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儿童化的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taoying 感谢 taoy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音乐欣赏活动是欣赏者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理解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然而,很多的老师在设计和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都会按照成人的理解和意愿将音乐灌输给幼儿,使得音乐欣赏活动走入了误区。针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成人化的现状,本文提出了音乐欣赏儿童化的各种观点。 
  关键词:音乐欣赏 儿童化 知觉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许多老师望而生畏的活动。因为,相对于其它形式的音乐活动而言,音乐欣赏活动是欣赏者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理解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无论是从活动前作品的选择、理解,还是对音乐呈现方式的设计,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上,都对执教者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执教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甚至是人格魅力。但是,相当一部分音乐素养极高的老师在设计和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都会按照成人的理解和意愿将音乐灌输给幼儿,使得音乐欣赏活动走入了误区。 

  一、音乐欣赏活动成人化现状的分析 
  1.强调选材的新奇特,忽略了幼儿的内在需要 
  幼儿的情感外露,富有情绪感染力的音乐更能唤起儿童的情感体验;幼儿的经验有限,表现主题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但是,老师们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往往会从自己的主观意识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或是关注乐曲是否具有独特性,忽略了幼儿本身对音乐的接受度。例如:某位老师选择了《伏尔加船夫曲》让幼儿欣赏,非常认真地配合了各种变现船夫工作的图片,向通过图片的辅助帮助幼儿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但由于内容离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因而很难引起幼儿共鸣,活动在沉闷中收场。 
  2.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忽略了听觉的参与度 
  音乐欣赏活动的灵魂是“音乐”本身,但是在实际的欣赏活动组织中,老师过分依赖于“形式”。大量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使受教者目不暇接,注意力不停转移,从而忽略了听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参与度。例如:在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活动中,老师借助“打太极”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老师不仅自己表演太极,还让幼儿学打太极。整个活动倒更像是在学习太极拳,视觉与运动觉得参与几乎完全淹没了听觉在欣赏活动的作用,音乐反而成为了背景,儿童的关注点完全转移。 
  3.过分强调语言的表达,忽略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多元的,成人尚且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述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然而,许多老师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都会陷入这样的一个怪圈:每次当幼儿才初听一遍音乐后,就急着让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这样的问题常被反复使用,如此一来,幼儿听音乐的时间被削减,还会致使幼儿被同伴影响而产生随意乱说的现象。例如:某位年青老师在组织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时,先让幼儿听了音乐的开头部分,紧接着就问道:你们听听这段音乐像什么?而且一问就是十几个孩子。结果,有的幼儿说像猫,有的说像小兔,幼儿的思维信马由缰,完全游离在音乐之外,离老师期望得到的答案大相径庭。 

  二、对音乐欣赏活动成人化现状的思索 
  听音乐应当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被动的听,这种非自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听,或者换句话说,也就是把音乐当作一种听觉的背景去进行无意识或下意识地接受;另一种是:主动的、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的听音乐。如何让幼儿对音乐产生主动听的意愿,并且乐意听、喜欢听、懂得听,而不是刻意地让幼儿被动接受,用强化体验的单纯性倾听的欣赏方式,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三、对音乐欣赏活动儿童化的几点建议 
  1.音乐的选材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 
  幼儿音乐欣赏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优秀的中外少儿歌曲、器乐曲、音乐童话、交响乐、合唱作品都可以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选材上要注意三点: 
  第一,音乐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要鲜明突出,歌曲、器乐曲、合唱等形式的作品都可以选择,甚至是一些健康积极地流行歌曲也可以作为欣赏的内容。但是一些非主流的或是比较激烈的音乐作品并不适宜让幼儿欣赏。 
  第二,音乐作品的结构要工整、长度适宜 。一些优秀的中外名曲,古典音乐在结构或长度上有时很难符合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作品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分析和节选,选择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明显的音乐进行提炼,使之符合或接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第三,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感知对象的外在运动方式往往比对象的内在意义更具吸引力。因此,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对一些作品还可以做一些改编工作,以使之能更符合于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2.保证幼儿欣赏音乐的时间量 
  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强调感受在前,理解在后,一定要保证幼儿充足的感受音乐的时间量,要尽可能地让幼儿多听:可以完整地欣赏,也可以分段欣赏,可以独立欣赏,也可以在老师的讲解下欣赏。在保证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前提下,再借助其它手段来帮助其理解音乐。 
  3.巧妙运用辅助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幼儿的思维比较具象,而音乐是抽象的,很难从音乐作品的直接音响感受中得到概念。在单纯性倾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儿童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热情和主动的欣赏行为。所以,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方法有很多: 
  第一,营造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情境。近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缺少音乐经验的儿童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来产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满足。欣赏主体企图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不断保持并增长的强化。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不同于平常的氛围,使幼儿产生期待感;为幼儿创设一个与音乐主题吻合的情境,使幼儿得到真切的感受,这些都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理解音乐。 
  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时,老师利用投影仪营造了月光投射下静谧夜晚的场景,在光影效果的烘托下,美妙的钢琴曲如同月光缓缓地流出,幼儿仿佛置身于月光下,充分感受了乐曲的美好意境。 
  又如:在组织幼儿欣赏肖邦《降D大调圆舞曲》时,老师播放了小狗摇尾巴的录像,又让幼儿学着小狗的样子玩游戏,给幼儿带来了直观的印象和真切的体验,在随后欣赏音乐时,幼儿很自然地将小狗追着尾巴不停转圈的情景与音乐的旋律起伏对应起来,感受更为直接和强烈。 
  第二,合理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音乐作品一般比较抽象,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贫乏,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因此,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可以用调动幼儿感官体验的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在诸多的感知通道中,我们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除声音听觉通道以外,其他辅助通道即为动觉 、视觉和言语知觉。 
  动觉参与的方法主要指用跟随音乐做动作、歌唱或演奏简单打击乐器的方法来感知和表现音乐。 
  例如:在组织欣赏活动《欢乐颂》时,老师让幼儿随着音乐,用碰铃敲击节拍。通过打击乐器的敲击,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分明与铿锵有力。 
  组织欣赏活动《赛马》的一开始,老师就和幼儿来了一场赛马比赛,孩子们系着头巾,在茫茫大草原的背景下,个个都成了勇敢地小骑手,随着音乐情绪的推进,比赛也愈发激烈。无需多说,孩子们早已从音乐中感受到了“赛马”的激烈场景。 
  视觉参与的方法主要指听觉与视觉的“联想”关系,即用声音来类比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其实,歌舞、戏剧、影视作品等都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有机结合,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 
  例如:在欣赏阿根廷的经典探戈名曲《La Cumparsita》的活动中,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动画片中的猫和熊跳了一段探戈,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接着,老师又让幼儿欣赏了一段成人跳探戈的视频,幼儿随着音乐的韵律也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 
  言语参与的方法主要指用欣赏、表演、创作文学语言的方法来感知和表现音乐。这也是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中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欣赏《挪威舞曲》的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小树与小精灵之间游戏的情节,根据音乐的发展进行表演与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初步感知到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到音乐的性质。 
  当然,各种直觉的参与只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所运用的辅助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感官体验,都是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手段,手段服务于目的,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勿喧宾夺主。 
  总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只有当幼儿产生了想听的内在需求,才会真正地进入音乐的海洋;只有学会了听的方法,才会在音乐的海洋中寻找到自己的水域。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聆听音乐为主线,借助各种知觉的体验来理解和感悟音乐。这就是我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儿童化的一点思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家庭游戏方案:打电话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