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探讨
导读: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是以正向平和方式开启与幼儿的互动,经常给幼儿鼓励、帮助,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愉快情绪。
教师权威在幼儿园这个较为特殊的教育机构中,发挥作用的基点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其内隐性或外显性,均在师幼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幼儿园中的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基于社会教育制度赋予的教育权力和本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而产生的且能为幼儿所认可接受并对幼儿发展产生作用的影响力。从一些专家对互动行为的调查研究表明,由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得到幼儿积极响应占事件总量的95.8%,遭幼儿拒绝的占总量的4.2%;而在幼儿开启的互动中,教师采取拒绝取向的比例为33.5%,远远超出幼儿的拒绝取向(其比例仅有4.8%);另外,在幼儿园常有的九类活动中约束纪律占总量的28%,位居第二。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王者”,操纵控制绝大部分活动,教师权威使本来就是非对称相倚型的师幼关系更加不平衡。不可否认它对保障高效便捷的教育活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旦过度就会转化成负功能,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表现
(一)导致幼儿“反抗行为”的发生
“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班级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众所周知,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进入幼儿世界,遵循的是成人世界的规范,师幼互动的核心是教师按指定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案对幼儿实行教育,教师真正关注的是按自己的价值观去打造所谓的“好孩子”,很少能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一次调查问卷中,100名教师有43%认为“管得住幼儿的教师就是成功的教师”。而且,在对教师不满意幼儿的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不仅仍然把幼儿对自己的尊重看得很重,而且不能容忍幼儿有丝毫混淆控制者与被控制者身份行为的发生。而3~6岁幼儿的主体性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当他们所认为的“理所当然行为”突然被禁止时,个体心理产生强烈的反感。而教师面对这种“忤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强制手段迫使幼儿遵从成人世界的规范,从而达到控制幼儿行为的目的,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使幼儿变得顺从。于是教师的强迫压制与幼儿的反抗行为便产生了师幼之间的相互冲突,造成了师幼关系的紧张。
(二)加剧幼儿间“等级差异”的分化
“等级差异”是指一定的群体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分化成各种层次的子群体后所产生的差异。幼儿由于受入园前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体本来就具有较大的差异,入园后,又因为性格、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同伴相处能力和教师的喜爱程度的不同,在教师眼中渐渐就形成了“讨人喜欢的”、“调皮的”、“可有可无的”三种等级,所以,“等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理论上说,它不会阻碍我们的教育,相反,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由于权威的存在,教师与那些“讨人喜欢的”幼儿发生互动频率最多,总是有意无意地偏爱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关怀,而对后二者更多的是用权威采取强制手段让他们去服从。“调皮的”会有反抗行为出现,“可有可无的”则更多的是逆来顺受,毫无个性,两种极端表现的出现加剧了“等级差异”的扩大化,这种教育的不公正性也影响了幼儿对教师的信任,这同样是教育不公平在微观领域的表现。
(三)忽视幼儿心理需求的满足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是以正向平和方式开启与幼儿的互动,经常给幼儿鼓励、帮助,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因此会产生相应的愉快情绪。但在实际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表现恰恰相反,教师是幼儿心中的绝对权威,控制一切活动,教师让幼儿按自己的指令行事,尽可能避免与教师主观意愿的偏差。最关键的是,教师在互动中经常向幼儿表现出不满、厌恶甚至恼怒、愤恨的情感特征。因此对于处于他律阶段主要依靠成人评价来判断自己的幼儿来说,不仅自己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幼儿的被爱感、安全感、被信任感与自尊感被剥夺了,这样助长幼儿的自卑、自我感觉弱小无能等有碍于他们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体验。
二、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成因
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规限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教育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简直就是权威式的教育。体制上,学校教育有严格的品级等第,并且依行政官员的等级,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权威。思想上,荀子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师”的地位非常高。在教师面前,学生不能有主见,只能循师所授之理,乃是教师权威绝对化的表现。即使到了后现代的今天,虽然提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这种自古就有的幼者卑微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学中教师与幼儿行为的主要社会属性就是“控制与服从”。控制一旦过度就会转变为压制,让本来较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控制”变成了实质上的“活动压制”,从而形成绝对权威,甚至教师在行使这种绝对权威时自己仍处于一种“应然”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幼儿在理智上或心理上完全处于被动与服从,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于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道德和社会机制使这种不合理的绝对权威具有了合法性,内隐于其中的负功能也就昭然若揭了。
