的互相打闹,有的在窃窃私语。)
  显然,这位老师误以为出示一盆水引出课题,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没有引发幼儿去观察、思考,让孩子自己动手玩一玩,从而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水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水有什么特性?你看过的水变成什么样子?笔者认为,真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是孩子对水的好奇,是随着教师提问而激起的强烈探究欲望,活动中老师没有牵引,幼儿没有思考更没有动手实践,请问孩子的兴趣从何而来?激不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如同一潭死水,无丝毫涟漪,更不奢望能击出浪花。因为它背离了幼儿的天性,远离了幼儿的兴趣。
  从以上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对老师教学行为感到无趣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对此我们有反思过吗?反思过活动内容是否与儿童的认知特征相脱节?反思过活动形式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想过从幼儿疑问处着手,进行巧妙的思维牵引,以问题激发幼儿探究、探索的兴趣。
  再看《会滚的玩具》这一活动中老师的做法:教师给孩子们看一个可乐瓶在斜坡上会滚的实验,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瓶子会滚下来?再看一个圆盘在斜坡上的情形,探索为什么圆盘没有滚落?启发孩子一起想象,怎样制作出一个更好看,更新奇的滚动玩具。
  看似平淡的小实验,却在不经意中紧紧抓住幼儿探究欲望和创造性的激发,在不知不觉中涌动着兴趣的激流。案例中引发幼儿兴趣的是什么?是视觉的冲击,还是磁性的语言?其实都不是,而是要有一定质量的兴趣点!教师抛出的问题必须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触发问题的凸现,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才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策略。

  策略之二:支持探究——抓住科学教育有效教学的灵魂
  从中班活动《动物是怎样过冬》来看:教师和幼儿讨论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大家都认为乌龟是冬眠的,这时有一位幼儿站起来说:乌龟不是冬眠的,我家里饲养的两只小乌龟到现在也没有冬眠。
  幼儿提出不同看法并不奇怪,但事实上却构成了对教师的挑战:面对孩子的说法,我们该如何判断其中的“是是非非”?又如何处理这个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是请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来告诉他,还是拿出《百科全书》来念一段权威解释,甚至直截了当地说这个孩子是错误的,老师也许在想,假如没有这个孩子的发言,这个活动会圆满地完成既定目标。而这一切也许都在教师的微笑中进行着……
  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环节:师:这位小朋友说乌龟不冬眠,大家同意吗?幼:(略)师:为什么?幼:(略)师:好,谁愿意明天带乌龟来,大家一起养,看他到底冬不冬眠?幼:我家有,明天我带……(幼儿个个显得很开心)活动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了。
  今天的教学计划也许就这样被破坏了,但是老师却向幼儿开拓了新的、更直接的、更有意义的探究空间。这就是一种智慧一种新的教学观体现:科学教育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曾有人提出一个惊人的判断:“孩子是没有错误的”。他这样说是提醒我们,孩子的任何想法都是有理由的。作为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幼儿,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自主空间,支持他们探究,才是科学教育实施有效教学的灵魂所在。

  策略之三:时空退让——拓展科学教育有效的教学空间
  从活动《会动的小纸人》来看:教师出示小纸人玩具,引导孩子观察。师拿着小纸人摇晃一下:“咦,这个小纸人会怎么样啊?”(幼:会伸缩、会摇晃。)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位在哪里?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出示小纸弹簧,让孩子们拆开,再折回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再让幼儿折,师指导孩子折整齐的方法。启发:你还有什么折法让小纸条也动起来?(纸弹簧一头大一头小)。摇一摇,想一想为什么折成这样?(动摇、然后思考)鼓励幼儿创作。(幼儿自由尝试)
  看似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轻巧的动作,却道出了一个值得玩味的道理。教师放弃了喋喋不休的讲解,留给幼儿去探索。如果仅从作品效果来看,幼儿自我学习制作出的小纸人一定不那么美观。但回溯学习的过程,却是幼儿自我亲历的,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告诉。教师主导课堂已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教师一度保留的方式,猛然要改变这种方式,打破这种状态,无疑需要一种勇气。这种勇气不仅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时间、空间的退让上,还包含了对幼儿自学能力的敬畏、赞赏。退让,在这里只是形式上的示弱,却推进了师幼课堂教学。

  策略之四:自主操作——科学教育有效教学的生命
  来看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每个幼儿一份实验材料:一元硬币、泡沫盘子、不同形状积木、扑克牌、塑料瓶盖、吸管、大小树叶、记号笔、记录表、干摸布等的大盆4个。幼儿探索:猜一猜硬币放在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幼儿猜想、讨论);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试一试用哪些材料能让硬币浮起来(幼儿自主操作、做好记录);进一步探索哪些材料能浮起更多地硬币(幼儿合作探索);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试一试还有哪些材料可以使硬币浮起来(活动结束,幼儿还在讨论着……)。
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却蕴藏着教师智慧和展新的科学教育观,何为以孩子为主?何为自主操作?何为给孩子一个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间?这些都在活动中得到诠释,因为这些活动显得如此鲜活。 
  曾看过一则小故事:一个孩子在门前玩泥巴,母亲发现孩子身上到处都是泥,很不高兴,便大声呵斥,强拉着小孩离去,说要回去练琴。刚好一位学者路过,看到这一幕,便发出一声叹息:“你焉知这孩子将来不能成为一位雕塑家,而成为一位钢琴家?”虽然这只是一则故事,却和我们生活的实际情形惊人地相似,儿童好玩的天性依然存在,但“泥巴”却早已远离孩子。如何让孩子对硬币沉浮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应是教者活动前的重要思索。讲解示范,简单模仿,冰凉的硬币永远不能浮在水面。让孩子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各种材料的质感、沉浮的特性、捆绑剪贴等技能练习很快就能被幼儿所掌握。自主操作成了幼儿发现新的探索点的重要途径。

  策略之五:综合勾兑——构筑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合力
  在大班《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活动中,采用这样的策略:教师引入一段声音: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孩子们顿时乐了,原来是打鼾声,声声如震雷,一声接着一声。引导幼儿体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声音打交道,只是你没有感觉到而已,现在大家闭上眼,按我的要求一起做:呼——吸——呼——吸,大家试试看,谁能脱离这个声音,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大家纷纷尝试,结果搞得满脸通红。教师再带领孩子们体会欣赏自然中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的视频,了解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老师接着引导:“请把你对声音的感受说出来,请把你对声音的感觉画下来,请把你最喜欢的声音唱出来……”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声音的共通及综合学习带来的欢乐与喜悦。
  采用鸡尾酒的启示:科学地综合好比勾兑,它能博采众长,酒味香醇。让综合成为触类旁通的锁匙、立体感知的视窗。领域的综合不是形式的拼凑,而是各门学科的触类旁通。运用综合,实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能多方位地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相互转译,共通呈现。幼儿一定能从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进而潜移默化地认识、理解、掌握,领域综合会构筑科学教育活动有效的合力。
  结束语: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因为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周围世界、构建自己的认识,正如科学家一样。一切从儿童出发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新理念的感召下,提升科学教育活动有效性势在必行,我们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将前行到底。目睹“有效” 与“无效”由纠缠到决裂再到转化时,才真正领会到《纲要》精神所带给我们的引领。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更应勤学多思,在不懈的实践中潜心教育,留心实践,常常反思总结,巧用策略,变无效无趣为有效有趣,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更加鲜活、优质、高效,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发展、更健康地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实施方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