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师“不作为”的观察分析
来源: 转载 作者: 未知 感谢 未知 上传 有0人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四年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但也有不少教师对《纲要》的一些理念认识还比较模糊,引发了教学行为上的偏差。笔者在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纲要》所提倡的“儿童观”和“教师观”存在明显曲解,导致实践中出现矫枉过正的“不作为”问题。下面我试着从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着手,找出问题,并作粗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在教学前的“不作为”
【现象】
1. 不生成。在大班“有用的小区标志”活动中,“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标记吗?”孩子齐声回答:“不—认—识”“璐璐,你家住在小区里的,你应该认识的。你说说看。”璐璐忸怩地站起来:“我不知道。”面对坐在后面的笔者,老师尴尬地说:“昨天老师不是要求你们去找小区里标记的吗?忘了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老师一边出示一边说:“这是电梯标志,这是禁止触摸高压电仓标志,这是消防标志,这是停车场标志,这是……”老师花了十几分钟,一下子介绍了十多种标志。孩子们在下面早已自说自话,乱作一团……
2.不预设。园子里,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研究西瓜虫。老师发现了,问:“小朋友,你们很喜欢西瓜虫,对吗?”“对”“请你们每组捉十个拿到班上,接下来我们的集体活动就玩西瓜虫,比比谁的发现多。”集体活动开始了,老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了一个碟子,每个碟里已经有孩子捉来的十个左右的西瓜虫。孩子们非常兴奋,大部分孩子伸手就捉了一个在手心里玩,有的孩子伸出一根手指头对着碟子里的虫一碰一碰不敢拿,还有个别孩子趴着看,始终不敢动手碰。不一会儿,凯凯说:“老师,西瓜虫到有几只脚?”“你仔细数一数,不就知道了吗?”丁丁说:“和老虎一样有四只脚。”点点说:“我数了,有十只脚。”凯凯说:“我怎么数出来十六只脚。”“不对,七只脚。”旺旺坚决地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老师不知所措,无奈之下,也握着西瓜虫埋头数起来,可半天也数不出个究竟,整个活动室内充满了孩子们的争论声……
【问题】
这是在课程内容生成和预设方面出现问题的两个典型案例。在和两位执教老师的交谈中得知,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只预设不生成,完全搬用教材内容,不考虑是否符合本地区实际而造成的。对于一个农村集镇来讲,目前还没有比较标准的小区,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实属为难孩子;让孩子认识并记忆一串完全陌生且不直接受用的符号,是不能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现象#是另一个极端。这是一个由着孩子兴趣完全生成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活动前没有对本内容进行认真的“备课”,缺少对西瓜虫的认知准备,缺少对西瓜虫观察的工具准备,缺少对孩子前期经验的了解准备等等。可以确切地说,教师是在自己心中无底的情况下组织这一活动的,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分析】
在组织每次教学活动前,我们一直强调要进行课程审议,要审议内容的价值,审议活动的可行性,要预设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流程,并在预设的基础上珍惜和利用生成资源等等。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审议中,往往在生成和预设的问题上,一直左右徘徊,进退两难。或保守地完全照搬蓝本内容,至于这个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是否是大多数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否符合本地区、本园、本班的实际,教师没有作认真的分析;或随幼儿意愿随便生成,任意链接,无确定目标、无预设进程,致使整个活动完全由“一言堂”发展到“大放羊”,无的放矢,信马由缰,杂乱无章。这是标准的教师教学前的“不作为”而造成的。新《纲要》中明确界定了教师的角色,即“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等交流对话中的首席”。而作为“引导者”,我想,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做好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因为教学前的有所作为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不作为”
【现象1】
不示范。“刚才,我们学习了诗歌《春天》,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将你看到的春天画出来。”老师的要求说完后,班上所有孩子都开始动笔了。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的作品都已经被贴上了展示板。接下来,活动在毫无指向的孩子自评和互评中结束了。整个活动中,看不到老师的一张范画,听不到老师的一句指导,呈现出来的作品只是孩子前期经验的展示。如很多孩子都画了正面跳绳的女孩、松树形的树、几何图形房子、括号形的小鸟和不完整的角太阳等等,且所有的对象都在一个平面上。当我问及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心里就想画这些?”时,孩子们说开了:“我想画池塘的酒窝,可我不会画。”“我想画到草地上踢球,可是画不来。”“我想画推着爷爷去晒太阳,但不会画。”……
【 问题】
