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预设的理解和反思
案例:
教师在一次教学中,出示了一张老虎吃鸡的图画,让小朋友们想想办法帮帮鸡。有的说“让猎人来打老虎吧”时,另一个反对道:“不行!老虎也是保护动物,不能打!鸡还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呢!”“不让老虎吃鸡,老虎会饿死的!”另一个孩子大声附和。这一下班里炸了窝,孩子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围绕“该不该让老虎吃鸡”的辩论热烈地展开了。这时,老师大声说:“好了!好了!都别争了!咱们刚才的任务是什么来着?想办法帮助鸡!我看谁想的办法好!李萌萌,你来说!”教室里的吵闹声小了下来,但孩子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息:“老虎是吃肉的,必须吃小动物,什么都不让吃还不饿死了,怎么保护?”
换为思考,我是这位老师,我会怎么做?
这个案例反映了教师仅仅把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了预设的计划与目标上,而忽视了幼儿真正的兴趣与需要。倘若教师及时调整预设的计划,给孩子自由的话语权,将如何帮助鸡转变为老虎该不该打等?引导幼儿关注生态保护的问题,活动的价值远远要高于预设的价值。
分析原因:这位老师为什么会对孩子活动中的表现不理不睬?
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状况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多年教育中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课程方案来实施活动,课程第一步都是提前预设好了活动的步骤和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照本宣科的讲述,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将其呈现出来。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给预设课程做如下的解释: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教师预先作出的课程计划和活动方案,属于预设课程。
预设表现在活动前,指的是教师对活动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即指课程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的途径、方法的预先设计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
预设表现在活动中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幼儿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手工材料
关键词:课程预设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