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教”与“学”
[摘要] 幼儿园现在的科学教育与传统的尝试教学不尽相同,后者强调的是教幼儿一些概念,认识一些事实,形成初步的概念能力等,而前者在传统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本文阐述了科学活动的意义,分析了科学教育中“教”与“学”的矛盾,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幼儿园 科学活动 兴趣
孩子们天性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在不断地面对各种生存问题,不断的通过探究、尝试,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承袭了祖先们弃而不舍的发明精神。幼小的孩子们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探索周围世界。
一、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
正规活动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可接受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制定教育活动能过计划和活动教案,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中既要有可控性又要有灵活性,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允许额幼儿以不同方式去感知、观察、操作,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答案,使可控性与开放性互相配合协调运用,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在多次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后总结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单一方向层层深入的激发幼儿思考。单刀直入,简明扼要的提问,多鼓励少命令,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愉快的进行探索性思考,幼儿“学”的兴趣浑厚,使教育活动真正融于幼儿生活。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将自己操作过程的发现及结果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随时有新的发现和想法,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说的话也多了。
例如,在科学活动《有弹性的物品》中,物体的弹性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时我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准备了大量丰富有代表性的弹性物品,通过启发性提问:“你玩的是什么东西?你是怎么样玩的?你在玩的时候发现它有什么变化?”引起幼儿探究思考的欲望。带着问题,孩子们通过捏一捏、拉一拉等多种感官感知,我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反复验证后孩子们自己发现了物体的变化,原来这种变化就是物体的弹性。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弹性物品,我还给幼儿提供了人手一份的材料,自己去摆弄,通过实验、记录,请幼儿寻找弹性物品,感受其特性。通过这样有效的提问和指导,幼儿对“弹性”有了系统的全面了解。不少幼儿发现纸有弹性,布料没有弹性,知识发生了碰撞的火花,教师和幼儿共同实验梳理,得出正确的结果。“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有弹性的呢”、“生活中那些物品是利用弹性的特性制作出来的呢”、“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呢”一连串发散性的提问,让幼儿打开了幼儿想象的空间,还立志长大后利用弹性的原理设计更好玩的物品。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鼓励,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通过多次诸如此类的众多实践,“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的观念逐步被教师的内心所接受。教师不同的“教”有不同的效果,我们要有目的地方选择其长处,改进不足的一面。“教”要为教学内容的实施和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服务,要保证每个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那就要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性。
二、把握非正规的科学活动契机,进一步延伸正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为一次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是难以照顾到孩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千差万别的。教师也要立足于幼儿日常生活,把握好科学教育的契机,挖掘幼儿内在潜力资源,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在已知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这就是活动延伸,采用个别、小组、自由结伴、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思考、动手做实验等,给幼儿以充分的时间,强调幼儿积极参与操作,转变教师组织者、传授者的角色。
例如,科学活动《冬眠的动物》小朋友通过收集的材料了解了动物在冬天所特有的特征,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思维活跃,教师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课后孩子们提出“老师小动物过冬冬眠,大树是怎样过冬的呢”。孩子们会自己发出问题了,说明有效教学活动对孩子的思维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如此一来,引发了孩子们的遗传思考,“对啊,孩子们为什们到冬天叶子会脱落?蔬菜为什们要盖上暖棚”。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获得了知识,同时这种延伸活动可以延续到家庭教育活动中,爸爸妈妈在路上,家里随时解答孩子们的一个个疑问,从而也显露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幼儿的发现和探索能力也启发了老师,因此,教师正好反过来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活跃了幼儿的思维,是幼儿能发挥较大的积极性,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普遍提高。
三、关注幼儿兴趣,抓住随机性科学活动时机
随机性教育活动建立在偶发事件的基础上,如幼儿都喜欢的玩具易坏,遇到这种情况,以往我们给扔了,而现在教师会耐心的关注幼儿的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启发幼儿想办法自己修理,修理的过程孩子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并能提出几种修理方案,就这样拆拆装装,将这种以往的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的教育行为。同样,在外面散步,孩子们发现在花丛中有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好漂亮!老师就抓住时机向幼儿提出问题“蝴蝶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孩子们开始歪着脑袋思考,过不久他们就会把你想要的答案寻找出来。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我告诉孩子们这不是桥,是彩虹,“彩虹是怎样出来的”、“平时我们怎么没看见”,孩子们好奇的发问,我像接住了弹球,给他们一一解答,最后我还要把这个球再弹过去,让孩子们给我更大的反作用力。教师在偶发事件上,不嫌其烦,立足幼儿日常生活,是幼儿能越来越多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幼儿潜力很大,把握时机,“教”的适时,比课堂上言语教授效果好得多。
无论是正规科学教育活动,还是科学课后延伸活动或者是偶发科学活动,三者的教育目的是共同的,教师的指导平衡点都是要落到幼儿身上,都是为了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应从幼儿的发展规律中了解“怎样学”,在引导幼儿的发展中把握“教”。在深入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
手工材料
关键词:科学活动
-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科学活动——溶解的秘密 2013/02/20
- 科学活动能帮助幼儿进行主动探索 2013/02/20
- 优化幼儿科学活动探微 2013/02/08
- 谈谈幼儿园科学活动 2013/01/26
- 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合理地使用材料 2013/01/2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