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师班声乐课教学方法探微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ihuixian 感谢 lihuixia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本文认为职教中心幼师班的声乐课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提出通过实施“区域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师班 声乐课 区域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 

        一、幼师班声乐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音乐班的声乐课和普通中学的唱歌课相比,职教中心幼师班的声乐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来源、艺术素质、声音条件,还是在教学目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音乐班的声乐课,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声音素质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等。普通中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唱歌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发声要领就可以了,因此多采用齐唱形式教学。而幼师的声乐课正是处于以上两者之间,它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普通中学的齐唱特点,是二者兼备的、相互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主要是由幼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来源、声音素质、学习环境、文化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幼师声乐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在有伴奏或无伴奏的情况下,基本上能独立、正确地处理表现常见的体裁风格的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幼儿欣赏歌曲懂得幼儿歌唱发声的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目前幼师声乐课的教学中,一直都是全班齐唱的上课形式。虽然教师也在课堂中讲些理论和带有技巧性的个别辅导,但由于人数多,课时少,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面对全班三四十人的教学队伍,不可能对每个同学都进行一一辅导,因而无法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法针对性地解决个别的具体问题,而只能解决那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鱼龙混杂的现象就出现了,好多学生上课不专心,歌唱方法自然没法掌握。其次,受学生来源影响,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他们声音条件差,艺术素质低,较少有条件好的同学,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还得学会一些简单的指挥动作和独立视唱幼儿歌曲的方法,这对于那些音乐修养差的同学是很难完成的。由于好的、差的混在一起唱,无法听清谁对谁错,加上有限的课时量,老师无法也不可能进行全面细致的个别辅导,从而难以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因而,素质好的同学,得不到及时的辅导,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地消退,进步很慢,甚至有倒退的现象;而素质差的同学由于本身的接受能力所限而感到吃不消,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畏惧和退缩心理。这样,直接影响到教学进度和质量。 

        二、改进幼师班声乐课教学的方法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做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性的“区域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区域性教学。所谓“区域性教学”,就是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反应能力、艺术素质等,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良”和“差”两部分进行教学,以“抓良带差”的办法进行因材施教,这样针对性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具体做法是:感觉“良”和感觉“差”的同学分别上课。在给感觉好的同学上课时,要求相对高些,比如尽可能让他们完成一些较大的声乐作品,如《我和我的祖国》、《红豆词》等,同时老师要多教、多做示范,严格把关,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学有所求,从而促进其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使声乐水平不断提高。比如,有位同学,声音条件挺好,可在声乐理论上却一窍不通,发音也不准。由于受方言的影响,说话、发音都很硬,笔者就鼓励她在生活中多练习普通话,掌握咬字、吐字的方法,并教她用“混声”说话的方法发声、唱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这个学生进步很快,不但解决了发音问题,而且在班级声乐表演中赢得了较好的评价,她因此也更有学习声乐的动力了。对于那些素质较差的、声音条件也不太好的同学,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首先在不脱离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的歌曲,如《长城谣》、《牧羊姑娘》以及儿童歌曲等。这样,他们学起来就没有了思想负担,学习也就有兴趣了,信心增加了,自然声乐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此有的放矢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的歌唱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够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了。实践证明,“区域性教学”给幼师声乐课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提倡的。 
        2.启发性教学。所谓“启发性教学”就是通过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对其所要表达的歌曲意境,任务思想感情以及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进行描绘和表现,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形象化的语言,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按老师的意图,及时把握歌曲的形象和思想内容,从而推动幼师学生声乐学习质量的提高。 
        我们知道,对于乐器学习来说,只要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辅导与实际示范和训练,学生受到启发,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具体的练习,就能在一段时间内掌握技能技巧。而声乐就不同了,它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科,学起来要难得多。由于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音乐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老师的耐心教和学生本身刻苦努力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老师具有吸引人、感染人、生动形象化的文字语言,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再加上老师准确的示范,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比如,在做“歌唱呼吸”的练习时,笔者首先按“胸腹联合呼吸”的理论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并加以示范表演。学生听后,道理虽然明白,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气息的吸入与呼出的感觉。有的形成了“浅胸式呼吸”,甚至个别学生还有憋气的现象。后来,笔者就启发学生用闻花的感觉体会吸气时横隔膜的弹跳动作,用长跑、爬山时的急促呼吸去找深呼吸的感觉,用叹气的感觉体会气息的走向。通过启发,学生们有了明显的改变,有的说像哭时那种抽泣感觉,有的说像哈哈笑时的感觉。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初时的呼吸感觉,在以后的训练中,再将这种感觉不断扩大发展、巩固,逐渐地使学生掌握了“歌唱呼吸”的方法。 
        在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方面,用简明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歌曲的思想感情。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摇篮曲》,这首曲子是表现伟大的母爱的一首歌曲,在教唱时,要求学生尽力去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可是,由于学生大多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生活阅历浅,无法体会到做母亲的感觉,笔者就启发学生去想象“你们就好比那慈爱而伟大的母亲,坐在摇篮旁,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轻轻地摇着摇篮里的小宝宝甜甜入睡的情景。”通过联想,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歌曲的意境,在那委婉、流畅的旋律中,歌声变得非常甜美、轻柔,完全表现了一位慈爱而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实践证明,以上所采用的这两种教学方法是可取的。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需具备恒心与毅力。对于老师来说,更需要耐心。笔者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多为幼师教育事业做更多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声乐课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语言教案:《老鼠娶亲》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