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科学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ping 感谢 jip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纲要》中提到“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促进幼儿保持探究的热情,获得积极学习的动力机制。”大班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意识较强,能观察到事物的发展及其间的关系,这些相互关系使幼儿感到奇妙无比,促使他们将解决问题的兴趣转化为内在动机。在持续性观察活动中,教师若能有效地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激发幼儿持续观察的兴趣,增强幼儿内在的记录动机,就能很好地提高幼儿记录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抓住记录的时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记录成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促进幼儿更加细致、持续地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探索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 
        科学区域的活动,是幼儿接触最多,活动开展最方便,也是最直观的科学教育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我园大班教师发挥自己的才智,结合当前的主题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便于操作的、利于探索的材料,给幼儿较大的自由空间,有意识地使幼儿智力得到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潜力。孩子们喜欢到科学区来探索、操作,通过手段多样、材料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幼儿的科学观察、探索、操作、发现、表达能力、欣赏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爱科学情感和学科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关键词: 科学  区域活动  记录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乐于发现和探究,而对需要持续观察才有所发现的现象,观察兴趣不浓,有效记录的能力不强。面对问题,我们质疑:我们究竟要引导幼儿记录什么?怎样有效记录?伴随科学课题“科学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记录能力培养的研究”,大班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力,记录科学发现,但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比较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折射出大班幼儿有效记录的能力有待提高。 
        记录是指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形式或独特的语言,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记录下来的那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记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记录可以促使孩子更细致地观察,更认真地思考,使他们通过个人、伙伴、集体等多种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规范化。在一次次记录与实验的对比中促进探究能力发展,调整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和经验,为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认识科学的规律,奠定基础。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新经验。 
        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通过实验记录让幼儿对自己发现的科学秘密有了更高层次的经验提升。 
将科学活动融入我园园本课程——区域教学,以科学为主题创设班级区域环境,设计适合大班幼儿操作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在自我的探究和操作中发现问题,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目标:1、鼓励孩子尝试用观察、语言、符号、图解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2、通过观察与了解生活中的科学试验,并有实验操作的兴趣。在充分的实验的基础下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简单表述操作过程。3、幼儿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用多种方式交流,愿意与同伴分享探索过程和结果。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区域活动,愿意与同伴交流经验,能够学习借鉴他人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 
        记录对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效意义重大,但如果教师仅仅把记录简单地当作一项任务强加给幼儿,让记录成为幼儿的负担,那么记录的作用就完全得不到体现。因此,在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记录兴趣。 
        首先要为幼儿的记录活动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大班幼儿的记录常常带有无意性与自发性,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幼儿的无意记录并把它转化为幼儿的有意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常常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自觉接纳幼儿的自发性记录行为,多多鼓励与赞赏,并及时为他们的记录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记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在充分尊重幼儿的记录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在幼儿记录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记录活动的进程,多问一问幼儿,了解幼儿的记录,在此基础上抓住契机启发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同时,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孩子们的记录方式与成效也会不一样,这时作为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的自主创造行为,让幼儿体验自己的劳动被人赏识的快乐情感,然后教师在和幼儿进一步的互动中,逐渐注入教师的有意引导,这样的尊重使孩子情绪愉悦,能自然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来提升记录的质量。 
        最后记录素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水平,采用多种形式,习得记录方法 
        记录要从幼儿熟悉方式入手,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他们记录自己熟悉的事物。 
        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简单图画记录自己所观察和探究的事物。图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每个孩子的图画都表现了他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从运用简单的图画进行记录入手,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图画来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我们可以从猜猜画画游戏入手,让孩子在感知和了解什么是记录基础上,初步了解记录些什么,怎么记录 
        引导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符号记录。大班对符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教师提供给孩子简单的符号,不仅是为了引导孩子做简单的记录,更是为了激发幼儿创造自己独特的符号去自主记录的意识。 
        提供不同材料,丰富记录方式。科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各有特点,因而记录方式要力求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工具、材料来拓展孩子的记录方式。大班幼儿的记录可以采用各类粘贴、照片及实物呈现、绘画、符号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配上简单的文字及表格。具体用哪种形式,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记录的内容来确定。我们要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提供不同材料,让孩子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记录,不断丰富孩子的记录方式。 
        通过有效互动,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记录的方法。教师根据记录中反映出的信息,了解幼儿科学探究的情况,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提升经验,使得幼儿在交流记录中的新发现成为促进幼儿持续观察活动的新“动力”。 
        我们意识到适宜的记录是自主的、精彩的,参与记录的幼儿是快乐的、投入的。幼儿持续性观察和记录能力的提高不在于技能的训练,而在于合适地引导幼儿探究和思考,获得认知、能力、情感的新经验,让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科学的乐趣。唐代诗人杜甫写过这样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也应犹如“好雨”一样,探索发现促进幼儿发展的新境界,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活动中,体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注入无穷动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歌:鸡妈妈带小鸡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