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anguoqian 感谢 fanguoqia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的可塑性、模仿性都较强。此时,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完全可行而且必要的,能有效帮助幼儿获取浅显的环保知识和技能,萌发环保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幼儿从小就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家园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关键词】环保教育、渗透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是“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内容与要求中又强调,“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新《纲要》进一步拓宽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范畴,把以往爱大自然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深层化。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实施环保教育是完全可行而且必要的,应当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之中,养成幼儿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1.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    幼儿每天在园的时间长达近十个小时,这决定了幼儿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许多环节,如:晨间谈话,吃饭、睡觉、洗手、体育活动、上课等,就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活动中却蕴涵着大量的有价值的环保教育内容,是幼儿环保行为练习的最好时机。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一种不断重复和强化,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联系,许多行为不断地在重复进行,所以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环保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鼓励幼儿正确用餐,不浪费粮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大声喧哗,学会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不浪费水,学会开小水,随手关水龙头,物归原位等,天长日久,这些要求由外力的作用逐渐内化成了幼儿的自觉行为。 
    生活中处处、时时都蕴含着环保教育的契机,每件小事都与环境有关,路边的一张废纸拾起来放进垃圾桶是环保,为小草、小树浇水、施肥是环保,节约一滴水,不乱丢果皮、纸屑也是环保。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平视”的角度,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及突发事件,进行了渐进、系列的环保教育。时时、处处的环保教育让幼儿在感受中积累体验,在体验中萌发情感,在情感萌发中逐步升华为一种理性的认识。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     幼儿园的教育多姿多彩,为了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教育,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渗透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如在中班开展观摩活动时,教师把看图讲述《窗外的垃圾》由原来的单纯讲卫生教育扩展为保护环境的教育,以贴近幼儿的生活方式和感兴趣的事物,将单调枯燥的环保知识表现出来,使幼儿生动、形象地了解了“哪些现象属于污染”。在《宝贵的纸、笔、玩具》活动中,教育幼儿爱惜物品,知道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纸、笔、玩具都凝聚着很多人的劳动,使用时应小心爱护。在科学领域中开展了《认识鸽子》、《美丽的鸟儿》、《森林是动物的家》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鸽子、啄木鸟、麻雀等鸟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动物与森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知道人类有家,动物也有家,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幼儿唱《爱护小树苗》等有关环保教育内容的歌曲。在《听听什么是噪音》活动中,组织幼儿到建筑工地听机器轰鸣声,让他们感受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由此引导幼儿在看电视、收听广播时声音要小一点,上下楼梯时脚步要轻一点,室内说话时声音要低一点,从自己做起,减少噪音。通过在各科教学中有机而灵活地渗透,使幼儿感受到环境保护无处不在。 

        3.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园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鱼儿喜欢干净的水》、《鱼儿搬家》、《宝贵的水》、《小水管》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水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知道水对人类生存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在绘画活动“设计节约用水标记”中,幼儿将设计、制作好的标记贴在水龙头旁,提醒自己随时拧紧水龙头;教师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如干涸的河流、枯死的庄稼、草原上的人们排队取水等等,让幼儿感受水的重要,唤起幼儿的同情心,产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针对“地球上的水会用完吗?”这一话题充分展开讨论,让幼儿了解淡水资源在地球上是很有限的,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一的水可以利用,如果人们不爱惜水,不节约用水,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有一天没有水了,地球上的生物就无法生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懂得了如何保护水资源,知道要节约用水,做到洗手时不玩水、开小水、随时关水笼头,外出游玩时,不往水里(小河、人工湖等)扔废弃物,不污染水源。 
    结合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粮食日”主题活动,通过科学领域《食物从哪里来》、社会领域《做节约粮食的宣传大使》以及语言领域古诗《悯农》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形成要经过种植、培育、收获、加工、运输、售卖等多个环节,它凝聚着许多人的劳动,使幼儿深刻理解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教育幼儿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不但自己懂道理,还要向别人做宣传,帮助周围人改掉浪费粮食的坏毛病;与此同时,在吃饭环节,开展“比比看”活动,加强了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幼儿都能做到安静进餐,不挑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在“变废为宝”主题活动中,组织开展了《变废为宝》、《报纸游戏》、《瓶瓶和罐罐》等教学活动,并在活动角中进行废旧物品的手工制作,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废旧物品可进行再利用,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环保知识。在《快乐的运动》为主题的小小运动会上,教师和幼儿充分利用废旧饮料瓶、易拉罐开展“推小车、穿树林、垒球”等体育活动,发展了孩子们的基本动作,促进了其身体的协调性。 

        4.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也将会变得更加聪明、自信、大胆。在准备区域活动材料时,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分类、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全部派上了用场:“动手区”的小朋友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开心果”壳做成了项链,用贝壳粘成一幅装饰画;医院里的“医生”穿上了白衬衫更加像模像样;“自然区”里小朋友在可乐瓶里种上了葱、大蒜,把树叶做成了书签;“娃娃家”里的娃娃穿上了小朋友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更可爱了。 
     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在材料投放以前,认真分析各活动区的教育功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及能力,提供足够的并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材料,有效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比如“娃娃家”的各种食物是用纱布和碎棉花缝成包子,用黄色胶带纸把报纸缠成鸡腿,白色的绒线当粉条,土黄色绒线当面条;还将大蛋糕盒用作小餐桌,用废纸箱做“屏风”。在“运动区”里用“旺仔”瓶子摆成迷宫,把小可乐瓶当保龄球,用挂历纸卷三节棍等。“动手区”里,用大可乐瓶做成"娃娃"让幼儿喂食,利用旧毛线和丝带让幼儿学编织。在“娃娃超市”里,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箱和鞋盒做成收银盒和货品柜。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让幼儿明白“只要做个有心人,废物也能变成宝。”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心理:孩子急需心理营养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