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寓剪纸教学于游戏之中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angxi 感谢 sangxi 上传 0人参与

    剪纸是我的爱好,一直以来, 我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把民间剪纸引入幼儿园的课堂。正巧, 我们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给了我深入研究剪纸的机会。那么,哪种技法更有利了我们的孩子学习剪纸呢?一次网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使我想到,借鉴民间剪纸群体中少数艺术家的那种信天游似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即兴创作的技法?思来想去,最终觉得各种方法都可试试,相信实践会帮我找到好方法。第多斯惠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并积极探索,发现,实现创新。
     一、给予幼儿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        
幼儿是一个能动的生命主体,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有益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也容易促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剪纸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这种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两种活动中,一种是在集体的剪纸教学活动中,另一种是在非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中。
在集体剪纸教学中幼儿既可以与老师预设的内容发生互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达表现。在首次 “我做面条”的剪纸集体活动中,我提供了画有宽度不同的直线条,一方面发展幼儿沿线条剪纸的意识与行为,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有一个参照的依据,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得心应手,也便于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80%的幼儿都没有沿着线条剪纸。当看到这个情况后,我没有压制孩子们自由的表现欲望,也没有过多的干预,而是允许他们的自主创作,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高昂,他们为首次的剪纸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画有不同线条图案的剪纸样品及没有线条的空白彩色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及实际能力自由剪制。由于区域活动中没有老师明显的预设内容,因此,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就算什么也没剪出来,但兴趣依然不减。他们喜欢的是剪的过程,而非结果如何。
    二、采用剪、贴、涂等多种方式丰富剪纸内容
       剪纸教学刚进入试行阶段,孩子们使用剪刀的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应该是非常的不协调,如果单纯采用剪制的方法开展剪纸教学对幼儿来说学习内容过重,而且不利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的激发,同时教师准备的纸张浪费较严重,因此,在本学期中我们采用了以剪、贴、涂等多种方式参与的剪纸教学。幼儿的兴趣来源主要在手指的动作上,粘贴、涂色本身就是幼儿所喜爱的两大内容,再配合以剪纸,幼儿的兴趣便不遗余力地全部展露。第三次剪纸活动“美丽的小屋”中,教师提供了画有三角形、正方形的图案轮廓(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线条过多而造成幼儿对参照物的淡化——为 “我做面条”活动而设计的一次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当出现特定的某个参照物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便集中,沿线条剪纸的意识一下子便大幅度提高,孩子们不仅顺利地剪下三角形、正方形,还将两者有序地粘贴在一起。当孩子们用彩色的蜡笔把白色的房子涂成五彩时,那种欢愉不言而喻。他们纷纷将自己的第一件成品作品带回家,与父母一同体验他们的成功乐趣。
    三、用辅助物协助剪纸教学的开展
    孩子们对剪纸产生兴趣,那是因为孩子们手拿剪刀可以随意地剪,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进步是很有限的。同时在剪纸教学中,教师还发现有些内容在传授给孩子时比较枯燥,孩子们只能靠自己的观察或瞎弄来参与剪纸。随着剪纸教学的不断深入,内容开始趋于难度化,有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们对剪纸活动产生了一点的内惧心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考虑到这点后,我们开始在剪纸教学中穿插儿歌教学、提供辅助物,渗透线条意识,将烦琐、枯燥的剪纸教学内容化难为简,促进孩子们身心及能力水平的同时提高。在“对称剪苹果”的集体活动中,我们将以上的内容有机渗透。 “小纸头,折一折。小剪刀,嚓嚓嚓。咔嚓一下从上往下剪。小剪刀转弯往外剪。小剪刀转弯剪里剪。咔嚓一下剪下来。大苹果剪出来了。”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剪纸兴趣及能力同比例提高。
    四、给予幼儿展现与交流的平台
    孩子的成功体验源于同伴的认同与成人的肯定,虽然自我认同也能促进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但他人认同的效果远远大于自我。为保持幼儿的永久兴趣,我们不仅在美工室、班级,还在幼儿园的走道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展现与交流的平台。每当走在幼儿园的过道中,总会听到孩子们自豪地对父母或家人说:“爸爸,你看,这是我剪的。”也会听到大人说:“哟,人家剪得多漂亮!你要向他学习。”
