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陈鹤琴关于 环境创设 的思想与幼儿园环境创设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幼儿教育专家,他将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到我国的幼儿教育之中。陈先生的“幼稚园课程应以儿童环境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于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仍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 .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物质环境 (1)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应该有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与阅读的环境。教师可以用自然物、儿童成绩与有教育意义的图画、挂图及画片布置幼稚园的环境。陈先生说:“幼儿是好动的、好模仿的,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常识、思想和健康。”游戏环境中的设备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几个标准,即儿童化、坚固耐用、合乎卫生、艺术意味、本地风光、安全与变化等。所提供的材料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活动材料具有挑战性,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并物化着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许多组合的可能,并让幼儿有自主选择和利用的权利与条件;有助于幼儿通过与其相互作用来学习;随着幼儿的兴趣和教育的需求不断地扩展、增加和更换。 (2) 利用墙壁创设幼儿的阅读环境。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使之成为引发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经验的渠道,成为与幼儿不断作用的阅读环境。墙壁环境布置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即主题是幼儿感兴趣且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并随着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发展和深化,活动形式和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成为幼儿的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空间,不断与幼儿“对话”,使幼儿能不断主动地获得有益的经验。 (3) 充分利用自然物、儿童作品及有教育意义的图片等创设幼儿的艺术环境。 自然现象,四时不同,依据时令,利用每一时季中的特殊自然物,经过适当的变形加工,使其更加别致有趣,富于审美价值,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自然现象;把幼儿的绘画作品、剪贴作品及小制作等手工作品陈列出来,为幼儿创设展示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2 .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良好的精神环境对幼儿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立宽松、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纲要》中强调: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并成为幼儿良好的榜样。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创设自主的活动环境,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多与幼儿交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满足幼儿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需求。 (2) 充分发挥同伴群体和教师群体的教育资源。 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并引导幼儿间的互动及情感交流。除了同龄儿童外,还应有意识地增加与不同年龄的儿童交往接触的机会,引导他们有效地处理矛盾,化解冲突,学习社会交往的方式和规则,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幼儿对环境中细微变化的感觉极为敏感。教师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积极工作,生机勃勃,用愉快和谐的氛围去感染幼儿,使他们身体强健,心境快乐,知识丰富,思想发展。 创设良好环境应遵循的原则 1. “儿童”的原则 陈鹤琴先生在幼稚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化”的原则。他反对那种将儿童视为“小大人”的谬论。教师必须清楚,环境是为儿童创设的,他们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的使用者。因此,在设置环境时,应遵循儿童的特点,以儿童为出发点和归宿。环境布置的高度应以儿童的视线为标准,各种墙饰都要与儿童的视线齐平。 2. 儿童参与的原则 陈鹤琴先生强调:“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避免由教师自己精心设计完成,应引导儿童、指导儿童、支持鼓励儿童运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设计布置环境,使儿童认识四周环境中的事物,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使儿童从改造环境之中创造环境,培养儿童坚毅、积极、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 3. 变化的原则 要依据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布置环境,环境需要常常变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幼儿才能从中得到良好的影响。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为幼
- 为幼儿营造健康的进餐环境 2013/02/24
-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强化教师的保健知识 2013/01/11
- 为幼儿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环境 2012/11/26
- 为幼儿园增添一片绿的色彩 2012/11/20
- 为幼儿提供生活和游戏相容的数学教育 2011/05/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