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保育员管理工作之我见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enxing 感谢 chenx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保育工作主要实施者——保育员的专业理论素养、保育管理水平及实践能力是影响幼儿园保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与现代幼儿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幼儿教育事业的瓶颈,因此规范保育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保育员培训、评估体系,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保育员队伍才能提高保育工作质量,真正实现《纲要》精神中“保教并重”原则,促进和保护幼儿健康。 
        关键词:保育员 现状 保育员管理 
        建立高素质的保教队伍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这支队伍按工作重点由两部分组成:幼儿教师队伍和保育员队伍及后勤保障人员,从而形成幼儿园综合管理系统。理论上,这两支队伍在素质要求上,管理内涵及社会待遇和报酬上应保持一致,相互交融,无差别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把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内容,利用幼儿的生活进行学习,为了幼儿的生活而学习”的《纲要》的基本理念。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工种之一,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幼儿教师的助手,她辅助教师负责幼儿的保健、养育、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保教人员之一,其素质将和教师一样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然而现实保育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尽如人意,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幼教事业标准化配制、专业化管理的瓶颈。 

        一、幼儿园保育员的现状分析 
        (一)素质要求标准低,职业化氛围淡薄 
        1、学历要求偏低,使保育员知识结构与《纲要》的要求配置不太科学,也不合理 
        从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看,职业定义非常高,如对保育员职业等级?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培训要求是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但学历要求却偏低,为初中学历。一个标准配置的班级一般是一位主班老师,一位辅班老师,一位保育员,形成一个生活、教育教学集体,而这个集体所面对的是身心发育不完善的幼儿,这个集体的一言一行决定着孩子身心正常发展,未来做人、行事、乃至人格形成,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优质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均在大专以上,有的园教师本科率很高,研究生学历担任幼儿园老师也不鲜见。且具有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技巧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要具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先进的育儿理念。而同样对孩子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保育老师们则要求很低,好多幼儿园保育员(见附表)无岗前培训,无专业的技能技巧,由于她们的入职门槛低,临时观念强,职业化氛围更是淡薄。 
        2、把幼儿园保育员和福利机构的保育员混为一谈,与《规程》《纲要》精神背离 
        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保育员的职业定义为: 
        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由此可见,把幼儿园保育员和福利机构的保育员相提并论。 
        1996年6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要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幼儿园的保育员应有别于社会福利机构保育员,具有现代的保育观:既“保”还“育”,不但注重孩子的身体保育,更要重视心理保育,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对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定义、职业能力、培训要求均应高于福利机构的保育员、要更细化。 
        (二)社会价值被掩盖,报酬相对较低 
        在人们的眼里,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领导重视,家长认可,收入亦高。但与教师同处工作第一线的保育员,则社会地位不高。据对369名保育员的调查(见附表)显示,369名保育员无1例是在编人员,她们的待遇相对较低,月收入均在千元以下。由于好多幼儿园的管理者“重教轻保”意识浓厚,大部分家长也认为保育员只是做好卫生的“清洁工”,并不尊重保育员,久而久之造成了保育员们低人一等的心态,认为自己在幼儿园扮演的是“卫生员”的角色,专门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和环境卫生,教育和她们没有多大关系,她们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何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掩盖了她们的社会价值。 
        (三)整体素质低,个人技能单一,综合素质急待提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幼教市场供需矛盾很大,幼儿园保育员岗位成为下岗职工的“安置点”,家庭妇女的“就职地”,落聘老师的“避难所”,职业幼师的“过渡桥”。在岗保育员的年龄趋于中老年,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大部分保育员不但缺少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或知之甚少,日常操作中缺少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更不要说拥有现代育儿理念或普通话及计算机运用了(见附表)。工作中保育员的观念限于做好卫生,管理好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这种“家坊式”的工作方法,让她们成为教育中的“旁观者”,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保育的需要。并且她们工作的临时观念强,一旦遇到更合适的岗位就会“远走高飞”。 
        (四)专业培训机构匮乏,资源不足,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我国有专业的幼教培训机构,但缺乏相辅的专门的保育职教培训机构,或者说很少。大多数保育员未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她们往往仓促走向保育岗位,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日常工作中凭经验做事,工作后再培训的机会也很少。 
        (五)归类管理不合适,形成管理乏力 
        由于没有专业的保育员管理系统,大多数幼儿园均把保育员归为后勤人员,与门卫、厨师一并管理,往往管理不到位,更谈不上专业化管理。 
        (六)体制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差异化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为公办园与民办园在教保人员配置上的个体差异,城区园与乡镇园在保教人员配置上的差异。主要缺陷是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弹性大,刚性弱。笔者曾参加2007-2008年xx市优质幼儿园检查,结果显示,保育员配置城区园基本达标,(不包括城区民办园),乡镇园、民办园保育员配置严重不足,有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多为老师兼职,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无保育员,远低于国家标准保教人员配置要求。 