作品的展示不仅让成功的孩子多次地体验快乐,而且也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有了借鉴与参考的机会。孩子们在剪纸活动中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必须有相互交流的时机,唯有发现不足才能有所进步,唯有借鉴才能有所新的创收。
  在孩子们一次次的笑语中,我看到了一种现象,那些模仿范例不到位的孩子,为什么会乐得更自在,精神更兴奋?通过进一步观察了解,他们是在炫示自己作品的特别,这种特别正是每个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显现。例如,两只眼睛只剪出一只,他却说是独眼神;眼泪剪反了方向,仔细一看,却成小和尚人像。别看教师轻而易举剪个三毛头像做范例,孩子们一时还不易把握,他们的手下剪出的却是独毛、二毛。剪坏了的老鼠,孩子说钻到洞里去了。没估计到,教学计划在孩子们手中充实起来,这些因无知而产生的“错误”,歪打正着地成为孩子们的创意。干脆,我放弃了继续示范的准备,宣布说,看谁能剪出不同的发型,形态与别人不同的小人来。并鼓励大家:谁认为自己剪得好,就把它放到黑板上来展示。这下教室热闹了,一下子变成了游戏的竞技场,你上我下,不一会黑板上摆满一大排;撤下第一批,又剪第二批。在这种气氛中,再顽皮的孩子,再“笨”的孩子,也会摆弄着个剪刀和纸,剪出自己心中的图像。有了一定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再次证明,不描不画即兴创作的技巧,不但可以掌握,而且更有利于儿童原发性思维中那独特的想像力的发挥,正因为不描不画,孩子们自觉加强了动手之前的“三思”。后面的教学,我几乎再不用动手示范,只需把题材、要求简单口述一下,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去剪。
  至于剪纸的基本纹样、阴阳手法、构图原理等教学,也是在游戏状态下去进行。例如:刚开始,剪阴刻人物头像中的嘴巴时,启发性向幼儿发问:“大家边剪边想,小嘴的形状像什么?”孩子们抢着答:“香蕉、小船,弯月牙……”“对啦,对啦,剪纸就是在一张完整的纸上剪出像月牙状的缺口形成花纹来表现图像。我们给这样的花纹取个名字叫‘月牙纹’好吗?”“好!”当剪到女娃头像前额的刘海儿时,又问像什么。梳子、刷子、锯齿、小草,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我只要稍加引导说锯齿更形象,学生们就会喊出它叫“锯齿纹”。在边剪、边问、边答中,剪纸艺术中的生动语汇,仿佛是孩子们自己发明定义出来的一样。不难看出,今后创作的时候,孩子们灵活运用这些语汇也不会显得很难。大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气氛中,能找到孩子在家长陪同下初学素描练线条,初学钢琴,弹练习曲那种枯燥乏味的感受吗?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只认为自己在玩、在游戏,玩的是不是艺术,剪的过程中是否包涵着创作并不知道,也不会在意。作为长期爱好剪纸的我,惊奇地发现,一批批幼儿的作品中,已有一些很有创意,它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幼儿本身就是创作的主体,身边的孩子就是一个创作群。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希望。后来,我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篇文章中写到,孩子们的种种创意,正是他们将那自然人的无经验、无知识的幼稚,拙气、无拘无束的表露。
  怎样引导他们去创作更好的作品。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各种剪纸活动,领来了各种彩纸,让他们把剪出来的作品进行简单装裱,贴在白纸上,贴在彩纸上、 贴上名字、班级、内容。这样一来,幼儿更是兴奋,特别有成就感。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创作的热情。
  在与孩子们游戏式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之列,唤发自己的童心,尽量学着用幼儿特有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作品。我的心中真真切切地明白,身边的这群孩子才是自己真正的老师。我衷心期望他们中有一些人将来会成为传承中国剪纸艺术的教师。正是基于这一点,我逐步对每个幼儿特有的手法、个性注意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再针对不同的个性去界定他的创作题材范围,让每个人都在一个特定的较小的范围内反复练习、创作力争在幼儿园较短的时间内,不断提高自己的剪纸本领,把他们的才华展现出来,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信心。例如:在孩子们剪动物的过程中,发现费超小朋友很喜欢剪猴子。当他剪了一段时间,感到有些乏味时,我一方面鼓励他坚持下去,更主要的是指导他如何用对折的方法将一只猴子剪成一对猴子,将树枝上的几只猴子剪成一群猴子,他马上又来了精神,越剪越起劲。回家后,他在家独立剪出多幅有关猴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据说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叫我惊讶万分,一张红纸上,有花边装饰,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猴子竟有好几只,分布在长满桃子的树上。
   
    通过教幼儿学剪纸,也使全班幼儿有了新的变化,怯弱的孩子变得活泼了,淘气的孩子变得文静了。许多家长对我说:“自从学会了剪纸,我家的孩子变得可爱多了。”家长的话,使我感到非常高兴,没想到一把小小的剪刀竟会有这么神奇的魅力!这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确实能使他们变得心灵手巧啊!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蔬菜的家(感知集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