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主体发展的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创设
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科学课程内容。目前许多幼儿园的种植园地利用程度不高,种植园地的设置常常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种植园地的管理也常被老师替代,忽视幼儿的参与。种植园地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应当让种植园地成为孩子喜爱的、能亲身体验的并获得主体发展的乐园。
一、巧妙规划种植空间
种植园地是幼儿喜爱观察、乐于亲近的小园地,种植园地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开展种植活动。我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老式幼儿园,如何利用这狭小的空间,创设丰富的绿色园地,让孩子在园中感受大自然呢?我们从本园实际出发,对种植场地进行了规划,按照区域化进行布置,改变平面化,突出立体化。我们搭建了架子,方便种植藤条植物,铺设了台子,利于在上面放置一些盆栽植物,同时,还利用蛋糕盒、旧轮胎、食用油瓶等废旧材料种植一些季节性植物,并把这些材料装饰成可爱的卡通造型,沿围墙、廊道、树木四周摆放,改变了种植园地固定化、统一化的传统模式,既增加了种植面积,又点缀了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二、科学设置种植内容
种植活动要讲究科学性,不是形式上的种植。种植内容既要考虑种类、时节,又要考虑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我园地处郊区,附近有蔬菜基地和农村实践基地等,我们结合这些有利资源,种植了山芋、玉米等农作物,还种植了茄子、辣椒、石榴、柿子等蔬菜和水果,尽可能遵循植物多样化的基本原则。同时,我们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确定种植的内容,安排种植的时间。
幼儿园的种植应尽可能让幼儿感受到收获的过程。因此,在设置种植内容时,就要考虑植物适宜的种植时间。如:我们在中班下学期种植黄豆,到大班的时候,就赶上了收获的季节,让大班孩子感受到了黄豆的完整成熟过程。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仅是小花草,更是大自然,只有科学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才能给孩子丰富的自然经验。
三、充分发挥种植价值
种植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切身体验种植、管理的过程。我们在每一次种植时,都和孩子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步骤,帮助孩子掌握种植要领,让孩子亲自种植。种植后,我们引导孩子给植物拔草、松土、浇水,进行管理,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管理过程也是重要的观察过程,我们针对各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观察记录。
收获是种植活动中最能让孩子体验快乐和成功感的环节。我们带领孩子来到园地,让孩子观察成熟的果实,与孩子讨论收获的方法。在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植物的多种特征,品尝到了多种味道,运用了多种感官,获得了很多信息,促进了语言、交往、认知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有效建构种植文化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具有观察、观赏等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文化。从选种到种植,从管理到收获,都是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我们将种植活动与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教学结合,构建了特色的课程文化。如:大班《好吃的蔬菜》,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将种植活动融合、渗透,拓展教育的内容;中班的《炒小菜》,体现了音乐和数学活动的特色;小班的《种洋花萝卜喽!》,让幼儿亲自种植洋花萝卜,激发了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地,建构了多彩的课程文化,发挥了种植活动所特有的价值。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孩子们喜爱的小乐园。我们要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从孩子们主体发展出发,创设丰富的种植园地,让绿色的植物充盈着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让那些鲜活的生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手工材料
关键词:种植园地
- “可望不可即”的种植园地 2013/06/04
- 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 2012/07/1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