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游戏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nichunlin 感谢 nichunlin 上传 0人参与

        游戏是有别于劳动与学习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它能够解决学前儿童发展中的特殊矛盾,依据幼儿独特的年龄特征,把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幼儿的游戏活动被剥夺,幼儿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等得不到保证。游戏的缺失窒息着幼儿的童年,影响着幼儿发展的进程,甚至会造成幼儿人格的畸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幼儿游戏缺失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游戏补偿。 

        一、幼儿游戏缺失的现象及原因 
        当前,早期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几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依然存在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与忽视游戏的现象。如单元房封锁了幼儿与同伴嬉戏的自由,加之父母忙于追求事业的成功,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孩子在电视、电脑前流连忘返;周末家长带幼儿从舞蹈班赶往钢琴班、绘画班、英语班,有的幼儿周六一天报名参加了三个培训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多为语言、数学等教学活动所占,游戏区成为摆设,从而导致幼儿游戏时间的缺失、游戏空间的约束、游戏材料的单一、游戏伙伴的缺少和游戏活动的被动。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社会生活造成幼儿游戏的缺失 
        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和方式束缚了幼儿游戏的自由。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空间的紧凑,单元房封闭的居住环境,独生子女政策,游戏场地的缺乏、距离远或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幼儿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与同龄或不同龄孩子在一起游戏的机会很少,而且,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加剧,许多父母在生存与追求个人事业发展中,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更不要说与幼儿一同游戏了。加之现在的单亲子女越来越多,大部分单亲子女因父爱或母爱的缺失,承受着更为沉重的心理压力,享受游戏的机会更加有限。以致有些幼儿无法超越“自我中心”阶段,对同龄儿童没有认同感,不懂得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受阻、滞后。 
        另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等现代设备迅速走进幼儿生活,看电视、玩电脑成了孩子居家时的主要活动,甚至有一些孩子沉湎于其中,无暇与同伴或家长游戏,导致幼儿的游戏时间减少了。同时,在玩具市场高度繁荣的今天,大量新颖的成品玩具成为主流,尽管玩具品种繁多,而过去那种自我开发型和建设性的半成品玩具制作和自娱游戏几乎消失,幼儿在便捷化、序列化、简单化的玩具堆中自娱自乐,游戏形式、内容单一,即使同伴有交流,也缺乏交流的深度,人际间相互学习和互动不足,社会性发展程度低。 
        (二)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导致幼儿游戏的缺失 
        由于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教育的误导、一些不负责理论的充斥以及媒体的起哄,导致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出现偏差。“教育要趁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观念左右家长的育儿观,家长对游戏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或调皮的表现。在对幼儿行使教育权利时,无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与人攀比的心理驱使下,把对孩子进行早期特殊技能的训练看成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径。加之一些教育机构或团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迎合家长盲目、片面的要求,于是,兴趣班、培训班、家庭教师产生了。幼儿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疏远了游戏伙伴,游戏时间、空间顿失,自发游戏成为奢侈的想象。 
        (三)幼儿园游戏的“虚假”导致幼儿游戏的缺失 
        激烈的学校竞争强化了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学业”、“教学”倾向,幼教工作者被动地跟着指挥棒,导致幼儿园游戏的虚假。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目前幼儿园大多是二教一保,每班三.四十名幼儿,有的甚至更多。安全是幼儿园的一条生命线,教师把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保证安全策略就是高控制。如少开展户外游戏、少提倡自选游戏、少进行运动性游戏,幼儿多处于“静”与“坐”中学习知识。另外,有些幼儿园因生存压力.而一味迎合家长的需要。过分注重幼儿知识的学习,盲目扩大幼儿学习范围,挖深学习内容,忽略幼儿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 
        尽管教师懂得许多新的理念.但事实上教师制定的许多规则在约束、控制幼儿的行为,幼儿一些合理的游戏被制止,游戏时间被教学所占用,即使是开展游戏也是在教师导演下,幼儿在演“游戏”,使得“幼儿游戏”成了“游戏幼儿”,成为“虚假”的游戏。 

        二、幼儿游戏补偿的指导策略 
        福禄贝尔说过: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游戏在幼儿期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今社会幼儿游戏缺失的现状,我们必须纠偏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及时给予幼儿游戏补偿,使其进入正常的社会性发展进程,给幼儿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 
        (一)改变现代社会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生活的高压力、快节奏以及城市环境拥挤,的确给幼儿游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只要我们对游戏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就能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将游戏权利还给幼儿。 
       首先,家长要成为幼儿游戏的指导者、伙伴。福禄贝尔曾呼吁:“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游戏吧。”家长应有控制地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启智、动脑又能动手的半成品玩具,重视与幼儿的互动游戏,抽出时间和孩子玩一玩。例如我园有个班,每周末安排一次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在家一起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制作幼儿玩具,周一带到幼儿园展览、交流,然后丰富游戏区材料,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与家长的交流,加深了情感,得到了家长和幼儿的喜爱。 
        其次,社会要重视儿童公共游戏场所的建设,可以在生活小区配套建设一些公共游戏设施,为单元房、单子女幼儿提供更多与同龄孩子交往游戏的场所、时间。英国1961年掀起一场“游戏小组运动”,倡议要“还给孩子游戏场地”,1962年成立了“游戏小组协会”。澳大利亚的游戏小组是由儿童父母发起和组织的,每周活动1-2次,每次2-3小时,父母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也可以观察孩子的游戏,彼此交流育儿信息、经验。新西兰更是有政府资助的游戏中心,它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证0-6岁儿童能够有固定的时间、地点以游戏的方式学习,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机会。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 
        家长希望将一个孩子培养好的想法没有错,关键在于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得当。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自然能使儿童在成长为大人以前保持儿童的天性。如果我们企图颠倒这种顺序,就像勉强摘下无味的不成熟的水果一样,在它们能够成熟之前,就已经烂掉了。”同时,他强调对某种能力的发展存在一种“最佳时间”。对孩子行使教育权利时,家长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目标定位,让孩子从过早的定向培养中解脱出来,还给幼儿游戏时间,才能有利于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关键是要分析孩子的现有水平以及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需要,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及发展需要确立目标。不能过高地确立发展目标,使孩子在努力后也不能达到目标,从而产生挫败感。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值得我们借鉴。其次,要正确理解“什么才是培养好”。学习好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孩子好,不仅好在学习能力上,还要好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等方面,对于孩子的评价要多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朝着身心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要太看重短期的结果,每个阶段为孩子确立一个适当高度的目标,给予适当、适时的帮助,耐心地让孩子在期待中健康成长。 
        (三)还给幼儿园游戏真实 
        我国早在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次强化这一原则,这都是从教育政策法规的角度提出的。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发展,落实的关键还在于幼儿园教育。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更要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对幼儿园游戏“打假”,还幼儿园游戏真实,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的开展,充分利用幼儿集体生活的环境,开展各种自发的和有组织的游戏,放手让幼儿主动活动,以游戏为媒介,增加同伴间交往的频率,给予幼儿社会交往的补偿。其次,通过游戏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轻松学习的氛围中体现出平等关系,增加同伴间、师生间的交往,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也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中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立足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游戏,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共育,重塑交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孩子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享受游戏的快乐,让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走进幼儿生活,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游戏缺失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音乐)儿童故事《七个小精灵》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