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音乐活动的尝试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aomeifang 感谢 maomeifang 上传 0人参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创造,这是幼儿所走过的发展自我的精神力量的道路。”幼儿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跳呀唱呀,希望每时每刻都有音乐伴随他们。我们是幼儿音乐活动的启蒙教师,对此我作了初步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音乐知识。当孩子们听到优美的音乐旋律时,他们会被深深感染而保持愉快的心情,而良好的情绪往往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使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接受知识就会准确而迅速。因此,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很有必要。 
        1. 创设感知活动区。活动区有色彩各异的金属盒,有可爱的各种小动物玩具,有孩子们天天看、天天摸、天天用的各类生活用品。孩子们在感知活动区里高兴地敲打,主动地听各种的声音,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去感知声音的高低,幼儿在“玩玩学学”的优良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2. 制作一架红、黄、蓝、绿、褐、紫、橙七色彩梯,梯上标有音名,孩子们可以在彩梯上跳跃着游戏,这种方法既复习了各音名,还使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音阶像台阶一样,是一级级地升高的。 
        3. 开设音乐创作活动的训练场地,进行直观思维训练,绿色大地毯四周放上许多架琴,琴边再配上打击乐器,幼儿可自由地在这儿敲打乐器。 

        二、优化教育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认知”一个立体度来组织的,我尝试从知、情、意、行多维度出发,组成“引导、启迪、激励、训练”的立体化教育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启迪创造思维。教育活动的步骤是: 
        1. 根据幼儿心理特征,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孩子们从“感知”进入音响世界之中。 
        皮亚杰说:“感知运动机能的培养是智育本身不可缺少的,让孩子们学会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外界刺激物,会使孩子们变得更聪明。”我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音的高低,启发他们获得新知识。例如:我请孩子在音乐活动区里听小鸟、小公鸡、小猫、小狗的叫声,比较其声音的高低。同时还引导孩子们用触觉、运动觉、听觉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如通过“跳音阶”的运动让孩子们感知音的高低,启发他们用手触摸,敲击各种打击乐器,用脚踏击各种物体,体验其声响各不相同,最后通过听觉进行分析综合,进一步感知声响的高低。 
        2. 运用“玩中学”的方法,启发孩子们创造性地学习。 
        当孩子们在自由感知中建立音的高低概念后,我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去领悟七个基本音的高低关系。如: 
        活动一:表演英文歌《do Ye mi》,孩子们边唱边做各种手势,随着音的逐渐升高,手势也由下往上逐渐升高。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自然地熟悉和认识七个基本音。 
        活动二:玩“上彩梯”和“下彩梯”的游戏。彩梯的每一阶段分别标明了C、D、E、F、G、A、B七个音名,孩子们在玩上、下彩梯的活动中能亲身体会到“D”比“C”高一个阶段。“F”又比“E”高一个阶段……通过“玩中学”孩子们从音名的排列位置上感知和认识了音阶的高低。 
        活动三:玩“七个小矮人”的游戏,七个小矮人的名字也分别为C、D、E、F、G、A、B。教师每次请两位孩子扮演小矮人,他们带上自己标号赶快站到标有与自己相同标号的台阶上,C唱do,E唱mi,请全班孩子听辨这两音的高低。 
        3. 采用练习和训练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运用音乐知识的能力。 
        请每一位孩子在音乐活动场地上用琴即兴敲出一对高低音。要求他们动脑筋敲得与别人不一样。在孩子们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比如:出示两音名,请孩子们在琴上敲出相应的音,并听辨各音的高低。 

        三、师生融洽,配合默契是优化音乐教育的保证 
        我注意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把创造教育引入音乐启蒙教育中,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培养能力为主,自始至终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1. 引导幼儿用耳倾听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重要的在于引导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节奏、发现节奏,萌发探索节奏奥妙的欲望。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的兴奋,常会自豪地说:“这是我听出来的。”在幼儿亲自发现和感知声音节奏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幼儿听辨节奏。如放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的乐曲,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一边拍手一边唱歌,一边跺脚一边唱歌。 
        2.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认识。如用走的动作表现节奏,我引导幼儿先边听音乐边走步,让幼儿随着音乐节拍迈着从容的步子走,然后学习边唱歌边击乐器边走步,看幼儿在唱歌的同时步子是否保持正确的节奏,最后要求幼儿耳听音乐,脚踩拍子旋律节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3. 用乐器敲打节奏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教师应在教室中布置音乐区,放置一些打击乐器,能让幼儿随时取用。教师不要把演奏乐器想得很难教,不是为了表演,所以不要指望把全班幼儿训练成一个演奏乐团,而把演奏乐器看作是节奏练习的一种形式。开始可让幼儿拿着各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如筷子、木板、瓶子及装沙的罐子等)敲打着玩,让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声响,接着再引导幼儿去认识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及音色等,并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更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并主动参与演奏活动。 
        在幼儿对乐器有了兴趣以后,就组织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合节奏。首先指导幼儿寻找歌曲的旋律节奏,边听边拍手,然后学歌曲,最后让幼儿每人手拿一件简单的乐器合着节奏敲打,幼儿个个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放些节奏明快的乐曲录音,鼓励幼儿为音乐配节奏,让他们在自由、宽松、随意的环境中参与演奏活动。在这活动中,幼儿并不是训练好了才能参加,而是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地尝试自己的能力,而教师的着眼点在于启发、引导、点拨、促进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经常给幼儿这样的机会,对提高幼儿的节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实践证明,孩子们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中,通过优化教育方法,大胆地学习,对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开发幼儿智力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废旧物手工制作活动:双门冰箱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欢喜迎龙年——煤山幼儿园开展迎新年逛庙会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