出现以上现象,除了执教老师没有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显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两个极端,即过去的“教”和现在的“不教”。千篇一律的女孩、房子、树、鸟等是过去“教”的产物,而别无所有是现在“不教”的体现。曾经的“教”使孩子们只会模仿,而今,在新理念背景下, 老师们又突然不再有任何的“教”。如美术活动中孩子空间感的建立和表现、人物不同姿态的演示与表达、同一物体的多元呈现方法等等方面都不再有适当的示范,基本技能的缺乏影响了孩子们得心应手的创造,致使他们的经验仅仅停留在展示的层面,无法得到提升。
【分析】
在强调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理念下,我们有的教师视“不示范”为“改革”,对活动的重点难点也不做任何指导。特别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老师都不再讲解了,致使孩子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手跟不上脑、无法淋漓尽致地体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其实,教师的适当示范,对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对于提升孩子的经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掌握学习方法都是功不可没的。当然我们也得讲究示范的策略。如当孩子自己操作时,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创造,要求孩子的作业尽可能与老师的不一样,也可以在展示之后就隐去示范的材料等等。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新知识的构建、技能的掌握和迁移都离不开适度的示范,我们要从研究孩子的“学法”来改革教师的“教法”,不能因噎废食。
【现象2】
不讲解。有一位教师在组织中班的《变色》活动中,给每组孩子准备了红、黄、蓝三盆颜料,在让孩子们说出三种颜色的名称后,老师说:“请看老师变魔术:蓝色、黄色做朋友,变成了什么色?”孩子惊喜地答道:“绿色。”“小朋友想变魔术吗?”“想———”于是,在老师介绍完记录表的应用后,孩子们立刻进入了自己“变魔术”的积极状态中。然而问题出现了:由于颜料投放的量不同,所以变出的颜色有浓有淡,孩子们在发现与同桌伙伴的结果不同后,又颠来倒去反复试验,仍然没有确定的结果。而当孩子们将记录表展示在前面时,老师竟然没有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任何讲解,只是用诸如“淡一点的紫色”和“浓一点的紫色”来概括。
【问题】
上述《变色》活动是常见的探究性的实验活动。在每一个类似的活动中,由于孩子不会控制变量,所以一定会遭遇各种问题。如孩子不能拼调出和同伴一样的色彩,在这样的关键处,老师的分析讲解显得十分必要。而轻描淡写、草草了事,只能使孩子们最终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中,失去了及时掌握应有的诸如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的方法的机会。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分析】
目前,基于对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崇尚,我们有的教师将孩子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全部替代了传统的“直接传授”,不再进行任何的示范讲解。且这种方式遍及幼儿园各个年龄阶段、各个领域、各个内容,不问教育对象、知识内容,进行盲目探究。为了表示老师尊重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主体,不少教学活动,特别是一些公开教学,“惜讲如金”,以少讲不讲为“新理念下的新行为”。当孩子探索中出现问题时,却故弄玄虚:“自己再想想办法。”;当孩子思路明显出现紊乱时,仍“袖手旁观”;当孩子陷入困境时,还“见死不救”等等。既“不启”又“不导”,老师成了孩子学习的旁观者。其实,当孩子猛打猛撞却四处碰壁、百思而不得其解时,我们只要略加点拨,就能让孩子豁然开朗,心领神会。
何况,就知识的分类来看,除了有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外,还有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掌握和内化,而陈述性知识只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就可以掌握的。由此可见,讲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各有其适用的知识类型,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我们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未因此否定讲授式学习的价值。我们倡导学习方式既要有创新又要有继承,那种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幼儿的主动探索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式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现象3】
不评价。在一个大班的《学习剪四方连续图案》的美工活动中,老师首先出示了范例问:“小朋友,这图上有什么?”“有兔子,有蝴蝶,还有花和草。”孩子响亮地回答。老师说:“很好!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孩子们说开了:“很漂亮!”“还有云、有高山、有太阳。”“五颜六色的。”“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兔子是白的。”……连续有八位孩子站起来回答,老师始终上体前倾张望着站起来的孩子,而没有一位孩子得到老师一个字的评价。看得出来,老师是失望的。接下来,又因为老师示范时讲解不清,所以孩子自主操作时非常困难,老师一直在下面手把手地教了这个教那个。讲评时,受过指导的孩子们被老师请到上面来展示作品,老师左一个“好的”、右一个“不错”,逐个进行表扬,听到的是连续不断的掌声。
【问题】
八位孩子没有得到老师一个字的评价,是因为孩子们答砸了。因为老师希望孩子们说出的答案是:兔子有四只,它们是手拉手的;蝴蝶有四只,它们是翅膀碰着翅膀的……失望中的老师不知所措了,不敢否定,怕戴上“扼杀孩子创造性”的帽子,可又不知如何引导,就只能对孩子的回答不置可否,不作评价,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对错;而在最后,教师又
