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主体探究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二)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三)实践效果及存在不足 1 、更新教育观念

在这一阶段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很快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更加大胆放手让孩子干以前认为做不了的事。树立了崭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大课程观。

( 1)新的素质观:素质教育与特色教育并不矛盾,我们通过特色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2)新的课程观:幼儿园的课程应包括幼儿园的全部教育活动。不仅有显性课程,也有隐性课程,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健康、动作、情绪、社会性、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其范围包括幼儿全部生活,幼儿园不应该有“课”的概念,而应代之于“活动”概念,也就是我们提倡的“大课程观”。

( 3)新的教育观:学前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幼儿探索知识,从培养乖巧听话的幼儿转向培养有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儿童,从塑造“标准件”转向培养健康向上、具有个性品质的人才。“学问”不等于“知识”,所谓有“学问”的人并不仅指他掌握多少知识,而更是指他是一个“学会了问”的人,是一个“会问、能问”的人。孩子能发现问题并有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无限的发展潜力,这比灌输大量的知识强一千倍。所以,幼儿园不是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探究型”的人才。幼教课程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这是主体探究课程的核心。

( 4)新的儿童观:儿童是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他具有人的一切权利。儿童是发展着的人,他们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渴望自主,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他们能得到新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幼儿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比较狭隘,没有完全改变综合主题教学中的“表面化”学习。教师总是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新课程中的六个流程完成——这其实是分科教学的弊端,阻碍孩子深入探索。为此,我们要 树立“大课程观”,摈弃教学只在“课堂”的旧观念, 孩子的每一个生活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不要把幼儿的学习限制在所谓的“课堂”内。总之, 幼儿园不应该有“课”的观念,而代之于“活动”概念。

    (2)教师的指导过于直接。“欲速则不达”,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应急于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应该帮助、引导幼儿发现、解决问题,并有目的地使“问题”更加复杂,以引发、促进更有价值的学习。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一切探究学习都要为了幼儿、来自幼儿、交给幼儿。关键在于教师灵活进行隐性指导, 比如:如何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并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提供怎样的材料引导幼儿深入探索?提出什么样的探索问题?如何多元化地指导幼儿表现和表达探究成果?

( 3 )学习的整合性不强。 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主体探究活动基本上是以单一事物现象(比如“水”、“纸”等)为主线, 教学设计的内容不够广泛,主体探究学习中的“议题”较多的集中在科学或常识类范围。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体育都可以整合到一个议题中去。要培养“好奇爱探索”的幼儿,就一定要让孩子多角度地得到完整的体验。

 

(附探究活动案例)

中班探究活动:“奇妙的光”

探究网络图:

 

                   故事:七色花     三棱镜下的太阳光

种子发芽了

太阳公公与植物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学前儿童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