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重视游戏尊重儿童的天性——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式的思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 摘 要 ] 游戏,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游戏精神与 道德教育 实质有着惊人的统一。作为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游戏能促进儿重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与完善儿童健康独立的人格、形成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然而,在儿童道德教育实践中,游戏却被冷落或被异化着,这严重削减了儿重道德教育的实效。因此,游戏必然也必须成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 关键词 ] 游戏;儿童;道德教育;方式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祖先们无数次的道德操作实践会在文化心理的道德形式方面有所遗传,形成孟子所讲的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或‘善端’”正是这种先天的道德禀赋,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和良好的基础:然而,这种文化心理的遗传只解决了道德心理的形式问题,要完成道德品性的真正建构,归根究底还需依靠道德教育实践,否则,这种先天的“向善性”就无法拥有它所需要的生长条件,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也得不到发挥,其道德能力的提升也就沦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不仅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儿童道德生长的良好环境,更要寻求一种合适的道德教育实践方式。笔者认为,游戏,应是儿童道德教育方式的必然诉求。

游戏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功能,早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福禄贝尔第一次将游戏理论建基于对儿童身心的科学认识上,并阐明了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机制。他满怀热情地赞美儿童的游戏是心灵最美好的花朵,是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现象。“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同时,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中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福禄贝尔的这段话便集中体现了游戏对儿童人格塑造的重大意义。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则更系统地阐明了游戏之德性养成功能。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巩固认知机能、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需要、最终发展社会性、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皮亚杰看来,游戏是儿童学习新事物、形成扩大知识技能、思行结合的方式,并且给儿童提供了巩固新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情感的机会。因此,他认为游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正是在游戏中,儿童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到了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不仅如此,皮亚杰还进一步论及了游戏对于儿童社会责任感形成及情感发展的作用。他指出游戏的规则来自集体对娱乐活动的组织,从而带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有规则的游戏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的规范化反映了儿童参与有规则的或由规则支配的社会关系的能力,同时,也为儿童积极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儿童在游戏中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探索周围世界,游戏所带来的对自由的体验超过其他一切。儿童因此感到快乐、满足、充满成就。如此,通过游戏,既可培养、巩固良好的道德情绪,又可将负性的道德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健康、肯定性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儿童优良个性的形成。

胡依青伽、席勒等也从不同角度论述过游戏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我国亦很早就有教育家作过相关论述。宋明时期兴起的蒙养教学便非常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强调要教人“乐学”。如程颐之“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之“乐教”、王守仁之“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就是让儿童于“欢呼戏笑之间”习得社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欢呼戏笑”惟有游戏活动才能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建国后,许多幼儿教育专家更对游戏教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 如游戏规则教学,便是通过在游戏教学中询问儿童有关游戏规则以测定与培养其道德水平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 。 陈鹤琴 先生更明确提出游戏具有培养高尚道德的价值。由此可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重视游戏,尊重儿童的天性。

游戏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性一方面基于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另一方面即源于游戏精神与道德教育实质的惊人一致。

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席勒曾言:“只有当人是最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f41 胡依青伽更宣称“人是游戏者”。他们都认为,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游戏更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有游戏的生活才是儿童幸福、美好的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展现着自己的生命存在与活力,在游戏中体验并享受着生活的愉悦,在游戏中不断完善自我意识、不断地社会化,并在游戏中形成、完善自己健康独立的人格,养成德性。的确,“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仅仅意味着‘玩’,甚至也并不仅仅是儿童用以了解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手段,它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生活。” [ 哒不仅是因为儿童喜欢它,它占有儿童的时间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戏最适合儿童发展、最能满足儿童发展需要、能最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游戏之于儿童,犹如奶水之于婴儿,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游戏,儿童体现并确认了自己,只有也必须通过游戏,儿童才能实现其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

