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专家张雪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ero 感谢 sero 上传 0人参与

    张雪门( 1891~1973), 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 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 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在他的著作中, 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这些著作被收入戴自俺主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 但是, 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 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 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
  研究课程, 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本质, 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是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 是人类的经验, 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 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上卷24页)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 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在他看来, 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 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岁时代而变迁”。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 ”乃至“书本”的倾向, 认为要改造民族, 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课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课程原是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绝大的帮助, 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社会的生活, 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上卷,178) 而“其实课程的范围很大, 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理礼节种种的经验, 都包括在课程里。”(上卷,339)“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经验, 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上卷,339)这些经验不是一经过选定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需要有变迁, 适应时代的经验于是也有变迁, 而课程的内容更不得不随之而变。“所谓变更课程的内容者, 不过适应当代的需要,以合于生长的原则罢了。”(上卷,340)
  课程是一个变化的范畴和概念,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张雪门先生也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 他把课程主要理解为经验, 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 这种经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60年代, 他对课程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 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他关于行为课程的思想。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 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 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 也和一般的课程一样, 然而这份课程, 完全根据于生活: 它从生活而来, 从生活而开展, 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下卷1088)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 能够实际行动的, 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 才是真实的知识; 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 才是真实的问题; 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 才是真实的制拖驮环境的能力。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表演,然而代表不了实际行为。”
  从张雪门的上述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到, 他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从经验转到行为, 只是从重点为经验转向重点为行为,或者说是注重经验到注重直接的经验。他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因此可以说, 张雪门先生对幼稚园课程的理解更深入更科学了。
  (二) 课程和教材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是经过选择的有价值的经验, 是儿童的直接的实际的行为和活动。课程是是儿童生长需要的材料。而儿童不仅是自然的人, 也是社会的人。因此, 为儿童发展所选择的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意义, 同时又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但首先应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 “仍不外由于儿童的本身和其所接触到的环境。”即是说, 幼稚园课程来源于学前儿童直接的活动。
  那么, 儿童的直接的活动有哪些呢。张雪门认为, 可以构成儿童课程来源的直接的活动有如下四种: 1. 儿童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升的活动; 3. 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剩生的活动; 4.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 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
  教材是课程的支柱, 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课程确定以后, 选择和编写教材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根据这四种活动及其要求,张雪门把幼稚园课程划分为以下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就形成了幼稚园的教材。  首先,张雪门先生确定了选择幼稚园教材的标准或条件。他认为, 教材的功能在于满足儿童的需要, 自然应在儿童的生活里选材。教材应该从儿童的直接经验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 加以合理的组织。但是仅仅这样, 显然还是不够的。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 应该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 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 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 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饿儿童选择的经验, 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 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从城市到农村, 从沿海到内地, 从北到南, 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有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只能注意最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 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 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 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 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 无痕迹可分, 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 句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 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 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 诸如摇船、荡秋千等, 可以用来联系儿童的平衡感; 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 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 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上述四种标准不是各自分裂的, 而是互相联系的。选择教材, 应该进行全面的思考。 
  (三) 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和编制
  幼稚园课程是为幼稚园的儿童所设计和准备的, 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因此, 幼稚园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那么这样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1. 整个的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像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一样采用分科组织,而是“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在幼稚园, 各种科目都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面, 不能分而且不必分。“不独这科与那科不分, 有时候甚至一种科目当作儿童自己生活之表现, 科目与人都无法分了”。
  2. 直接的
  中小学似的课程多偏重于间接经验, 而幼稚园的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经验, 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发展价值。
  3. 偏重个体发育
  中小学时期, 课程虽然也注意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要, 但不像幼稚园时期分量大。幼稚园时期, 儿童正处于6~7岁以下, 其身体的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迅速,而且儿童的情绪、兴趣、性情等心理的发展, 都与这个时期有密切关系。所以, 幼稚园课程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 而不是较地强调社会制约性,同样不能过多地强调间接经验和知识。
  张雪门认为, 编制幼稚园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三点:
  1. 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 都是整个儿的   2. 幼稚生时期, 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 编制课程时, 不能忽视社会的希求, 但更应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
  3. 幼稚园的课程, 应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
  因此, 幼稚园的课程,不能是学科式的; 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生活的。
  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 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
  游戏活动:感觉游戏、竞争游戏、社会性游戏、猜测游戏、表演游戏、节拍游戏等;  自然活动: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现象、旅游参观、科学小实验等;
  社会活动:有关家庭的认识活动、参观附近的社会场所和设施、了解各种职业的活动、了解其他社会团体的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等;
  工作和美术活动:参加家庭与学校的工作、模拟成人的职业工作、模仿成人家庭的工作、美术工艺活动等;
  言语文学活动:自由谈话、特殊谈话、有组织的团体谈话和活动、述说故事(动物故事、神仙故事、浅近的科学故事、笑话、寓言、名人故事、传说)和歌谣(儿歌、民歌、谜语、游戏歌)等;
  音乐活动:听音乐、辨音、拟音、唱歌、演奏简单的乐器等;  常识活动: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活动,关于家庭、邻里、工厂、商店、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方面的认识活动,关于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 以及其他自然方面的活动。
 
  (四) 幼稚园课程的编制
  如何编制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儿童是什么”。为此, 他提出了五个小问题: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里程?儿童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儿童的全部生活都的生长的一段,他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他用自己的生理和心理, 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 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 促进自己的生长。这就是儿童的本体。
  儿童因身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长, 在这种生长的过程中, 儿童获得的是经验。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这三种经验不一定能同时获得。而即使获得的经验, 也要经过重新构建和改造。按范围来讲, 经验有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自然经验无目的, 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的, 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 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