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论社会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来源: 06abc.com  0人参与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不能离开人类群体而独立生活幼儿更是如此。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离开人类社会、离开成人的教育,幼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在幼儿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在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下面从幼儿的人际交往及生活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讨论幼儿社会化交往。

一、培养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北京市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注重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将是幼儿社会性培养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怎样才能使幼儿成为自尊自信的人能?为此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是何时开始形成的。
儿童在2---3岁时,自尊、自信就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比如,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希望别人能注意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有的时候甚至有点自夸。当在一名幼儿面前说谁会唱歌了,他马上就会说:“我也会”,也许还会说:“我还会跳舞呢”“我还会讲故事呢”等等。
随着幼儿年领增长,儿童之间判别也开始拉大。有的孩子积极主动,好强上进,活泼愉快,乐于交往;有的则依赖被动,胆小退缩,羞却懦弱,缺乏进取心。这反映自尊自信心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由此,我们就应该从小注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我们要经常给幼儿讲关心周围的人,也要让幼儿感受到他周围的人也在关心他,承认他的价值。从而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也鼓励。关注幼儿的成长,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优点和点滴进步。
2.准许犯错误。幼儿有了错误时,要问清原因,耐心教育。更要注意到孩子的自尊心。
3.对幼儿提出恰当的要求,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期望,而且这个要求是恰当、合理的,符合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4.多给幼儿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如举行一些体力所及的公益活动,使幼儿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尽量避免失败。

二、阔宽幼儿生活以外的知识、使幼儿了解更多的社会科学
《纲要》中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其中“社会、科学”就占据了两个方面。而我们所说的社会科学就是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进行结合,从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科学知识,知识结构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幼儿的知识面不仅限于简单的潜意识知识。更主要的是尽量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接触的知识更广泛。例如:给幼儿观看以动画形式表现中国历史、中国法律、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礼仪以及含盖现今社会高科技领域等影片,让幼儿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初步知道社会中一些健康、积极、先进的东西。除此之外,还要介绍那些为祖国解放光荣牺牲的无数革命前辈的事迹,知道今天来之不宜。

三、让幼儿多参与劳动
幼儿多参与劳动,能够使幼儿从劳动中体验到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快乐,并且还能提高自理能力。例如:组织幼儿参观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简单了解劳动的意义。在园内组织“清洁地球”主题活动,告诉幼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育他们维护生态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让幼儿健全自己的人格,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应指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分组交往、同性交往、异性交往),采取不同的策略(如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广泛的进行交往活动,增加社交面,扩大朋友圈,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以小班为例,他们正处于开始认识周围生活和学习与同伴交往时期,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小班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行为。

1.感受合作交往的良好行为
我们选择符合小班心理特点的、有感染力的、内容生动的童话故事,配以形象的图片或木偶,让幼儿感受到同伴间友好合作的愉快。

2.练习合作交往的良好行为
根据幼儿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在幼儿熟悉故事的同时让幼儿参与表演。比如他们带着头饰表演故事中同伴间友好交往的良好行为,通过语言和动作等来巩固印象。

3.巩固形成合作交往的良好行为
由于小班幼儿在付诸实践时意志力差,因此,认识和行为常常脱节,有的甚至会因环境或条件发迹已培养出来的行为,出现反复。就是有意识的为他们创造了广泛合作交往的环境、条件,让他们把 良好行为的认识付诸实践,并不时的提醒指导,如有一次,在做桌面游戏时,琪琪突然哭了,原来是宝宝在拼搭玩具时少了一个轮子,就随手抢了琪琪一个。我抓住这件事情在游戏中讲评,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宝宝该对琪琪说什么话?如果你是琪琪又怎么样?小朋友们说:宝宝应该说“请把轮子给我玩一玩”,琪琪可以说:“这个轮子我要用的”

,或说“等我玩好了在给你”。我还请小朋友把正确的交往行为和语言表演出来。这样就及时避免了幼儿交往中出现的反复。

此外,我还可以通过交换自带玩具的做法,进一步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幼儿有一个特点,珍爱自己的玩具,又特别想玩别人的新玩具。我就让幼儿将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鼓励他们相互交换着玩,但一定要很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求,并知道爱护对方的玩具。