        二、幼儿园保育员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的延续性 
        现代幼儿园创立自西方,我国在清末才创办,起步晚,民国发展的规模也不大,建国后又经多次起伏,直到文革后才逐步走上正轨,但却始终摆脱不了重教轻保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一向讲究“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让御侮图强成为当时社会的主题,因而“愤而兴学”从小抓起,令幼稚园“重教”不足为奇。而受日本、苏联幼稚园教育模式的影响,“重教思想”之风流行。1932年,陈鹤琴先生主持制订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保教并重”的重要,建国后,许多教育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幼儿园“保教合一”的理念。1989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表明保育开始与教育并驾齐驱,为真正实现保教结合奠定基础。然而要想在实践层面上开展保教并重,并非易事,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幼儿园管理者的教育观、儿童观,社会、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等,好多幼儿园里“小学化倾向”依然存在,“保教并重”的落实好多还流于表面现象。
        (二)现实的无奈性 
        由于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导致现实与要求、标准与实际相去甚远,反差极大。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从幼儿开始即享受高级教育的需求旺盛,加之计划生育国策深入人心,形成在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上的中国特色矛盾:幼儿园数量不够、质量不高;高素质幼儿教师数量尚且不足,高素质的保育员更少。 
        目前的现实是大量补充幼儿教师尚且不够,高素质的保育员要么就地转换成幼儿老师,要么被挖走异地执教。 
        (三)社会的偏见性 
        中国五千年文化形成了我们民族固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论是从“私塾”还是幼稚园再到幼儿园,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学知识、学文化的,这里的知识和文化被固定为:读书识字,而行为教育、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分割的。传统的理念是教书识字为“先生”,自然得到尊重,而教生活技能的为“师傅”,不被重视,日常工作中许多幼儿园对保育工作认识不足,仍以教学为工作中心,很少开展保育研究,保育员的社会价值被低估。 
       (四)体制的制约性 
        我国目前正处改革的高潮期,两种经济摸式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两种体制并轨运营,带来特有的碰撞和矛盾。就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来讲,表现为: 
        1、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民办幼儿园质量不高(贵族园除外)。 
        2、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保育员质量不高。 
        3、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少,保育员既无编制报酬又低。 
        4、公办优质幼儿园高收费被用于基本建设的比例过高,用于提高教保人员待遇比例较低。 
        5、两种体制制约了优质园培养高素质保育员的热情。 
        6、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专业化管理乏力。 

        三、做好幼儿园保育员管理工作之出路 
        1、统一认识,转变保育新观念 
        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切实认识到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重要性,应上下呼应,内外宣传,做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识,社会各阶层理解,职能部门落实。改变以往认为“保育员工作只是搞卫生、抓消毒等工作,是为教学服务”旧的保育观念,扩大保育内涵,形成保育新理念,既“保”还“育”。在当代幼儿躯体疾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而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则日趋增多时,保育员与教师同样兼负着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任务。保教过程是个统一的过程,保育员和教师不是主从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建设 
        建议劳动部门把幼儿园保育员职业标准从社会福利机构群体中分离,提高职业标准,细化职业定义,优化职业等级,健立健全专门的培训机构,实行上岗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把保育员培训与幼儿教师培训一样纳入当地中小学继续教育计划,实行“保育资格证”准入制度。实行合理政策,允许优质园在收费中加大对高素质保育员提高待遇的提取比例。幼儿园日常管理中应适当满足她们渴望尊重平等、公平分配和继续教育的愿望。并积极宣传保育员社会的贡献价值,提高社会待遇。激发保育员职业自豪感,体会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3、建全幼儿园保育员管理体系,实施保教均衡理念 
        幼儿园保育员管理系统应涵盖如下内容: 
        (1)建立分层次的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分层次的幼儿园保育员培养、使用、考核、晋级、相互交流的管理系统,实行职业档案管理,加大督导力度。 
        幼儿园应将保育员管理从保卫后勤人员中单列,实行系统化管理,包括保育员的准入退出制度的建立,保育员定级、晋级、考核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保育员培训计划的建立和执行,保育员日常工作指导、考核、督查管理。 
        (2)建立不同层次的保育员培训体系,提高保育员业务素质。 
        社会层面上应扩大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应全面。幼儿园应实行职后培训制度,鼓励保育教师参与学历进修,实行奖励机制。日常工作中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参与式培训、示范表演、竞赛观摩、保育研究等多种形式,引导保育员遵循新纲要精神,做好日常保教工作。如和教师一起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养成》的研究,贴近日常保教工作内容的研究等,让保育员总结宣讲保教经验,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自身价值,使其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从而切实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和保育管理水平。 
         (3)对保育员实行差异化管理,高级高聘、低级低聘,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 
         (4)规范保育员工作流程,使保育员从保洁员的形象中脱离出来,使保育工作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5)编撰《保育员工作日志》,并推广使用。幼儿教师有教案作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的依据,保育员则以《保育员工作日志》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及教学考核的依据,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建立科学的职业化、标准化的保育员评估体系 
       (1)制订保育工作考核标准 
       结合《纲要》和《规程》,制订保育员日常操作流程,细化保育工作的每个环节要求,对日常常规工作进行量化,如对保育工作目标、日常保育工作要求、一日保育工作程序、生活环节操作细则等内容均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使全园保教人员实行保育工作有标准可依。使之形成科学有序的操作系统,规范保育行为,以达到保育过程的规范化、量化管理。 
        (2)考核保育工作成效 
        参照保育考核细则,针对日常保教工作加强督查,采取定时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衡量保育工作成效。如二次晨检,教室内是否有幼儿可以取到的消毒液、剪刀、接送卡执行情况是否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并如实记录各班保育情况,每月公布检查结果。实行奖惩制度,保证保育工作有实效。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每周针对工作进行及时信息反馈,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况,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反思,注意纠正偏差。 
        总之,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要求为准绳,坚持保教结合,坚持保育员系统化管理,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幼儿教师队伍和保育员队伍在素质要求上和管理内涵上的差别会逐步缩小,相互交融,促进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亲子园办园条件、定级与审批程序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