笼统地用“好”“很好”“不错”等来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是教师认定“表扬鼓励孩子总是不错的”这一道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一定程度上给自己组织的这个活动贴上了一个“成功”的标签。笔者认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的出现,不仅仅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去肯定,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理念方面存在着偏差,导致实践中走向极端。
【分析】
为改变传统教学的封闭性,新《纲要》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动态的,开放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必须是动态的、开放的。但如果在动态和开放的评价理念下,把对孩子的作品不置可否当成是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样的话,孩子连是非观念都没有了。而如果一味用笼统的“好”“很好”进行评价,非但孩子会没有是非观念,同时,还不利于培养孩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使鼓励表扬失去本身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热情。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孩子有创造性的回答我们一定要肯定和鼓励,但对于孩子错误的回答,作为教师,必须坚决予以否定,同时要善于提炼孩子回答中有价值的东西,善于用恰当的评价扭转孩子的错向思维,最终要给予孩子准确的答案和具体的建议。总之,我们教师一定要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作为,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三、教师在教学后的“不作为”
【现象】
不反思。在阅读教师的教学后记时,经常会看到以下记录:“本次活动比较成功,孩子兴趣很浓,气氛很活跃。”“预期目标基本达成,活动过程也很流畅。”“本次活动中,由于条件限制,所以重点和难点都没有很好解决。今后再继续努力为幼儿创设条件。”“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因为太兴奋,所以秩序很乱,导致目标没有全部达成。”……
【问题】
类似以上的教学后记,我们看不到教师一点点思考的痕迹,记录的只是对整个活动抽象的、笼统的陈述。至于活动中的具体亮点和形成这些亮点的因素没有记录和思考,对于诸如条件限制、幼儿太兴奋等情况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这样的流于形式的教学后记只是完成了写的任务,对教师今后的教学难以产生启发的价值。
【分析】
深入实际,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所以没有反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教师有反思愿望,但由于找不到切入口,反思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基于这两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加强学习,了解反思的价值。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同时,我们要提高反思的技巧。以《纲要》精神为“本”,以“师幼发展”为“纲”,以“具体问题”为“领”,立足“本”、举起“纲”、抓住“领”,开展教学反思。比如,一个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思考:孩子在我组织的这一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这些有益经验哪些是新的?孩子在这个活动中实际获得的这些经验与我预订的目标是否一致?为什么?在活动过程中,哪些目标已经在改变了?为什么?在我刚才组织的活动中,有没有值得大家一起分享的“教育机智”,或者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困惑?等等。经常反思,可以促进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和内化,可以促使我们的思考向纵深发展,可以促成我们自身经验不断积累和提升。长此以往,经验会由“点”连成“线”,最后铺成了“面”,形成我们自己的体系。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为此,要坚决反对教学后的不作为,大力倡导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这是有效教学的一大保证。
教学的有效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不作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绊脚石,是师幼成长的拦路虎。如何变“不作为”为“有作为”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新《纲要》为我们改进教学行为提供了依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把握尺度的基础上调整我们的行为,做到不保守、不偏激,理性地、从容地投入实践,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对幼
- 对幼儿进行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尝试 2013/02/08
- 对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尝试 2013/01/26
- 对幼儿园素质教育误区思考 2013/01/26
-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2013/01/25
- 对幼儿园说课活动及其内涵的探析 2013/01/2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