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 摘要 ] 构建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 要遵循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性、科学性等原则;其基本框架包括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对教育者的评价、对学前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 关键词 ]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构建

科学的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是导致学前教育德育过程缺乏针对性、德育效果不甚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联系我国学前教育德育工作实际,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1 .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 5000 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涤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学前教育全过程,使国民从幼儿阶段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德育评价属于教育的职能,具有教育的社会属性。按照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和社会规范,朝着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开展评价工作,都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这是评价工作的根本问题。建立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体现这种方向性,所设立的评价指标必须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符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符合幼儿思想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2 .教育性原则。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是一种社会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政府对学前教育实施综合影响的重要途径。德育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给学前儿童以不同程度的教育。但是,这种评价性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效果主要取决于评价者是否明确评价的意图,所选择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及实施的评价方案是否体现了教育目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幼儿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只有坚持教育性原则,从教育立场出发,才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整个幼儿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3 .科学性原则。

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地按照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目标。指标与目标必须一致。目标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只有将目标分解成一系列指标,才能实施评价工作。要认真研究社会道德、新时期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幼儿德育工作有统一的准绳。要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幼儿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在德育内容上,应处理好道德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一切远离生活的内容让人感到虚无飘渺,没有感召力,难以达成共识,产生共鸣。但完全迎合现实、追随现实的内容既过于庸俗,无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又过于呆板,无法使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生活。因此,我们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起幼儿对美好理想世界的追求,又能让幼儿学会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问题,要根据幼儿思想品德和行为发展规律,做到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多强调基本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基本框架

1 .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对学前儿童思想品德进行科学的评价。必须依据唯物辩证法观点,运用恰当的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的思想品德现状。

2 .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新世纪的幼儿教育显示出幼师的教育能力比学科技能更重要,那种带有实践性、分析性、决策性、研究性的课程比学科课程更重要。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责应转变为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道德教育要形成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内,教师人格力量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强烈的十上会责任感等品德在课堂上、辅导中、生活中的体现和由此在幼儿心日中形成的形象和威信,对幼儿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对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育者的素质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做出正确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其素质的意见;

二是对队伍结构状况的评价。对教育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价,不仅评价外在表现,而且要找出导致现状的原因,以便制订提高教台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措施。

3 .对学前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儿童品德主要受三个方面影响:—是家庭,包括父母爱护、家庭气氛、与邻里的相处等,二是社会影响,包括课外读物、电视、社会风尚等,三是学校教育,包括老师的教育与同伴的互相影响、校风等。家庭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温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儿童的品性在 6 岁入学以前,已大部分完成厂,所以,就在这个时期,我们努力培养品格是最有希望的。”社会教育是针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的,是指正式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就功能而言,以全体国民为对象,一方面,使已受学校教育的国民,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币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有一个强化、陶冶行为的环境。其在目的上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以提高个体素质为原则;在内存上贴近人类生活与个体品德发展的需要;在方式上灵活多变,不像学校教育有固定成规可循。因此,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强化与补充,它在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幼儿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

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过程的直接产物,只有德育工作过程完善和合乎规律,才能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根据德育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既要考虑它是否能很好地吸取社会信息渠道中的积极因素,抵制和排除消极影响因素,又要考察其是否使整个社会环境形成立体教育的网络,从不同角度施加教育影响。同时,要考察德育目标是否.与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德育工作是否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等,考察德育是否把握住了工作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始终目标如一,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是否按照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思想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教育,使德育效果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应注意的问题

1 .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学前教育德育工作的一个根本任务,是要使道德在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特别是在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使学前教育机构正确处理享受个人正当权利与承担和履行社会义务的关系。学前教育走依托市场发展的路子,也对教育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市场规律和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行政管理,要在把住学前教育市场准人关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评估为手段和导向、以家长为主体的社会化临督机制。评估以年度为单位,定期进行,广泛吸收专家、家长、社区的参与。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各类幼儿园内部管理的改进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所谓建立社会化监督机制,旨在强调家长和社会既是学前教育服务的使用者,也是临督者。家长和社会以自己的自主选择行为来参与对幼儿园乃至整个学前教育的管·理。因此,每一所幼儿园淮好谁坏,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而应是社会亦即家长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时,这也意味着,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也是社会乃至家长的责任。

2 .评价方法上讲求创新性。

学前教育德育评价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思想信息。学前教育群体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群体,他们受教育多,知识面广,接触当今科学技术前沿,对德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手段的技术化程度都有着极高的感知度,对德育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要求也高。同时,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分散性,其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加之个体在经历、素质、性格、思想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德育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根据学前教育的各种思想和情况变化,实现德育评价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评价质量,发挥评价结果对学前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3 .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是克服道德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克服道德教育、道德导向与社会经济政策导向“两张皮”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道德依靠个人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舆论发挥效用的机理,决定了道德教育在培育社会成员的道德良心、形成社会的道德舆论和道德风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不仅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强化道德教育,而且机关、企业、社区乃至公共舆论也要强化道德教育。有效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整合作用,来完成育人的任务,这是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的重要功能。

4 .树立科学德育评价理念。

要改变过去的线性德育评价观念,增强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包容性。做到视点要高、视线要远、视觉要宽。

一是确立听老师话、遵守纪律的幼儿不一定是好幼儿的思想;

二是确立有特长优势,个性能力强、不够听话甚至与规章制度有抵触的幼儿不一定是“坏”幼儿的观念;

三是确立对有个性偏差造成的、缺乏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自觉的幼儿,不能升级为品德后进幼儿的原则。德育工作者要多一些科学客观的分析,多一份关爱理解与激励。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动态的、过程的、多层次的、多元激励的德育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采取动态的、过程的评价方式,给幼儿一个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一切的德育评价方式,采取多元的、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现评价对象的广泛参与,采取自我评价、家长和幼师互评、师生互评的开放式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量化为主的技术性评价于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考虑幼儿主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差异,制定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关注幼儿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囊括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构建立体式德育评价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急速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给幼儿德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德育目标上看,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分学段具体化为教师可操作、幼儿可接受的具体内容;从德育内容上看,如何拓展德育内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从德育途径上看,如何把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统一起来,互相协作,共同关心、促进和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德育方法上看,如何改进德育方法,促进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德育管理上看,如何加强德育管理网络建设,真正落实岗位育人的思想;从德育评价上看,如何建立健全幼儿园、班级、幼儿三级评价体系和德育评价体系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因此,幼儿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会爬山的小猴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