游戏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其必然性还来自于游戏精神与道德教育实质的惊人统一。至少在以下方面,二者是完全一致的:第一,实践性与活动性。游戏实质上是游戏者能动地创造、驾驭活动对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体验的活动。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都是儿童自主自愿参加的、能体验轻松愉快、通过假想反应现实生活的基本活动。因此,无论从动态还是从静态的角度,游戏就是活动本身。活动性或曰实践性应是游戏的本质特征。而这恰巧也是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活动与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儿童的道德认识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辩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经验积累的;优良的情感与意志也只有融会于实践行动之中才有意义;良好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变成自觉行动。游戏,恰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儿童的优良个性品质。第二,体验性。体验性是游戏的基本特征之一。游戏性体验是判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游戏使孩子感到愉悦、好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正是这种享乐、体验与感悟促进了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品质具有养成性,是在无数次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升华并巩固其所获得的经验而逐渐生成的。而游戏中这种愉悦的体验,正是儿童认知的开端,能激起儿童的兴趣并令之持久,能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游戏过程也成了游戏者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第三,非功利性和自成目的性。游戏本身无目的,“属于游戏的活动不仅没有目的和意图,而且也没有紧张性。游戏好像是从自身出发而进行的。”在真正的游戏里,游戏者关注的是游戏的过程而不是游戏的结果。游戏也是非功利的。游戏本身不产生任何实际的财富,为的是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获得愉悦与满足。游戏精神指向人的自由,追求生命的自然绽放,对人的自由与幸福给予特别的关注。它与道德教育一样,超越于一切功利,追求一种最高的自由境界,希望人们摆脱压抑和强制,保持生命本有的活力。由此看来,作为儿童存在状态与方式的游戏可以而且必然成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游戏更有充分的理由和可能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

游戏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不仅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种必须,这种必须源于现实道德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源于现实道德教育对游戏及其精神的呼唤。

基于对游戏的发展功能的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尊重这样一种儿童白发、喜爱的活动。人们越来越发现,通过游戏的道德教育确实比传统的填鸭、灌输、机械训练的方法更富成效,更具生命力,当道德学习以游戏形式进行时,儿童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接受:于是,游戏便成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者试图通过游戏这样一种为儿童所孜孜以求的活动,来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 31 条明确规定“缔约同确认儿童有权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与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确认儿童不仅有发展权、受教育权,而且有享受游戏的权利。我国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也提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肯定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合理性。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却在其道德教育实践中被冷落或被有意无意地异化。在许多人的词典里,游戏即“玩”,即嬉笑娱乐,即“不严肃”。在他们看来,游戏与教育目标无关,与人的目的世界相对抗,甚至使人玩世不恭、不求上进。因此,他们便堂而皇之地将游戏束之高阁。在这样的氛围中,儿童一旦进入学校,便必须将“玩劣”之心收起,必须接受“能令其成才的”程式化的教育,从此与游戏无缘。即便是有游戏,那也是作为规范训练间的休息、作为极难得的奖赏,常常也只能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游戏。这时,游戏被当成某种目的的达成物被成人运用,教育者带着某种社会价值取向参与、干预、指导、评价着儿童的游戏,这一切使得游戏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 儿童游戏 独立性的逐步丧失,随着对成人与规范的依赖,游戏的自发性与自由感已被逐渐消解。在这样的活动中,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觉自愿、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已丧失殆尽。这样的游戏,只剩下了虚设的框架,成了一种外在的摹仿。正如米舌莱所言:“游戏显然是一种无偿的活动,除了它本身带来的娱乐外,没有其他目的。从它成为教育游戏的时候起,它事实上就不成为游戏了。”胡依青伽也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摹仿。”尤其需要自主意志的道德教育领域,更是如此。重视游戏,让游戏成为游戏,已成为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儿童教育的必然诉求。

有人可能会担心,将儿童道德教育方式诉诸游戏,会太过随意,会消解道德教育的严肃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甚至多虑。关键是要认清“游戏”与“严肃”之间的关系。游戏并不是随意的,并非与严肃势不两立,相反,“游戏活动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甚而是神圣的严肃。”叫游戏也并非不要“秩序”,相反,游戏的重要特征即“它创造秩序,它就是秩序”,对规则与秩序的遵守和体认是所有游戏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游戏的本质决不允许游戏者像对待一个对象那样去对待游戏。只有严肃地对待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达到它的目的,才成为真正的游戏。伽达默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使游戏完全成为游戏的,不是从游戏中生发出来的与严肃的关联,而只是游戏时的严肃。谁不严肃地对待游戏,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因此,那种认为游戏方式有失道德教育的严肃性的担忧,恰是没有了解到游戏的真谛。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追求方法的有效性,寻求能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道德教育亦不例外。人们也早已认识到,无论是诉诸教育的外铄,还是仅仅依赖儿童的内发,都不能有效地达成教育目的。道德教育更不能依靠强制手段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道德教育的关键还在于寻求到教育要求与儿童内在需要的平衡点,架设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之间、梦想与日常现实之间联系的桥梁。游戏,恰恰显示了它在这方面的神奇作用。游戏蕴藏着道德教育方式的契机,必然成为道德教育方式的诉求。

(蒋红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有趣的自我服务劳动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