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上)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自 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到现在,我国 幼儿教育 又走过了风雨十年的改革路程。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经济改革的全面铺开和向纵深发展,我国幼教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办园格局。同时我国幼教工作者普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因此,他们对更为具体、深刻并能有效指导幼教实践的理论需求也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带有强烈时代特色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应运而生了。客观而公允地说,《纲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幼教界对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解和主要共识,吸取了以往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凝聚着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纲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为我国幼教工作者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为帮助广大幼教工作者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个角度来解读之。

一、《纲要》的哲学基础

1.哲学观:从理想主义到实用主义

当代社会主要有四大哲学思潮:理想主义( idealism)。现实主义(realism)、实用主义(pragmatiSm)及存在主(existentialism)。理想主义者相信绝对的真理和普遍的价值观,并从一种追求理想、寻求完美的心态出发去追求不断的教育改革。但是,这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精神在现代商业社会或曰“市场经济社会”里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教改最终只会变成为追求纯粹的理想而左右摇摆,朝三暮四甚至是浅尝辄止。例如,1989年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就存在着理想主义倾向。其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首条就明文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种“游戏主导论”的出现,曾为当时批判分科教学、探索综合教育改革带来动力,但也因要求过于超前、过于理想化而给幼教界带来了诸多混乱。最终,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删除了这一条。

以杜威为宗师的实用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永久的真理。任何好的教育理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局限性和社会生态针对性,分科教学如是,综合课程、生成课程、项目活动教学法和瑞吉欧教学法更如是。评价一个幼教理论或实践方案的好坏,应以某一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参照系统,而不能以一种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同价值标准去衡量。这一点,在刚颁布的《纲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七条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为幼教课程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法理依据;第三条则详细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摒弃了过去“一刀切”和“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做法。这些都是我国幼教改革历程上历史性的进步,它赋予第一线幼教工作者更大的自由、更多的选择和更宽广的创造空间,标志着我国幼教改革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即适合国情、园情的就是最好的。

2.教育哲学观:由进步主义到重建主义

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主张以身心一元(整体儿童)的活动代替偏重认知的课程,主张以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来代替分科教学和讲解背诵式的教学。《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就反映了这一教育哲学观,率先祭起了“综合教育”和“活动教学”这两面大旗。例如,在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中明确指出:”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但是,这一规定由于过分超前及缺乏配套的改革措施而始终推而不行。如缺乏相应的师资和资源准备:过去 5O年来我国中等幼儿师范、高等师范培养的都是以分科教学为主的师资,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是“三学六法”,教的时候自然只会“分科”。

重建主义 (reconstructionism)的哲学基础也是实用主义,但却是一种改良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观。它认为教育改革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主张教育要实现本国文化价值,担负起创造社会新秩序以及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责任;强调社会的民主与教育机会的均等;尊重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儿童的发展需要。这一教育哲学观正适合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改革,而这些思想在《纲要》中都有所体现。

3.哲学思维方法:回归辩证唯物主义

对幼儿教育进行冷静而辩证、现实而又唯物的思考,是《纲要》在哲学思维方法上的一个重大实破。例如,《纲要》第三部分第五条就非常辩证地指出了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相反,《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则显得简单而生硬:“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4.中庸之道,至善之道

在《纲要》颁布之前,北京和上海分别根据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和幼教改革实际情况制订了《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 1998年试行)和《上海市幼儿园教育纲要》(1999年试行)。这两个《纲要》各有自己的特色,上海在政经文教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所以其 >在课程编制、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和较大的灵活性与自由度,并吸收了当前最为流行的教育和课程改革理念,如社会生态环境论、儿童主体论、建构论、生成课程、瑞吉欧教育理念及其方案教学等。北京的《纲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大量优秀幼教工作者多年来积累的传统教育经验和理念,详细写明了各年龄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并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是一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纲要。此次颁布的全国《纲要》既吸收了北京《纲要》的“五大领域”之说及教育内容与要求,又借鉴了上海《纲要》的灵活性、开放性与面向未来性。这种做法是比较现实和理智的,适合于面向全国,因为我国各地区差异太大,而且越来越明显。这表明有关决策部门在教改方面的思考越来越成熟、冷静了。

二、《纲要》的心理学基础

1.维果斯基与皮亚杰

1989年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时,皮亚杰的理论正在国内心理和教育学界盛行,而维果斯基的理论则相对被冷落了。其实,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

但是,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尚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O—2岁)和前运算阶段(2—7岁),认为幼儿并不具备真正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低估幼儿学习与认知能力的心理学理论,在过去半个世纪对国际幼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美国主流幼教思想的、原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主席、著名心理学家埃尔金德(Elkind)就是皮亚杰理论的忠实信徒。他反对对幼儿进行早期识字和数学教育,大力提倡 High/ scope(国内有译为“海恩/斯科普”的)和。Headstart(国内有译为“提前开始”的)。2001年春季,埃尔金德与怀特赫斯特(Whitehurst)就幼儿读写教育到底是“太早”(much too early)还是“太迟”(much too late)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由于埃尔金德过分依赖于皮亚杰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判断,缺乏自己最新的关于儿童长期发展追踪研究的实证数据,所以布什总统选择了怀特赫斯特,请其主持刚刚开始的全美幼教改革。这标志着美国幼教界皮亚杰时代的正式结束。

维果斯基虽然与皮亚杰同年出生并为同时代杰出的心理学家,但其理论却在近 20年来才开始在北美地区广为流传,并导致一时间的“洛阳纸贵”。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生活的,其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内化了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使用物质工具使人逐渐脱离了动物界,而使用心理工具则使人的心理机能从低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一个中介环节,就是在心理活动中运用心理工具(符号、代码等);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提出的“语言是中心”“教育引导发展”““两个教学大纲”以及“最近发展区”等教育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幼儿教育并产生了“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和“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 approach)等课程,还极大地影响了项目活动教学法、瑞吉欧教学法等教学实践。(待续)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