在社会交往中,不止体现在幼儿园,而且体现在家庭中,家长应帮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
小孩子喜欢小孩子,即使是从不相识,甚至语言“不通”,他们也会一见如故,亲热地玩耍。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小伙伴,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乐趣,共同的情感与共同的“语言”。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宁愿将孩子锁在屋里,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接触,有的是怕孩子学坏,有的则喜宁静,嫌别的孩子来串门,跟自家孩子一同游戏太吵,父母限制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往往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有的孩子因此而反抗父母,脾气变的非常暴躁,有的敌视别人,不能与人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还有的则退缩,心胸狭窄,不和群。应该说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家长认识不足。孩子们在一起,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使他们很自然的一起玩耍、游戏。他们这种交往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很愉快,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间频繁的交往,有助于孩子克服自我中心,防止孩子性格孤僻。有些孩子在家中已经习惯自我为中心,如:家中所有人

五、帮助孩子提高交往能力前,家长应当扭转两个思想:
1.扭转怕孩子在群体中吃亏的思想
有些家长因怕孩子在小朋友交往过成中受委屈,就阻止他与别的人交往,或者介入孩子之间发生的具体矛盾中,致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出现问题就去找爸爸妈妈。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交往能力。家长在平日里应当教育孩子不欺负人,有错误就敢于承认,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就应该和他讲道理,只要他改正了,就应该原谅他。以上方法目的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
2.扭转讨厌别人家孩子来自家玩的心理
现代家庭中许多人不愿意其他孩子到自家来串门,原因不外乎嫌吵、怕脏,讨厌小孩子,有时稍不高兴就将孩子们哄走。其实,这样做往往会影响自己孩子与小伙伴的关系,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家长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孩子的伙伴来玩,如给孩子搞生日晚会,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对比自己的孩子和人家孩子,鼓励孩子多学别人的长处,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十分重要。其次,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友。有些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不善于交友,例如有些孩子在家里很好,一旦走出家门见到别的小朋友,就一个劲的往家长身后躲,表现出害羞、胆小的样子。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鼓励他正常的与别人相处。

六、和谐民主、相互关心的家庭关系很重要
我发现在《纲要》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许多反映教育思想的新理念、新观点深入人心,几乎每个老师都能说出新观念,如:“要重视教育活动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使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等等对这些观念、观点大家都表示认同,试图用新观念指导实践,分析教育行为。到今天,不仅仅是一个更新观念的问题,而是理念怎样向实践转化?怎样变为教育行为?我认为目前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幼儿园、教师所拥有的理念的先进性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每一个幼儿大部分生活、学习的时间是在家里,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生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成长。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爱并学会爱。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真正的爱不是溺爱,更不是粗暴干涉,如掌握不好会导致孩子表现退缩、不和群,或表现为攻击性强,总爱占上风。真正的亲子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并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关爱别人。孩子是否具有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1.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克服自己的“利己”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把对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过度的溺爱、放纵决不是真正的爱,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孩子既然是家庭的一份子,那么他在享受父母所给予他爱的同时,也需要有所付出。父母要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另外,父母要以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孩子,使孩子也能时常考虑别人的需要,决不能任其随心所欲,横行霸道。

2.利用文艺作品进行形象教育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最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文艺作品中的积极形象来教育儿童。另外,父母、教师本身就是幼儿最直接的学习对象,他们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教师之间能够和睦相处,愉快合作,就会有利于幼儿团结、友好等积极情感的培养。父母的价值观,与人交往,待人处世的态度也会对幼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也能发展利他行为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某个角色可以体验角色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在短时间中接触各种角色,体验到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脱离自我为中心,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同样道理,移情训练能使幼儿更好的辨别和理解他人的感情状态,更好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理解他人的需要.霍夫曼曾指出,移情是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推动力.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对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同伴交往使幼儿获得角色转换能力
幼儿的行为除了从父母、教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来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得来.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了解了一些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并在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平等相处,谦让、合作、互助以及共享等品质.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父母,都要多为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磋商、协调.作为父母要多带孩子去串门,让孩子多与同领的孩子接触,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5.通过外部激励和幼儿自我强化促进他行为的形成
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能强化孩子的利他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有时不仅依靠外部强化,还要依赖自身的强化来支持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这标准进行对照,如果是达到标准就愉快、自尊、自豪、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自责、自己对自己发火,不满.这种自我强化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幼儿的自我强化形成也是离不开外部强化的帮助.都要听他的,他的玩具不许别人动,通过与小朋友愉快的交往,孩子会逐渐变的开朗,能与小朋友相互交换玩具,分享食物,逐渐改掉独占等不良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庭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鼓励幼儿探索,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未来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健康、文明、自信、创新是新世纪人才的标准。幼儿正处于生命发展的萌芽阶段,他们好奇、好问、好动,有着强烈的学习新鲜事物的欲望,从小提高幼儿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将使幼儿能够近早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诗歌活动教案:老鼠坐上火箭炮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