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20世纪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在音乐史上被称做“学堂乐歌时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下,当时的学校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这一点,可从当时著名教育家们的论著中得到证明。

    如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就主张:要让孕妇经常听到音乐,自由地演唱或演奏音乐;在育婴院及慈幼院中,要让婴、幼儿学唱充满仁爱之心的歌曲。可见,作为我国乐教的重要传统──在胎教和幼教中强调音乐之德育功能的思想,在当时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作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不仅提出了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大力提倡美感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应相互结合发挥“情感陶冶”作用,还具体提出:刺激性太强的、萎靡不振的、太复杂吵闹的……都不宜选作学前音乐教材之用。

    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健康生活、劳动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改造社会生活等五大生活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锄头舞歌》等由陶先生亲自撰写的儿童乐歌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学前教育家张雪门认为:音乐教材要与儿童的生活有关,要有民族性,要简单而完美,适合儿童的需要与能力,容易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他还特别强调:要给儿童更多的自己体验、自由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该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成绩而勉强儿童单纯地机械模仿教师的范例。

    学前教育家陈鹤琴也认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起共鸣共感,而表现节度的行动;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而养成调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统一,而养成统一性。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在生活、工作、学习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他还曾明确地强调指出:由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是第一重要的意义,突出技术的重要性,强迫儿童学习特殊的音乐技术是很不合理的。

    二、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日益增强了对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视程度。

    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努力吸收当时苏联的各种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但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的传统思路还继续被继承下来。如在1953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就包括:

    1.培养幼儿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听觉和韵律感觉,

    2.培养幼儿正确的声音、歌唱、表演、舞蹈,并陶冶其活泼、愉快、热情、勇敢等康乐精神,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国民公德,以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50年代中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指南》特别强调了要全面、系统规范地进行各类作业,其中当然也包括音乐作业;强调了要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强调了要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掌握所学的歌曲和舞蹈。这个《指南》虽未能正式颁发,但由于它是当时我国整个教育观念发展主流趋向的产物,所以,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以双基为核心”的深刻影响。

    三、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学前音乐教育

    这一时期,由于受“文化革命”的影响,音乐的政治教育功能被推举到了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接受音乐教育的。

    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可用“十年浩劫”来评价。但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能者为师”的实践方式,改变了教师──学生单向信息流通的训导方式,形成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多向信息交换的学习方式;其二是“真实排练演出”的实践方式,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不再把练声曲、练习曲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作为学习内容,形成了以艺术作品为直接学习对象的方式。当然,极端化的政治宣传内容是幼小儿童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像成人专业团体一样专门从事排练演出,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

    四、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

    70年代末,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智力教育、创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这时,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热衷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知识、音乐概念和乐谱读写等教学来开发智力;社会音乐教育则越来越相信通过乐器学习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同时,创新教育也日益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8O年代末以来,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引发人们重新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尤其是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展和深入,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理论及实践体系不断地被介绍到国内来,进一步激发了有关人士变革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现状的热情。这一时期我国音乐教育有三个特征:

    1.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脱离美育与德育的以“双基”为核心的模式。由于受50年代中期强调“双基”的价值传统的影响和当时世界性的结构主义设计思想的冲击,产生了一种趋向:即按照结构主义设计思想和技术来处理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乐谱读写等教学内容。所有音乐舞蹈的知识技能都尽可能地被元素化、阶梯化和螺旋体系化。乐谱学习特别是五线谱学习一时成为普通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许多幼儿园也主动将乐谱甚至五线谱学习纳入了音乐教学的内容。脱离作品、脱离审美体验的孤立的知识技能教学再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2.社会音乐教育形成了以“考试定向”和“早期职业定向”为核心的模式。在“文革”中后期,出于升学、就业的目的,社会音乐教育逐步兴起。“文革”后,又由于音乐与“开发智力、创造力”与“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相关联,社会音乐教育逐步成为家长追逐的热点。幼儿园兴办“特色课程”或“特色班”,甚至按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来考虑课程与教学,便与这种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

    3.教育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忽视审美”的“音乐附加功能开发研究热”。1986年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国际性的创造性研究学术会议。会议之后,与“智力开发热”一起,创造能力开发热”在我国迅速兴起,与之相呼应,教育学术研究的焦点也集中到了学生的智力、创造性开发方面。许多幼儿园都开始着手进行有关的研究。创造性的音乐表达活动逐步被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所接受。

    各种通过音乐促进幼儿智力、创造力发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也逐步产生。这一时期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失误,正与这一时期儿童教育的焦点问题相关联,即过分突出了智力和创造力教育,相应弱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过分突出了乐谱读写教育和表演技能教育,相应弱化了审美意向和审美体验的教育。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开始对国民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成为90年代教育的新视点。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返回到了追求全面和谐发展的轨道。

    如果说“文革”后20年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经历了三个重要转折的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焦点主要是儿童的音乐概念发展;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焦点主要是一般思维力和创造力发展;80年代末以来开始了向全面发展道路的回归。当然,这一回归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努力研究相关历史遗产和近现代相关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回归。自此,更加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的新焦点。

    1990年以来,以南京师大的教育科研专业人员为核心的一个科研小组频频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及各种音像、乐谱、文字类教材,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在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研究中所持的基本立场:从“生态和谐”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出发,力争将“自我中心、相互对立、强调孰轻孰重的状态”,转化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强调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的状态”。并具体地提出:

    1.适当的知识技能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基础;

    2.完美的艺术作品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媒介;

    3.高主体性参与的实践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

    4.审美体验的获得是一切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爱是幼教工作者的灵魂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