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帮助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nxiangyu 感谢 jinxiangyu 上传 0人参与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了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每个幼儿都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然而对于刚刚萌生规则意识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经常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一、规则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保障
    当前,无论是幼教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非常强调自主的重要性,主张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然而,教育实践也表明,要想让幼儿真正展开自主活动.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作为保障。遵守规则和自主活动是辨证统一的。如果过于强调让幼儿遵守规则.势必把幼儿管得太死,他们因此将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反过来如果反反强调自主,没有任何规则的约束,教育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的两个实例,能够说明这个道理。
    案例1.无规则的玩色活动
    在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中,红色、黄色、蓝色的水粉颜料各一盘,水粉笔若干,记录纸六张。在幼儿认识了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操作材料后,教师便让幼儿自由尝试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有的幼儿拿起笔蘸了红色颜料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又用同一支笔去蘸黄色颜料。有的幼儿不小心手上沾上了颜料,便随意抹在桌子上。东东的袖子碰到了颜料,小瑜看见了,用笔指着东东说:“你的衣服上有颜料。”话没说完,笔上的颜料甩在了小羽脸上。小羽叫了起来:“老师,小瑜把颜料弄到我脸上了。”教师正在另一组指导,头也没抬一下,说:“不许把颜料弄到别人脸上、身上。”东东突然又叫:“糟糕!黄颜料里有其他颜料了,还怎么玩呀?”其他幼儿也大叫起来:“老师,我们的红颜料变成黑色的了,不能做实验了。”
    案例2.规则指导下的自主玩色活动
    同样是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材料准备也同前一个案例。教师在让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布置活动任务后说:“试验前大家要记住一个小小的要求:蘸过颜料的笔一定要放回装同一颜料的盘里,不能去蘸其他颜料。看谁每次都放得正确。下面请大家来试试,看看会怎么变。”孩子们开始尝试,他们一边做实验一边欣喜地将结果讲述给教师听。这个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幼儿之间也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纠纷。
    在案例l中,为了幼儿的自主学习,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但事实表明,在对幼儿没有提出任何规范性要求时,幼儿之间就可能产生相互干扰,他们的自主活动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在案例2中,由于在操作前教师明确了操作规则,这样既能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发现,又能避免幼儿之间的纠纷或冲突。由此可见,自主活动,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主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保障。教师不必担心规则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要的是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守。这样既能维护秩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幼儿真正得到自主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展开自主活动,我们既要为幼儿提供自然、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放松地活动,同时也不能放纵幼儿,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规则。
二、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一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如在本该安静的氛围中大声讲话、争抢玩具、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一)通过榜样示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学习者树立榜样,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学习者再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示范,学习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
    教育实践也表明,榜样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有天清晨,当幼儿陆续来园,开始桌面游戏时,凡凡故意把很多雪花片插塑撒在地上,并发出大笑,引来别的孩子的注目。此时,当班教师没有责怪凡凡,只是摸着在旁边安静游戏的灵子,笑眯眯地说:“看,灵子游戏时多安静,看她拼搭的图案多漂亮!”随即,幼儿们的目光就转向了灵子,凡凡见没人参与他的活动,无趣地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凡凡左边的奇奇蹲下身子,拣起了地上的雪花片,老师立即表扬:“奇奇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他在把地上的雪花片送回家呢。”立即,很多孩子投入到了拣雪花片的行动中。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师范法,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创设类似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二)通过自定规则,让幼儿自觉地养成规则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时,教师应该强调发展幼儿的自主意识。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某日午间操时段,某班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场地上精神抖擞地进行着体操锻炼。队伍后面的周周小朋友突然高高站立起来,舞动着手臂,不时呼喊着什么,一会儿又跑到另一处玩耍起来,任由带班老师在后面追喊着他,就是不愿回到队伍中……等待周周归队以后,带班老师抓住时机,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这种现象:这个时段,小朋友应该在什么区域活动?怎样活动?如果不能遵守,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包括周周在内的所有幼儿一致决定,取消违约者接下来自由活动项目。因此,那天下午的活动,本来是周周最喜欢的泥巴屋游戏,但是因为他上午犯规,而被取消了参加的资格,周周只能无奈地从事其他活动。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活动中他们能主动认同规则,并通过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从此以后,该班幼儿在规定的集体活动时间内没有一个违反规则的。总之,当幼儿成为制订规则的主人时,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就增强了,同伴间的监督、提醒,比教师一遍遍强调规则的效果要明显得多。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向幼儿传授规则的传统做法,引导幼儿自主建构规则。
(三)通过图标暗示,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规则
    《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于一些必须遵守的强制规则缺乏足够认识,因此常常出现行为上的偏差,这时教师不能一味批评,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规则画成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途径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4]区域活动时,如果让幼儿自由选择,往往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状况,于是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商量游戏规则,并把这些规则绘画成大家能看懂的图标,张贴在各个区域内,如在积木区贴上鞋子图片,上面写上了大大的数字“5”,孩子们进区玩时就知道先数数有几个人,如果已有5个人,会自觉地去别的活动区;在图书区,可以贴幅小嘴巴上竖着一根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或干扰别人;盥洗室内也帖上了师生共同制作的规范洗手流程图;午睡室帖上午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图标等。虽然幼儿设计的画面非常幼稚,但孩子们能理解,愿意去遵守,就比教师强加给他们规则要好得多。
    (四)通过体验后果,让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是用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一天,大家正在玩沙池内认真地制作着各种“蛋糕”,并欣赏着自己的辉煌成果,突然磊磊制作的漂亮“蛋糕”被飞来的一脚踢得瞬间瓦解。在磊磊的哭泣声中,偷袭成功的楠楠迅速逃走。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依据事先与幼儿共同商订的规则,适当让楠楠体验一下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当楠楠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时,磊磊大声说:“他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把别人的东西破坏了,不要你和我们一起游戏。”同伴们听了他的活,没有一个幼儿愿意与椭楠合作,对他都持排斥态度。没有朋友的孤独让楠楠尝到了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再次游戏时他学会了自我控制,不再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了。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规则行为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让幼儿制定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要求,就能使他们在掌握和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故事:野猫的城市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