(二)教师素养的缺失
“教书育人”这一重要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高于常人的素养,像对冲动的克制能力、荣辱不惊的心态和道德素养、学识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定,许多教师是缺乏这些素养的,在教育中容易将权威发展为“绝对权威”,导致教师权威负功能的出现。例如,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身感受,将威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追求所谓行为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他们去“镇压”幼儿反抗时,不再去对自己的行为做理性的分析,有时甚至失去理性。他们不能从内心深处去关爱幼儿,认为和幼儿说太多的道理是浪费时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幼儿的消极情绪。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安于现状,道德素养的缺乏、知识的欠缺,使得教师面临幼儿的反抗或幼儿对一些问题质疑的尴尬局面时,更多的是选择压制。这种理性的缺乏,自我反思的忽略,压抑了个性,造成了紧张的师幼关系,权威的负功能也就屡见不鲜了。
(三)幼儿心理的不成熟
3~6岁幼儿自我评价尚处于萌芽阶段,自我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易轻信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评价,心理的不成熟致使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在互动中,当他们向教师寻求关注或抚慰遭受拒绝或厌烦时,他们会以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去评价自己。在他们看来,教师说的话具有权威性,教师权威地位勿庸置疑。于是,在失落的同时,他们不会去分析自己错的原因或是否真的错了。相反,是对自己能力期望的下降,怀疑自己,自信心消退了,他们不再大胆地向教师表达需要,也不敢违抗教师指令。他们对教师的权威与其说是服从不如说是无奈的妥协,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教师可能因为降服幼儿而感到窃喜,继续高高在上地维护权威。而在这种权威的高压下,部分幼儿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让大部分幼儿明白:按老师要求去做的才是好孩子。于是虚荣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同一性也被压抑了,创造性与灵性也泯灭了,当今课改中所呼唤生动活泼的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也等于是海市蜃楼了。
三、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解决对策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权威的同时,做到淡化权威,平衡师幼地位。
(一)完善职业道德素养,用“爱”树威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真挚的爱和信任去教人育人,领悟幼儿的行为,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这样才能拨动幼儿的情弦,叩击幼儿的心扉。这种用爱心建立的权威之树,通过教师不断地辛勤浇灌,是可以常青的。
(二)加强师幼对话,用“公正”强威
对话具有时代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教育领域中的对话教学是指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师幼互动中,对话可以让师幼关系更加富有人性化。传统的主客体师生关系的认识“导致不平等的权威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的存在”。而对话的师幼关系存在的前提是民主、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不是异化的‘工具’或‘手段’”。这种原则的存在不仅没有抛弃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相反,它能使师幼关系得以重构,这种重构后的关系更具有生命力,更符合人性。教师与幼儿在对话中可以更好地向对方敞开内心世界。在互动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平时在教师心中默默无闻的幼儿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心思,往往会告诉别人很多关于自己或自己家庭的事情,很让研究者感到心灵的震撼。试问,如果教师不去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这些幼儿的特点能被发现吗?也许在教师心中他们将永远都是那么的不起眼。因此,公正对待每一名幼儿,不偏不倚,不仅有利于增强权威正功能的发挥,而且也使师幼伦理关系焕发出迷人光彩。
(三)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以“才”生威
在教育活动的互动中,很多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因此会出现失落,但如果不及时加以学习反思,势必会加剧权威负功能的恶化程度。另外,现在有些幼儿知识面相当丰富,即使自身的判断力不是很强,但隐约会觉得教师说的内容并不是唯一的或是正确的,这样也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才”生威。要通过与幼儿在教学中的对话,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学习中,生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每天都应该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总结,认真分析,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建立幼儿备忘录,在学习新理论的同时,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坚信用学识丰富教学,会使自身的权威散发着由内向外恒久弥坚的芬芳。
手工材料
关键词:教师权威
- 教师权威地位派生性对“小班长”的影响 2011/09/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