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如何让孩子理解苦难?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anfei 感谢 yanfei 上传 0人参与

   福建厦门一家长来信咨询:周末,我带上大班的儿子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虽然看时他也感动得哭了,但回来后,他居然说不喜欢电影里云南山区的孩子,因为他们又脏又穷,而且他认为这种不幸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只是故事。我很惊讶孩子无法理解苦难,该如何引导? 
   答:都市孩子的苦难和贫困山区孩子的苦难是不同的,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理解也是不同的。例如,你孩子的烦心事不是山区的孩子穿不上衣服,而可能是没能看上喜欢的动画片或心仪的玩具没有到手。不是你孩子没有同情心,而是符合他这个阶段的心理需要。 
   对于你孩子嫌弃电影中的孩子脏,也很正常。作为成人,我们也会嫌弃不干净的人。但是道德要求和怜悯心,超越了我们本能对脏的厌恶,我们会产生移情,会对生活在困苦中的人们的苦难感同身受,这是道德发展的结果。我们不能要求缺乏体验的孩子,立刻超越他的发展阶段。 

   那么,如何让孩子理解苦难,培养同情心? 
   1、注意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无论生活条件多么优越,不要对孩子所提的要求尽数满足即时满足,而应该对一些可有可无的需要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体验等待、争取的情景。虽说这距离我们所说的苦难有些差距,但是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思而不得的心理过程。 
   2、让孩子理解苦难。如有可能带孩子深入山区或贫困地区,接触那里的孩子(包括家庭以及读书的环境等),让孩子和他们通过书信或者拜访的方式,形成一定的联系,这有助于孩子对苦难真实、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父母可以尝试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他们展开讨论,如那里的孩子为什么那么脏?是他们不讲卫生吗?为什么不去上学?是不努力吗?引导孩子区分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区别,体验别人被迫生活在困境和苦难中的挣扎和无力感。 
   3、增强感性认识。观察那些乞讨儿童或贫困家庭子女的生活,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导孩子为他们做点什么。例如通过义卖、劳动获取的收益帮助他们,或把自己储蓄罐中的钱拿出来献爱心等。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倍加珍惜。 
   总之,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是建立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脱离生活的说教上。 

  两地分居,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江苏徐州一家长来信咨询:因为工作需要,我爱人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家三口聚少离多。女儿5岁,每次和爸爸见面时,她都表现得很生疏。虽然每天都会和爸爸通电话,但她总是说不了几句就跑开了。请问,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做点什么? 
   答:首先,常联系。在外的一方要给自己和家庭的联系形成一定的规律,如每周某个固定时间给家人打一次电话,或视频聊天一次,让孩子形成习惯,情感上也有稳定的沟通及宣泄通道。不能随心所欲,想起来联系一次,忙起来就杳无音信。 
   其次,巧沟通。为什么女儿和爸爸打电话时,没话可说呢?这可能和爸爸不会“说话”有关:是不是听话、懂事,有没有惹妈妈生气等,这些问话多像训话和指导,缺少温情的聊天,无法说到孩子的心里去,孩子自然对这样的沟通不感兴趣。建议这样问:有什么开心的、自豪的或者委屈的、伤心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什么特别要分享的事情,爸爸也可以说说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趣事。这样看似“闲聊”的过程,对亲子感情融洽有好处,更有利于孩子建立起完整的父亲的形象。 
   再次,好心态。由于夫妻长期分居,妈妈在身心上会经历各种考验,这时需要学会主动排解,不要把孩子作为宣泄的对象,否则孩子只会片面理解你的苦恼,甚至会把你的苦恼变成负罪感加载在自己身上,或归罪到常不在家的爸爸身上,长此以往会扭曲孩子幼小的心理世界。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苦难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数学区游戏活动:牙膏盒上的小人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